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学文

作品数:37 被引量:141H指数:7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广东省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细胞
  • 10篇淋巴
  • 10篇淋巴瘤
  • 7篇外周
  • 7篇细胞淋巴瘤
  • 6篇预后
  • 6篇疗效
  • 5篇PD-1
  • 4篇肿瘤
  • 4篇化疗
  • 3篇单个核细胞
  • 3篇肿瘤细胞
  • 3篇外周T细胞
  • 3篇外周血
  • 3篇外周血单个核
  • 3篇外周血单个核...
  • 3篇弥漫
  • 3篇记忆T细胞
  • 3篇宫颈
  • 3篇宫颈癌

机构

  • 19篇广东省农垦中...
  • 9篇湖南省脑科医...
  • 5篇暨南大学
  • 3篇广东医学院
  • 3篇四川省人民医...
  • 2篇中南大学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泸州医学院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35篇吕学文
  • 14篇陈焕伟
  • 12篇王博
  • 8篇张茜
  • 7篇戴武松
  • 7篇李晟
  • 3篇兰志勋
  • 3篇张亦文
  • 3篇刘仿
  • 3篇杨力建
  • 3篇王旭
  • 3篇曾思
  • 3篇伍昌林
  • 3篇廖紫薇
  • 2篇蔡兵
  • 2篇徐琼
  • 2篇钱自亮
  • 2篇李扬秋
  • 2篇陈亮
  • 2篇陈少华

