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成像
  • 2篇碘佛醇
  • 2篇肾盂
  • 2篇肾盂造影
  • 2篇肿瘤
  • 2篇静脉
  • 2篇静脉肾盂
  • 2篇静脉肾盂造影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炎症
  • 1篇炎症性
  • 1篇炎症性肠病
  • 1篇养体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骶
  • 1篇腰骶神经

机构

  • 10篇佛山市第一人...

作者

  • 10篇叶亚君
  • 6篇莫淑琼
  • 3篇潘爱珍
  • 2篇李雪莲
  • 2篇徐志锋
  • 2篇余田
  • 2篇赵幼平
  • 2篇陈颖瑜
  • 2篇李勤祥
  • 2篇唐姗姗
  • 1篇冯绮华

传媒

  • 3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0例妇科肿瘤透视下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体会
2011年
目的探讨静脉肾盂造影改良术用于临床排查妇科肿瘤是否对输尿管和膀胱压迫、侵犯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500mA岛津胃肠机、AGFA-CR系统;按常规先摄取腹部平片,再电视间断透视下摄两侧肾、输尿管及膀胱片。结果有38例双侧输尿管中下段或全程显影及膀胱充盈较好,有2例输尿管中下段受压或侵犯,膀胱受压和(或)侵犯5例,有5例一侧输尿管中下段阳性结石。结论透视下去压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能结合临床要求,充分显示输尿管中下段或全程,膀胱充盈充分,造影效果好,成功率高;且简单易行,造影速度快、时间短。
叶亚君莫淑琼赵幼平
关键词:碘佛醇静脉肾盂造影
移动DR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的摄影价值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利用移动DR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摄影耳蜗位平片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10例人工耳蜗植入术中,摄影改良后的耳蜗位平片的DR床旁摄影资料。结果:9例改良后的耳蜗位平片均能清晰地显示蜗管内电极的位置和形态,结果与手术结果基本吻合,1例发现电极部分扭曲,提示电极未能全部插入,为电极植入不全,需要立即术中调整蜗管内电极的位置。结论:移动DR操作方便,成像快速,有利于手术医生术中了解人工耳蜗植入精确状态及电极的位置,可避免二次手术。
叶亚君莫淑琼
关键词:实时成像耳蜗植入术
炎症性肠病患者TPMT及NUDT15基因多态性与肠壁炎性反应及能谱成像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及核苷二磷酸连接的部分X型基序15(NUDT15)基因多态性与肠壁炎性反应及能谱成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0例中国籍IBD患者(IBD组)及60例健康对照组人群的外周血样本并提取DNA。使用基因组DNA作为模板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R139C的NUDT15基因的变体和TPMT*3C的TPMT变体进行基因分型。分析TPMT及NUDT15基因多态性与硫唑嘌呤(AZA)治疗后肠壁炎性反应及能谱成像的相关性。结果 TPMT c. 719A> G中,IBD组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降低(P <0.05),AG和GG基因型以及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增高(P <0.05)。NUDT15 c. 415C> T中,IBD组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降低(P <0.05),CT和TT基因型以及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增高(P <0.05)。TPMT 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频率肠壁炎性反应缓解率较AG和GG基因型以及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增高(P <0.05),NUDT15 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肠壁炎性反应缓解率较CT和TT基因型以及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增高(P <0.05)。TPMT 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频率CT能谱成像检出率较AG和GG基因型以及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降低(P <0.05),NUDT15 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能谱成像检出率较CT和TT基因型以及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降低(P <0.05)。结论 IBD患者中NUDT15的突变率高于TPMT。NUDT15多态性较TPMT多态性更能预测AZA引起的肠壁炎性反应和能谱成像检出率。
唐姗姗潘爱珍李勤祥余田陈颖瑜徐志锋叶亚君李雪莲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硫嘌呤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能谱成像
肾癌增强CT肾脏皮质厚度与肾功能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肾癌增强CT肾脏皮质厚度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研究时间为2014年2月到2020年1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肾实质内病变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肾癌28例(肾癌组)与肾良性病变50例(良性组),两组都给予增强CT检查,记录CT成像常规参数、肾脏皮质厚度,同时记录与检测患者的肾功能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肾癌组的BF、BV、PS值高于良性组,MTT值低于良性组,肾癌组的GFR值低于良性组,MVD计数与VEGF表达率高于良性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癌组的肾脏皮质厚度与肾皮质CT增强值都显著少于良性组(P<0.05)。在肾癌组中,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GFR、MVD、VEGF与肾皮质CT增强值、肾脏皮质厚度、PS、MTT都有显著相关性(P<0.05);以皮质厚度≥0.51 cm、0.30-0.50 cm、<0.30cm为判断肾功能正常、轻度减退和重度减退的标准,符合率为67.9%。结论:肾癌的增强CT扫描是一种较为便捷、安全的方法,对肾脏皮质厚度进行测定,有助于对肾功能进行判断,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唐姗姗潘爱珍李勤祥余田陈颖瑜徐志锋叶亚君李雪莲
