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金钰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市南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胰腺
  • 2篇肿瘤
  • 2篇结肠
  • 2篇老年
  • 2篇肠梗阻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炎
  • 1篇胆系
  • 1篇胆系疾病
  • 1篇胆汁
  • 1篇胆汁性
  • 1篇胆汁性腹膜炎
  • 1篇蛋白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急性时相...
  • 1篇厌氧菌
  • 1篇厌氧菌感染
  • 1篇验案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机构

  • 8篇天津市南开医...
  • 1篇昆明医学院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天津中西医结...

作者

  • 8篇吕金钰
  • 3篇崔乃强
  • 2篇郑显理
  • 2篇薛文斗
  • 1篇邱奇
  • 1篇孔棣
  • 1篇殷宗福
  • 1篇高凤印
  • 1篇刘瑾
  • 1篇屈振亮
  • 1篇王炳煌
  • 1篇鲁焕章
  • 1篇沈祖强
  • 1篇刘亮
  • 1篇吴咸中
  • 1篇范君度

传媒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河北中医
  • 1篇天津中医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实用外科杂志
  • 1篇中西医结合实...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2
  • 1篇1999
  • 2篇1995
  • 1篇1990
  • 1篇198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补中益气汤治疗肛肠病术后并发症验案3则被引量:1
2007年
刘瑾吕金钰
关键词:肛门疾病直肠疾病手术后并发症补中益气汤
内镜与中药联合对治疗对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血清急性时相蛋白的影响被引量:7
1999年
目的:观察经内镜胆管引流和联合应用中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ASC)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急性时相蛋白(APP)的影响。方法:将26例ASC患者随机分为内镜加中药组(A组,14例)和手术引流组(B组,12例)。并监测治疗前后6种APP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入院时C反应蛋白(CRP)、铜蓝蛋白(CP)、α1抗胰蛋白酶(α1AT)、α1酸性糖蛋白(α1AG)与正常参考值均出现显著增高,纤维连接蛋白(Fn)明显降低。A组在治疗后第4日伴随Fn的上升,CRP、CP、α1AT、α1AG均明显下降〔Fn:(0.25±0.04)g/Lvs.(0.16±0.08)g/L;CRP:(30.14±16.71)mg/Lvs.(76.45±26.33)mg/L;CP:(0.64±0.15)g/Lvs.(0.90±0.21)g/L;α1AT:(5.29±0.96)g/Lvs.(6.63±1.56)g/L;α1AG:(0.96±0.44)g/Lvs.(1.70±0.61)g/L,P<0.05或P<0.01〕。在治疗后第7日APP各项指标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且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内镜与中药联合治疗A?
刘亮吕金钰范君度薛文斗
关键词:胆管炎化脓性急性时相蛋白
胰腺癌误诊为结肠癌1例
2007年
屈振亮吕金钰
关键词:胰腺癌误诊肠梗阻结肠肿瘤
老年急性胰腺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1990年
随着人民生命的延长,老年急腹症的发生率较前有明显的增多。本院1982~1987年收治急性胰腺炎140例,其中60岁以上老年胰腺炎59例,占全部病例的42.1%。老年急性胰腺炎在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面都有其特点,讨论如下。一、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全组140例中,男36例,女104例,男女之比为1∶2.9。青壮年组81例,老年组59例。而青壮年组男女之比为1∶3.3;老年组为1∶2.5。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87岁。老年组当中60~69岁者39例,70~79岁者14例,80岁以上者6例。 (二)
吕金钰崔乃强王植郑显理
关键词:胰腺炎中西医治疗老年人
老年人便秘所致结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附45例临床报告
2002年
沈祖强高凤印吕金钰薛文斗
关键词:老年便秘结肠梗阻
内镜对胃非上皮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被引量:17
1995年
内镜对胃非上皮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天津市南开医院外科(300100)鲁焕章,吕金钰1胃非上皮性肿瘤胃镜所见同非上皮性肿瘤多来源于粘膜下组织,包括胃平滑肌瘤、淋巴瘤、纤维瘤、神经纤维瘤、脂肪瘤、血管瘤等。肿瘤大小不一,多于粘膜下向腔内生长,少数向腔外...
鲁焕章吕金钰
关键词:内镜胃肿瘤
胆汁性腹膜炎31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1989年
胆汁性腹膜炎是肝胆系统疾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病情复杂、处理困难、病死率高.本组病例包括以下单位(表1).
郑显理崔乃强吕金钰孔棣王炳煌陈弋生陶忠陈贤长
关键词:胆汁性腹膜炎肝胆系疾病
厌氧灵对腹部厌氧菌感染的作用:9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1995年
在本研究中,我们选择了90例外科腹腔内感染病人,随机分为二组,一组为厌氧灵治疗组,一组为氨苄十灭滴灵治疗组。所有病例于术中取材,进行细菌学调查。二组病人分别于术前一日用药至术后四日,观察体温、白细胞变化,排气时间,切口感染率。结果表明,本组病例中,厌氧菌的检出率为56.7%,需氧菌的检出率为54.4%。术后第三日,二组病例的体温恢复正常;白细胞计数氨苄十灭滴灵组(10.14±2.84×109/L)较厌氧灵组(8.94±2.31×109/L)轻度升高,(P<0.05);厌氧灵组的排气时间(2.31±0.53天),早于氨苄十灭滴灵组(3.07±0.52天)(P<0.01);厌氧灵组的切口感染率虽低于氨苄十灭滴灵组,但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厌氧灵在临床应用中对防治腹内感染有较好的效果。
崔乃强吕金钰邱奇殷宗福吴咸中
关键词:厌氧菌腹内感染中医药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