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靖尧
- 作品数:35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Co3O4(110)-B和CoO(110)表面CO还原NO的理论研究
-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汽车和来自固定污染源的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催化还原NO 和催化氧化CO 在汽车尾气治理中具有重要意义.由于NO 和CO 的反应可以同时消除NO 和CO 并产生...
- 金鑫淮丽媛文红易文才刘靖尧
- 金属-半金属Ni-B纳米粒子中的氢溢流效应:第一性原理研究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由于具有能量效率高、响应时间短、结构紧凑等优点被认为是燃料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作为PEMFC氢气来源之一的NaBH4水解制氢技术由于具有储氢量高、环境友好、过程方便可控等优点而获得了深入研...
- 秉琦明刘靖尧
- 关键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储氢材料
- β-二酮亚胺钛化合物催化乙烯和环戊二烯共聚合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β-二酮亚胺钛化合物[PhNC(CH3)CHC(CF3)O]2TiCl2催化乙烯(E)和环戊二烯(CPD)共聚合反应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计算结果表明:乙烯和CPD的共聚反应中,CPD插入反应可以通过1,2插入和2,1插入两种路径进行,1,2插入能垒略低于2,1插入,因此我们预测两种路径应都可以在实验中发生且1,2插入占优.同时,对共聚合过程的研究表明,乙烯插入聚合物链的反应相对环戊二烯具有较低的活化能,更容易发生,共聚合产物中应含有较多的乙烯片段.环戊二烯在聚合物链和金属中心相连为乙烯片段时有一定的几率发生,而在聚合物链和金属中心相连为环戊二烯片段时很难发生,因此环戊二烯的插入反应不能连续发生,共聚合产物的聚合物链中没有连续的CPD片段存在.
- 王永霞段雪梅王钦李悦生刘靖尧
-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过渡金属催化剂共聚合反应环戊二烯
- 大气中一元酸催化亚硫酸分解反应的从头算及动力学研究
- 2017年
- 采用从头算的理论计算方法,在CCSD(T)/aug-cc-p VDZ//MP2/aug-cc-p VDZ水平下,对甲酸、乙酸、丙酸和硝酸催化亚硫酸分解成二氧化硫和水的微观反应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这4种一元酸均可使亚硫酸分解反应能垒显著降低,降低幅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丙酸>乙酸>甲酸>硝酸.其中,丙酸甚至使反应能垒从裸反应时的99.84 kJ/mol降至27.24 kJ/mol.在此基础上,计算了200~320 K温度范围内4种一元酸催化亚硫酸分解反应的速率常数,并结合它们在大气中的实际浓度计算了有效速率常数.结果表明,在实际大气环境中,乙酸对亚硫酸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最为显著.当乙酸存在时,亚硫酸在室温下的大气寿命仅为0.02 s.
- 方升刘静静段雪梅陶福明刘靖尧
- 关键词:亚硫酸一元酸催化从头算速率常数
- 甲硫醇和氢原子反应的从头算直接动力学
- 2010年
- 利用双水平直接动力学方法对反应CH3SH+H的微观机理和动力学性质进行了理论研究.对于此反应的三个反应通道,即—SH和—CH3基团上的两个氢提取通道及一个取代通道,在MP2/6-311+G(d,p)水平上优化得到了各稳定点的结构及振动频率,并在G3(MP2)水平上进行了单点能量计算以获得更精确的能量信息;在此基础上运用结合小曲率隧道效应校正的变分过渡态理论(CVT/SCT)计算了各反应通道在220-1000 K温度区间的速率常数.计算结果表明提取—SH基团上H的反应通道R1在整个反应温度区间都是主要通道,而随着温度的升高,低温下的次要反应通道——取代通道R3变得越来越重要,并且在高温下将成为一个竞争的反应通道;提取—CH3基团上H的反应通道(R2)由于具有较高的反应能垒,因而,其对总反应速率常数的贡献可以忽略.计算得到的总反应速率常数与已有的实验值符合得很好,进而我们预测了该反应在220-1000 K温度范围内速率常数的表达式为:k=5.00×10-18T2.39exp(-119.81/T),为将来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 王永霞段雪梅王钦刘靖尧
- 关键词:直接动力学从头算变分过渡态理论
- 镍催化亚甲基氮丙啶与1,6-二炔环加成反应的理论研究
- 镍催化的亚甲基氮丙啶与1,6-二炔环加成反应[1],涉及亚甲基氮丙啶中C-C单键的断裂,而非C-N单键断裂。鉴于C-C单键的断裂在有机合成中有重要的地位,我们采用密度泛函方法,对镍催化的亚甲基氮丙啶与1,6-二炔的环加成...