传媒

  • 2篇医学信息(医...
  • 2篇包头医学院学...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和NK/T细胞淋巴瘤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D-1,CTLA-4,BTLA过表达
目的 :前期研究发现T和K/T细胞淋巴瘤病人外周血TCR信号通路分子表达缺陷等。近期发现T细胞抑制性受体如程序性凋亡因子(PD-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TLA-4)、B和T淋巴细胞弱化因子(BTLA)等异常表...
廖紫薇吕学文王旭陈少华杨力建王亮吴秀丽李萡李扬秋
关键词:T细胞淋巴瘤NK/T细胞淋巴瘤PD-1CTLA-4BTLA
文献传递
乳腺恶性淋巴瘤(附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14年
目的:提高对乳腺恶性淋巴瘤的认识。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对3例原发性和继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结果3例患者均手术切除病理证实,1例术后3个月死亡,1例存活3年多,1例综合治疗目前仍健在。结论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是治疗乳腺恶性淋巴瘤最好的方法。
王博陈焕伟吕学文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乳腺
PD-L1蛋白、F-NLR在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疗效判断中的意义
2023年
目的了解程序性死亡配体(PD-L1)蛋白、纤维蛋白原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F-NLR)评分对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R/R DLBCL)的疗效判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40例R/R DLBCL患者病理组织中PD-L1表达,并检测化疗前后血液纤维蛋白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水平,分析疗效与PD-L1表达、F-NLR关系。结果40例R/R DLBCL患者应用二线解救方案化疗,其中有效18例,无效22例;肿瘤细胞PD-L1阳性分值(TPS)阳性9例(22.5%),综合阳性分数(CPS)阳性17例(42.5%);CPS阳性组化疗有效率低于CPS阴性组(P<0.05);治疗前F-NLR 0分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1、2分组(P<0.05);TPS阴性组与CPS阳性组F-NLR 2分者的有效率低于F-NLR 0分者(P<0.05)。结论CPS联合F-NLR可作为R/R DLBCL患者疗效判断的参考指标。
吕学文张茜陈焕伟
关键词:程序性死亡配体
P53、PDL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53(P53)、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12月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肿瘤科经病理确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40例,收集整理患者的完整病历资料,将其标本制作成组织切片,采取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系统测定DLBCL组织中的P53、PDL1蛋白的表达,同时予以对应的化疗方案,分析P53、PDL1蛋白的表达及其与性别、年龄、Hans分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疗效、风险程度、3年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及生存时间(OS)率的相关性。结果经检测,发现P53阳性表达率42.50%,而PDL1阳性表达率37.50%。P53、PDL1蛋白表达在性别、年龄、Hans分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上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疗效、风险程度、3年PFS率及OS率上差异显著(P<0.05)。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P53、PDL1均与疾病呈现正相关性(P<0.05)。结论P53、PDL1可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上表达,且与患者预后有关,可成为评价预后的重要指标。
张茜陈焕伟吕学文李晟戴伟平梁业由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抑癌基因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自身免疫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06年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具有独特的免疫抑制功能,通过细胞接触和细胞因子机制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在自身免疫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研究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自身免疫病中的作用,将会揭示这类疾病的发病机制,从而为治疗自身免疫病提供一个新途径。
吕学文伍昌林刘仿
关键词:CD4^+CD25^+调节性T细胞自身免疫病
腹腔镜手术后的疼痛特点被引量:21
2006年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后病人的术后疼痛特点。方法61例腹腔镜手术病人术后当天至出院由专人进行术后随访及术后疼痛评估。结果⑴术后第1天53例病人出现术后疼痛(VAS≥4)。术后疼痛可发生在上腹部、下腹部、背部或肩部等处,可同时发生在两处以上部位。术后第1天上腹疼痛发生率最高,达47例,VAS为7.06±1.02。术后第2天肩痛发生率高,达26例,VAS为6.46±1.08。⑵术后疼痛与气腹压力及充气流量有关,与麻醉方法无关。结论腹腔镜手术后亦存在较严重的术后疼痛,并有其独有的特点。
钱自亮王明安吕学文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副作用疼痛术后
常频呼吸机治疗新生儿重症呼吸衰80例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常频呼吸机在治疗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上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患儿发病情况、日龄、胎龄、体重等指标,采用SIMV通气模式,实施呼吸机治疗。上机后根据患儿的临床变化和血气分析,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参数调节。结果选取的80例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中,痊愈31例,改善40例,自动出院6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为88.75%。结论常频呼吸机治疗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吕学文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
Narcotrend监测用于早期目标导向镇静策略的探索
目的:探讨Narotrend(NT)监测作为RASS 评分的补充,用于早期目标导向镇静(EGDS),是否具有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1 、观察和记录应用标准EGDS 方案时患者RASS 评分及相对应的(NT)。利用ROC ...
吕学文杨永康张亦文
预先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与利多卡因对罗库溴铵注射痛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研究预先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和利多卡因对罗库溴铵注射痛的影响。方法选择行经口插管全麻的择期手术患者1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C组)、Dex低剂量组(D1组)、Dex高剂量组(D2组)和利多卡因组(L组),每组40例。D1组和D2组患者分别预先静脉泵注Dex0.2、0.4μg/kg;L组患者预先静脉泵注利多卡因0.5mg/kg;C组则给予等容生理盐水(10m1),均在10min注射完毕。然后各组患者静脉注射罗库溴铵10mg(1m1),2S内推注完。立即评测患者疼痛评分、镇静评分,记录低血压、心动过缓及输注并发症。结果4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注射痛发生率(82.5%)明显较D1组(60.0%)、D2组(40.0%)和L组(32.5%)高(P〈0.05);D1组注射痛发生率明显高于D2组和L组(P〈0.05);而D2组和L组注射痛发生率及疼痛程度相似;D2组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各组低血压、心动过缓及输注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预先静脉注射Dex0.2、0.4μg/kg及利多卡因0.5μg/kg均能明显减少罗库溴铵引起注射痛的发生率,且以Dex0.4μg/kg及利多卡因0.5mg/kg效果最佳。
曾思温开兰蔡兵陈亮吕强吕学文兰志勋
关键词:利多卡因罗库溴铵注射痛
布托啡诺鼻喷剂治疗癌症爆发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8年
钱自亮徐军美吕学文
关键词:布托啡诺鼻喷剂癌症生活质量持续时间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