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青

作品数:11 被引量:103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肿瘤
  • 5篇直肠
  • 5篇肠肿瘤
  • 4篇直肠肿瘤
  • 4篇结肠
  • 4篇肠癌
  • 3篇直肠癌
  • 3篇结直肠
  • 2篇凋亡
  • 2篇增殖
  • 2篇受体
  • 2篇趋化
  • 2篇趋化因子
  • 2篇趋化因子受体
  • 2篇肿瘤转移
  • 2篇自噬
  • 2篇细胞
  • 2篇结肠癌
  • 2篇结肠直肠
  • 2篇结肠直肠肿瘤

机构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市微创外...

作者

  • 11篇叶青
  • 9篇郑民华
  • 3篇李健文
  • 3篇刘炳亚
  • 2篇陆爱国
  • 2篇邱明远
  • 2篇蔡劬
  • 2篇王明亮
  • 2篇蔡伟
  • 1篇周佩军
  • 1篇徐达
  • 1篇葛健
  • 1篇马君俊
  • 1篇俞焙秦
  • 1篇陈雪华
  • 1篇彭远飞
  • 1篇王祥慧
  • 1篇吴永杰
  • 1篇崔江涛
  • 1篇冯波

传媒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上海医学
  • 1篇肿瘤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国际病理科学...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趋化因子受体CXCR7在结肠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7在结肠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8例结肠直肠癌病人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CXCR7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CXCR7 mRNA表达在结肠直肠癌和相对应癌旁组织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但结肠直肠癌中CXCR7蛋白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01),且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AJCC分期及肿瘤部位均有相关性(P值分别为0.024、0.024、0.010)。结论:CXCR7在结肠直肠癌中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有差异;CXCR7蛋白的表达与结肠直肠癌的进展及转移有关。
邱明远李健文王磊崔江涛叶青蔡劬刘炳亚王明亮陆爱国郑民华
关键词:结肠直肠肿瘤趋化因子
Wistar大鼠眼挫伤后虹膜毛细血管通透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通过用 Wistar大鼠制造眼钝挫伤模型 ,观察虹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变化 ,探讨其与外伤性前房出血后再次出血的关系。方法 选用 5 0只 Wistar大鼠麻醉后用钝器敲击其双眼造成前房出血的眼外伤模型 ,每天观察出血情况且在损伤后 1、3、5、7、9、11d分别取 2只眼虹膜组织制备石蜡切片 (HE染色 )作光镜检查 ,另外在按 2 m L· kg- 1 剂量将10 g· L- 1 Evan蓝溶液注入大鼠的左心室然后经左心室心脏灌洗后取出虹膜组织按一定剂量浸泡于甲酰胺溶液中 ,于 45℃恒温水浴 72 h,取上清液 ,于 6 2 0 nm波长分光光度计测定比色值标记成一曲线 ;并测不同浓度 (0 .0 1~ 0 .1g· L- 1 ) Evan蓝溶液中在 6 2 0 nm波长的透光度 ,制作一标准曲线。结果 外伤后 ,虹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均增高 ,增高程度在不同时间不相同。在 19只再次出血的标本中 ,其虹膜通透性均保持高水平。结论 再次出血大鼠中 ,发现所测得的透光度维持在高水平 ,于组织间隙仍可见血细胞游离其间 ,说明毛细血管壁的不稳定状态是造成再次出血的原因。
葛健吴永杰陈康叶青
关键词:虹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前房出血眼挫伤
γ-Synuclein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γ-Synuclein是神经突触核蛋白(synuclein)家族的一员.在生理状态下,它主要分布于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γ-Synuclein最早发现于人乳腺癌cDNA文库,近来在肝癌、胃癌和胰腺癌等消化系肿瘤中也发现γ-Synuclein的异常高表达,在晚期肿瘤中表达尤其升高,提示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丧失了原先的组织特异性,有望成为一个有效的肿瘤标志物.同时,多种途径介导了γ-Synuclein表达的调控,γ-Synuclein的过表达能够增加乳腺癌、卵巢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以及对某些化疗药的耐受性,也使得其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叶青郑民华
关键词:Γ-SYNUCLEIN肿瘤标志物
虫草素及虫草多糖对结直肠癌转移的预防作用和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观察虫草素、虫草多糖单独用药或联合铂类化疗药物对结肠癌转移的预防作用以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25只BALB/c裸鼠经腹腔注射接种结肠癌细胞株SW1116(5×106个细胞)24 h后,分为虫草素组、虫草多糖组、顺铂化疗组、联合用药组(虫草素+顺铂)和空白对照组5组,分别予喂饲和(或)腹腔注射给药。持续3周后,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裸鼠。观察各组裸鼠的致瘤总数、腹腔内肿瘤结节直径以及各脏器转移情况。取腹腔肿瘤结节作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并检测细胞凋亡状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肿瘤细胞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顺铂化疗组、联合用药组的腹腔内肿瘤结节数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值分别为0.007、0.001),联合用药组与顺铂化疗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虫草组与虫草多糖组间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肿瘤结节的直径显著小于其余4组(P值均<0.05),顺铂化疗组肿瘤结节的直径显著小于虫草素组及空白对照组(P值均<0.05),虫草多糖组肿瘤结节的直径显著小于空白对照组(P=0.01)。各组肝脏、肠系膜、肾脏及肠系膜转移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光学显微镜观察见联合用药组的肿瘤细胞较其余4组显著减少,细胞伪足消失。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见联合用药组出现大量凋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联合用药组VEGF表达阳性的面积比显著小于其余4组(P值均<0.05)。结论顺铂、虫草素及虫草多糖具有一定的减少肿瘤腹腔种植的作用,可能对结肠癌术后腹腔转移复发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虫草素与顺铂联合用药可加强这一作用。顺铂、虫草素及虫草多糖能抑制结肠癌细胞质中VEGF的表达,可能与其抑瘤作用有关。
蔡伟叶青唐亮余伯成郑民华