- 王梅艳方升陈宇刘靖尧
- 关键词:镍催化环加成密度泛函方法
- 文献传递
- NCO自由基与O和N反应的理论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采用密度泛函和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对NCO自由基和O,N原子反应的势能面进行了理论研究,讨论了主要的反应通道.这两种自由基反应的机理比较类似,初始都有两种进攻方式.NCO与O的主反应通道是O原子从N端无势垒加合,经过一低垒过渡态,得到稳定产物P1(CO+NO),而对NCO与N反应得到了一完整反应通道和无垒加合产物.
- 赵晓雷姬越蒙刘靖尧李泽生
- 关键词:NCO势能面反应机理自由基
- Br+CH_3S(O)CH_3反应机理的直接动力学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采用直接动力学的方法,对多通道反应体系Br+CH3S(O)CH3进行了理论研究.在BH&H-LYP/6-311G(2d,2p)水平下获得了优化几何构型、频率及最小能量路径(MEP),能量信息的进一步确认在MC-QCISD(单点)水平下完成.利用正则变分过渡态理论,结合小曲率隧道效应校正(CVT/SCT)方法计算了该反应的两个可行的反应通道在200 K^2 000 K温度范围内的速率常数.在整个反应区间内,生成HBr的反应通道与生成CH3的反应通道存在着竞争,前者是主反应通道,后者是次反应通道.变分效应和小曲率隧道效应对反应速率常数的计算影响都很小.理论计算得到的两个反应通道的反应速率常数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 张辉李泽生刘靖尧吴佳妍盛利孙家钟
- 关键词:速率常数
- CF3CH2CH3+OH的反应机理及动力学性质的理论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B1K/6-31+G(d,p)计算了反应CF3CH2CH3+OH各反应通道上驻点的稳定结构和振动频率,并分别在BMC-CCSD,MC-QCISD和G3(MP2)水平上进行了单点能校正.运用变分过渡态理论,在BMC-CCSD//BB1K,MC-QCISD//BB1K,G3(MP2)//BB1K以及BB1K水平上计算了各反应通道的速率常数,讨论了—CH2和—CH3基团上H提取通道对总反应的贡献,并与已有实验和理论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BMC-CCSD水平上的速率常数与实验测量值符合得很好,进而给出了该水平上反应在200~1000K温度范围内速率常数k(cm3.molecule-1.s-1)的三参数表达式:k=1.90×10-21T3.21exp(-292.62/T).
- 王永霞高红王钦刘靖尧
- 关键词:直接动力学速率常数变分过渡态理论
- CF_2ClC(O)OCH_2CH_3+OH的反应机理及动力学性质的理论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利用双水平直接动力学方法,在MCG3-MPWB//M06-2X/aug-cc-pVDZ水平上研究了CF_2ClC(0)OCH_2CH_3+OH的微观反应机理.得到了反应物CF_2ClC(O)OCH_2CH_3的5种稳定构象(RCl^RC5),并对每一构象考察了发生在-CH_3-和-CH_2-基团上的所有可能氢提取反应通道.利用改进的变分过渡态理论(ICVT)结合小曲率隧道效应校正(SCT)计算了各反应通道的速率常数,分析了各构象反应位点选择性.结果表明,对于构象RCl和RC2,低温时氢提取反应主要发生在-CH_2-基团上;而对于构象RC3RC4和RC5,发生在-CH_3基团上的氢提取反应通道在整个温度区间内占绝对优势.根据Boltzmann配分函数计算总包反应速率常数,在298 K温度下计算的体系总包反应速率常数与实验值相符,进而给出200~1000 K温度范围内拟合了速率常数的三参数Arrhenius表达式:k_(overall)=5.45×10^(25)T^(4.54)exp(-685/T).
- 朱鹏段雪梅刘靖尧
- 关键词:速率常数变分过渡态理论密度泛函理论反应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