关键词:肾癌肾功能
数字化影像设备保养体会被引量:4
2012年
目前全国三甲医院放射诊断科室大多配备了数字化影像诊断设备,包括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R)或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甚至部分基层医院也同样配置了数字化设备,但是如何保障设备的正常运作,很多放射技术人员对此不够重视,甚于平时从未进行过基本保养,这是违背了放射技术人员的基本职责的。我院对于此项工作作了细致的规划,现报告如下。
赵幼平叶亚君冯绮华
关键词:数字化影像设备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养体
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应用在肝脏肿瘤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56例经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诊断,且术后病理证实为肝脏肿瘤疾病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记录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诊断结果,并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比较。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相比,CT增强延时扫描肝脏肿瘤疾病诊断总符合率为96.43%(54/56)。结论 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应用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可明确肝脏肿瘤具体病型,且诊断符合率高。
叶亚君潘爱珍莫淑琼
关键词:CT肝脏肿瘤
能谱CT成像诊断肾透明细胞癌术前分级的准确性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能谱CT成像诊断肾透明细胞癌术前分级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8年9月100例经病理组织学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能谱CT成像双期扫描资料,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能谱CT成像肾透明细胞癌术前分级诊断结果。结果不同病理分级动脉期与髓质期能谱参数CT值比值、碘浓度比值、能谱曲线斜率结果比较,均为Ⅰ级>Ⅱ级>Ⅲ级(P <0.05);以患者动脉期与髓质期能谱参数为变量,患者肾透明细胞癌级别为状态量,绘制ROC曲线,病理分级Ⅰ、Ⅱ级诊断中,动脉期能谱曲线斜率AUC=0.952,高于动脉脉期CT值比值AUC=0.752、碘浓度比值AUC=0.855以及髓质期CT值比值AUC=0.898、碘浓度比值AUC=0.829、能谱曲线斜率AUC=0.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病理分级Ⅱ、Ⅲ级诊断中髓质期能谱曲线斜率AUC=0.993,高于动脉期能谱曲线斜率AUC=0.888,CT值比值AUC=0.811、碘浓度比值AUC=0.821以及髓质期CT值比值AUC=0.810、碘浓度比值AUC=0.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能谱CT成像对于术前肾透明细胞癌术前分级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叶亚君莫淑琼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术前分级
碘佛醇致急性过敏性休克1例报告被引量:5
2012年
1临床资料患者男46岁,因反复右侧腰痛伴间断肉眼血尿3个月来院。查体:神清,体位自如,颈软,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无压痛,右肾区叩击痛阳性,B超提示右肾结石伴轻度肾积水,于2011年11月4日入住我院。查体:T 37.℃,P 70次/min,R 18次/min,Bp120/80 mm Hg(1 mm Hg=0.1333 kPa)。
叶亚君莫淑琼
关键词:静脉肾盂造影碘佛醇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64排CT腰骶神经根重建技术的价值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64排CT腰骶神经根重建技术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03~2015-03间于佛山第一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45例在临床上存在腰腿痛病史患者,全部患者均施予64排CT扫描,且采取多平面重建技术重建腰骶神经根,观察分析扫描检查结果。结果 45例患者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腰椎间盘突出,经扫描检查和重建,有20例患者为单个椎间盘突出,有25例患者为多个椎间盘突出;在突出分型上,以旁中央型病例最多,其次为中央型和椎间孔型,最后为脱出型。结论64排CT腰骶神经根重建技术可精确地将椎管内三维空间结构特征反映出来,便于了解脊髓、神经根或者马尾神经受压位置,明确致压物性质和椎间盘突出类型,以此为临床疾病的诊治提供合理且准确的参考依据,所具应用价值比较高。
叶亚君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64排CT腰骶
钼靶X线联合螺旋CT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观察钼靶X线联合螺旋CT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乳腺癌患者80例(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患者均进行钼靶X线与螺旋CT检查,观察检查结果。结果:钼靶X线检出率83.75%,螺旋CT检查检出率87.50%,均低于联合诊断检出率,P<0.05,钼靶X线联合螺旋CT检出率97.50%,与手术病理相比,P>0.05。螺旋CT腋窝淋巴结转移检出率68.75%,高于钼靶X线61.25%,P>0.05,钼靶X线钙化病灶检出率51.25%,高于螺旋CT检查32.50%,P<0.05。结论: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钼靶X线联合螺旋CT的应用在患者诊断准确率提高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可作为该病早期诊断的一种可靠手段。
莫淑琼叶亚君
关键词:钼靶X线螺旋CT乳腺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