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菊 作品数:38 被引量:173 H指数:8 供职机构: 昆山市中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 苏州市“科教兴卫工程”青年科技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经济管理 更多>>
一种用于治疗CD疾病具有热量循环功能的隔药灸装置 本发明涉及隔药灸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CD疾病具有热量循环功能的隔药灸装置,所述承接支架的右侧表面前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且承接支架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处滑动连接有触发板,所述支撑... 金悠悠 杨菊 刘菊 曹瑛 陆振华 朱伟芳 孙伯青 梅芳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型演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21 2014年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及演变规律。方法:收集整理胃食管反流60例患者,通过问卷以及临床观察,详细填写胃食管反流病诊断量表,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后填写病历表格,判断疾病分期,确定证型诊断。采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60例中,胃虚兼肝胃不和型30例(占50.00%);胃虚兼寒热错杂型13例,胃虚兼痰瘀交阻型13例,各占21.67%;胃虚兼胃阴不足型4例(占6.67%)。证型分布规律为胃虚兼肝胃不和>胃虚兼寒热错杂、胃虚兼痰瘀交阻>胃虚兼胃阴不足。结论:胃食管反流病发病之初胃虚兼肝胃不和及胃虚兼寒热错杂证型多见,病程日久,胃虚兼痰瘀交阻和胃虚兼胃阴不足证型多见。 刘菊 叶秋荣 于盼盼 袁红霞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 中医证型 基于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以及网络药理学筛选经典名方旋覆代赭汤的质量标志物 2025年 目的通过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以及网络药理学筛选旋覆代赭汤的质量标志物。方法用不同方法制备15批旋覆代赭汤供试品,建立UPLC指纹图谱并进行共有峰指认和相似度评价。运用聚类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对指纹图谱进行研究,寻找造成差异的标志性成分,再运用网络药理学预测标志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和通路,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并进行细胞实验验证,从而筛选出旋覆代赭汤的质量标志物。结果15批旋覆代赭汤中共有23个共有峰,指认出其中16个成分并对其进行归属,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寻找出4个差异标志性成分。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出这4个成分的20个关键靶点和20条关键信号通路,通过细胞实验,发现旋覆代赭汤可显著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中STAT3和JAK2磷酸化,结果表明绿原酸、1,5-二咖啡酰奎宁酸、1-O-乙酰旋覆花内酯、人参皂苷Rb1这4个成分可作为旋覆代赭汤潜在的质量标志物。结论该方法筛选出4个可作为旋覆代赭汤潜在质量标志物的化学成分,为旋覆代赭汤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了基础和借鉴,同时也为旋覆代赭汤相关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汪怡 郭曼曼 徐倩菲 徐韫妍 张泽鹏 刘菊关键词:旋覆代赭汤 指纹图谱 化学模式识别 网络药理学 袁红霞应用大柴胡汤异病同治验案举隅 2014年 大柴胡汤出自《伤寒杂病论》,有和解少阳,泻下阳明之功,原书中用于少阳阳明合病。袁红霞教授运用此方加减治疗慢性胃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肝硬化,这三种病病机均为少阳不和,兼阳明里实,根据中医异病同治理论,证同则治同,故皆获良效。 秦宝玥 刘菊 袁红霞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大柴胡汤 异病同治 《伤寒杂病论》 临证"活血化瘀"法运用举隅 孙伯青 刘菊 吴海关键词:活血化瘀 昆山地区1336例居民中医体质分布规律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昆山地区居民中医体质分布规律,构建昆山地区中医体质数据库。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对1 336例昆山地区居民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结果:体质偏颇的人群占总数的52.39%,偏颇体质中以阳虚质(15.65%)、气虚质(12.97%)较为多见;单一体质较多,3种以上兼夹体质较少;不同性别间体质比较,男性湿热质多于女性,女性血瘀质、气郁质多于男性。结论:昆山地区居民虚性体质较多,体质分布特点与自然社会环境关系密切。 刘菊 金悠悠 孙伯青 杨菊关键词:中医体质 戴锡孟运用散偏汤治疗偏头痛验案 被引量:5 2015年 戴锡孟老师为天津中医药大学著名血液病学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在内科杂病的治疗上多有独到经验。笔者有幸侍诊学习,受益匪浅,现总结老师运用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验案以飨同道。1散偏汤其方散偏汤出自清·陈士铎的《辨证录》卷二头痛门第四则,由川芎、白芍、白芷、白芥子、柴胡、香附、郁李仁、甘草八味药组成,用治偏头风,故名散偏汤。原文描述其症状为:"人有患半边头风者,或痛在右,或痛在左,大约痛于左者为多……其病有时重有时轻, 刘菊 戚经天 胡心影 戴锡孟关键词:散偏汤 偏头痛 食管康颗粒对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食管黏膜的影响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观察食管康颗粒对反流性食管炎(RE)模型大鼠食管黏膜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6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食管康组、西药组、模型组4组。后三组行"食管-十二指肠端侧吻合术"制备RE模型,正常组给予0.9%生理盐水灌胃,食管康组给予食管康颗粒溶液,西药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及奥美拉唑肠溶片混悬液灌胃,模型组给予0.9%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大鼠实验7 d后处死,观察食管黏膜组织形态。结果:食管康组治疗后食管黏膜肉眼分级及积分、光镜下病理分级及积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西药组与食管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康颗粒可明显改善RE大鼠食管黏膜的病理损伤。 马艳 贾瑞明 刘菊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 食管黏膜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型和体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型和体质的相关性。方法:以中医体质学说为基础,通过流行病学现场调查,观察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一般情况、中医证型分布及体质类型。结果:体质决定了疾病的易感性,体质的偏颇特征直接影响着疾病过程中证型形成以及病机转归。结论: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型和体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刘菊 林芳群 袁红霞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 体质 中医证型 基于一测多评及基准关联度研究经典名方旋覆代赭汤中酚酸类成分量值传递规律及影响因素 2025年 目的建立旋覆代赭汤(Xuanfu Daizhe Decoction,XDD)中9种酚酸类成分一测多评(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 marker,QAMS)定量测定方法,研究酚酸类成分的传递规律,结合基准关联度,分析配伍的影响,并探究“去渣再煎”的影响。方法制备15批XDD基准样品,以绿原酸为内标物,确定其他8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fs/i)并计算含量,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比较两者结果差异,计算饮片-水煎液-基准样品的转移率,分析传递规律;制备不同配伍样品,以9种酚酸类成分转移率和指纹图谱相似度为评价指标,计算基准关联度;制备不同煎煮条件样品,检测9种酚酸类成分的转移率。结果QAMS法定量测定结果与外标法无显著差异。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1,3-二咖啡酰奎宁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1,5-二咖啡酰奎宁酸、异绿原酸C的平均转移率分别为147.34%、42.60%、321.53%、131.49%、419.76%、172.93%、18.47%、25.06%、74.68%,酚酸类成分发生降解与异构化可能是部分成分转移率大于100%的主要原因;配伍、煎煮时间、浓缩对9种酚酸类成分的传递均有影响,其中旋覆花与半夏配伍后各指标成分和指纹图谱相似度的基准关联度均大于90%,而“去渣再煎”可以进一步促进酚酸类成分的降解与异构化。结论建立的QAMS法方便、稳定,初步明确从饮片到XDD基准样品中酚酸类有效成分群之间的变化、量值传递规律和可能的影响因素,为XDD的质量控制和制剂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汪怡 徐倩菲 陆杰霖 张泽鹏 李青松 刘菊关键词:旋覆代赭汤 经典名方 一测多评 酚酸类成分 绿原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