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
-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营养风险筛查的个性化营养方案在肾移植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评价基于营养风险筛查的个性化营养方案在肾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于2020年11月—2021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完成肾移植手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进行抽签,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营养风险筛查的个性化营养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3、7、14天的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的变化(如血肌酐水平、内生肌酐清除率、肾小球滤过率),比较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内的再入院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干预第3、7、14天的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而血肌酐水平、肾小球滤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第14天,试验组的总蛋白、血红蛋白、总铁结合力、血清铁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内生肌酐清除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时间对于两组患者营养及肾功能指标的恢复均有影响(P<0.05);两组患者的总蛋白、血红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血肌酐水平及肾小球滤过率干预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红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血清铁的水平干预因素和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随访3个月,试验组患者再入院率为0,对照组为13.6%(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风险筛查联合个性化营养方案可有效提高肾移植患者的机体营养状况,促进移植肾功能恢复,降低再入院率,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 覃莉枝石泽亚方春华聂曼华谭亮刘萍刘静
- 关键词:肾移植营养筛查
- 高糖腹膜透析液对腹膜间皮细胞PGC-1α蛋白表达以及线粒体相关氧化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研究腹膜透析患者腹膜间皮细胞(human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HPMC)中高葡萄糖腹透液(peritoneal dialysis solution,PDS)对细胞线粒体结构与功能、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alpha,PGC-1α)表达、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的影响,深入探讨高糖PDS环境下HPMC线粒体氧化损伤中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PMC,用不同葡萄糖浓度PDS(1.5%,2.5%,4.25%)干预。MitoSox荧光染色检测线粒体ROS生成。线粒体呼吸链以及抗氧化物酶活性试验检测线粒体功能。Western印迹检测PGC-1α蛋白的表达。结果:高糖PDS抑制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II,抗氧化物酶活性明显下降,并呈浓度依赖性。同时线粒体ROS明显升高,细胞凋亡增多。PGC-1α蛋白的表达随高糖PDS浓度升高而下降。结论:高糖PDS可能通过抑制PGC-1α蛋白的表达,抑制线粒体呼吸链活性以及抗氧化物酶活性,促进ROS积聚,诱导细胞凋亡。
- 朱雪婧文枫杨淡昳刘静袁曙光李军刘虹许向青孙林刘伏友
- 关键词:腹膜透析线粒体
- 两种灌肠方法用于肾移植术前肠道准备的效果观察
- 2022年
- 研究主要探讨在肾移植术开展前阶段,对患者的肠道准备工作,以两种灌肠方法进行灌肠处理,分析各自的灌肠效果与结果。方法 从接受肾移植术的患者群体中选取研究对象,总共有184例患者参与研究,将患者各自分为93例Y组(对比组)与91例X组(研究组),在Y组患者的术前肠道准备工作中,应用肥皂水进行灌肠处理,而在X组患者的术前肠道准备工作中以甘油灌肠剂进行灌肠处理,最后统计两组患者实际灌肠状况、灌肠泄漏例数、肠道清洁状况、操作处理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等各项指标。结果 从最终统计结果中得知,在X组患者的灌肠处理中,通过甘油灌肠剂的灌肠处理应用,灌肠液存留时间相较于Y组而言更长,且灌肠次数相对比较少,对患者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出现灌肠泄漏的例数、操作处理时间等指标均低于Y组,从整体灌肠效果来看,X组患者的灌肠处理效果明显高于Y组,对比结果差异明显且P值大小(P<0.05),统计学意义满足标准要求。结论 在肾移植术开展前的肠道处理工作中,应用甘油灌肠剂进行灌肠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对患者的灌肠效果,同时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相对比较少,建议临床灌肠处理过程中加强应用。
- 刘静
- 关键词:肾移植术甘油灌肠剂灌肠效果
-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生物学标志物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2年
-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作为终末期肾脏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相较于血液透析(hemo dialysis,HD)而言,因其在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保护残余肾功能、中分子物质清除效果好、血流动力学稳定等方面的优势而被患者所接受。但是,腹膜透析管长期留置腹腔、反复换液及部分患者操作欠规范等易导致感染性腹膜炎。
- 刘静陈国纯刘伏友
- 关键词: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生物学标志物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ESRD患者终末期肾脏疾病感染性腹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