关键词:结肠癌虫草素虫草多糖肿瘤转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RNA干扰CXCR7基因对结肠癌SW1116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7(chemokine receptor 7,CXCR7)基因沉默对结肠癌细胞株SW1116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CXCR7基因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入人结肠癌SW1116细胞中,随后采用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CXCR7mRNA和蛋白在SW1116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采用CCK-8法检测对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干扰前后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CXCR7-siRNA转染SW1116细胞24h后,CXCR7-siRNA干扰组SW1116细胞中CXCR7mRNA相对表达量为0.275±0.018,与空白对照组的0.635±0.024相比,mRNA表达抑制率为(56.6±3.8);转染48h后,CXCR7-siRNA干扰组的SW1116细胞中CXCR7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Negative-siRNA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CXCR7-siRNA组的SW1116细胞增殖力在转染48、72、96和120h后明显低于阴性转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CXCR7-siRNA干扰组SW1116细胞穿过聚碳酸酯膜的细胞数为(22.73±2.01)个,明显少于阴性转染对照组的(49.20±3.82)个和空白对照组的(54.80±4.85)个(P<0.05)。结论:siRNA干扰下调CXCR7基因表达能抑制结肠癌细胞SW1116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邱明远李健文叶青郑民华刘炳亚
关键词:结肠直肠肿瘤趋化因子受体7细胞增殖细胞迁移
iNOS/NO对结直肠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近年来发现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2,NOS-2)与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它与环氧化酶(cy-cloxygenase-2,COX-2)之间存在复杂的调控机制。对NO清除剂、NOS抑制剂和释放NO的非甾体抗炎药的研究为结直肠肿瘤的防治提供了一个思路。
叶青郑民华
关键词: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成酶结直肠肿瘤环氧化酶-2
虫草素对结肠癌细胞体外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研究虫草素在体外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按血清药理学实验原则,将20只BALB/c裸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喂饲虫草素或生理盐水,3 d后处死取血清,将血清按下列不同处理方法在体外与人结肠癌细胞株SW1116共培养:(1)虫草素组;(2)化疗组;(3)虫草素+化疗组(下称:联合用药组);(4)空白对照组(下称:对照组)。以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Transwell小室观察检测细胞迁移能力,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检测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1)SW1116细胞经虫草素+顺铂联合作用96 h、120 h后,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显著高于其余三组(P=0.02);(2)虫草素联合顺铂能显著减少肿瘤细胞迁移数(P<0.05);(3)经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在联合用药组中见大量被染成亮蓝色的凋亡细胞,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显示该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余三组(P<0.05)。结论虫草素及铂类化疗药(顺铂)对人结肠癌细胞株SW1116有显著抑增殖、抗迁移和促凋亡作用,虫草素与顺铂合用可显著提高这一疗效,提示虫草素有一定的化疗辅助作用。
蔡伟叶青唐亮余伯成郑民华
关键词:结肠肿瘤虫草素肿瘤转移细胞凋亡
丹参和川芎嗪防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对比研究
目的: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一个复杂和重要的病理生理现象。文献报道,丹参和川芎嗪都能减轻肾脏IRI。但二者的效果谁更优越,尚未见有研究和报道。本研究对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40只清洁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丹参...
叶青徐达王祥慧周佩军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丹参川芎嗪
文献传递
自噬的分子机制与病理生理意义被引量:52
2007年
自噬是以细胞质空泡化为特征的溶酶体依赖性的降解途径。自噬可以降解胞质内受损的结构,并产生氨基酸、游离脂肪酸等物质以供蛋白质和能量的合成,使细胞能够适应缺氧和饥饿等环境。自噬的过程受一系列复杂的信号分子的调控,调控机制的失效与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衰老等有重要的联系。
叶青郑民华
关键词:自噬自噬体溶酶体信号转导
结直肠癌γ-synuclein基因启动子CpG岛的去甲基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中γ-synuclein基因的表达与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修饰之间的关系,以及γ-synuclein基因去甲基化水平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30例结直肠癌和相应癌旁组织中γ-synuclein基因的表达及去甲基化试剂5-杂氮-2'-脱氧胞苷(5-Aza-C)干预对结直肠癌细胞COLO205、LoVo和SW480的γ-synuclein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亚硫酸氢盐修饰测序(BSP)法检测5-Aza-C处理前后CpG岛的甲基化情况.采用巢式甲基化PCR(NMSP)及实时荧光定量MSP法检测67例结直肠癌组织和30例相应癌旁组织中γ-synuclein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γ-synuclein mRNA的表达水平0.66±0.34,高于相应癌旁组织的0.45±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5-Aza-C处理后,COLO205、LoVo和SW480细胞γ-synuclein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升,同时γ-synuclein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水平明显降低.80.0%(24/30)的结直肠癌组织和50.0%(15/30)的相应癌旁组织的γ-synuclein基因被去甲基化,结直肠癌组织中γ-synuclein基因去甲基化的趋势明显强于相应癌旁组织(P=0.030).γ-synuclein基因的去甲基化水平与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及远处转移有关.结论 结直肠癌中γ-synuclein基因的上调表达与启动子区CpG岛的去甲基化状态有一定关联,γ-synuclein基因的去甲基化水平有望成为结直肠癌患者判断预后的潜在标志物.
叶青冯波彭远飞蔡劬陈雪华俞焙秦马君俊陆爱国李健文王明亮刘炳亚郑民华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Γ-SYNUCLEIN甲基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