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畅

作品数:36 被引量:116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细胞
  • 5篇胰腺
  • 4篇中医
  • 4篇柳宝诒
  • 4篇内镜
  • 3篇胆管
  • 3篇胆管造影
  • 3篇炎症
  • 3篇胰胆管
  • 3篇胰胆管造影
  • 3篇胰管
  • 3篇胰腺炎
  • 3篇造影
  • 3篇术后
  • 3篇逆行
  • 3篇逆行胰胆管
  • 3篇逆行胰胆管造...
  • 3篇腺炎
  • 3篇疗效
  • 3篇慢性

机构

  • 22篇上海中医药大...
  • 18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作者

  • 36篇刘畅
  • 8篇吕婵
  • 7篇朱梅萍
  • 7篇陈萌
  • 3篇张如青
  • 3篇李甫
  • 3篇李涛
  • 3篇国海东
  • 3篇康湘萍
  • 2篇张正利
  • 2篇蔡淦
  • 2篇李蔚江
  • 2篇赵琛
  • 2篇顾志坚
  • 1篇张彤
  • 1篇丛军
  • 1篇张宇奇
  • 1篇施慧婷
  • 1篇李京
  • 1篇王峥涛

传媒

  • 3篇上海中医药杂...
  • 2篇中华消化内镜...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临床军医杂志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医文献杂志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广西林业科学
  • 1篇现代医学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医药文化
  • 1篇国际消化病杂...
  • 1篇西部中医药

年份

  • 5篇2024
  • 6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0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痛泻汤结合针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肠道菌群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痛泻汤结合针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进行该次分组试验,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美沙拉嗪肠溶片+痛泻汤结合针刺治疗)与对照组(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每组60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腹泻、血便或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等)积分变化、治疗前后患者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与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等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治疗前后患者肠道菌群(肠球菌与大肠杆菌、双歧杆菌与乳酸杆菌)数量变化、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以及炎症性肠病问卷评分(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questionnaire,IBDQ)变化、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总有效率更高[96.67%(58/60)vs 85.00%(51/60)](P<0.05);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P>0.05);各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腹痛、腹泻及血便或脓血便、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等)积分、IL-4及IL-17水平、肠道菌群数量、DAI及IBDQ评分等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腹泻、血便或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等)积分、IL-4及IL-17水平、肠道菌群数量、DAI及IBDQ评分等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痛泻汤结合针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佳,患者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降低,肠道菌群恢复正常,肠道功能恢复较好,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治疗安全可靠。
叶佳刘畅朱梅萍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针刺血清炎症因子肠道菌群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球囊扩张术与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远期疗效分析
2024年
目的 比较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球囊扩张术(ESLBD)(12~15 mm)与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难治性胆总管结石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消化内镜中心采用EST或ESLBD(12~15 mm)治疗的131例难治性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EST组(n=70)和ESLBD组(n=61),比较2组的完全取石成功率、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相关术后近期并发症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EST组和ESLBD组的取石成功率和机械碎石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8.6%比100.0%,24.3%比18.0%,P均>0.05)。EST组的ERCP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ESLBD组(8.6%比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随访结果显示,EST组和ESLBD组的ERCP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9%比8.6%,P>0.05)。结论 与EST相比,ESLBD(12~15 mm)用于治疗难治性胆总管结石是安全有效的,尤其是对于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凝血功能障碍等患者,ESLBD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EST与ESLBD的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相似,ESLBD也会造成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功能损伤。
李涛郝立校吕婵吴静怡李兴佳王永明陈萌纪晓丹刘畅别里克龚彪
关键词: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胆总管结石
芒硝外敷对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观察芒硝外敷对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芒硝外敷预防组、消炎痛栓预防组、芒硝外敷治疗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胰胆管内泛影葡胺注入的方法制备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模型,硝外敷预防组、消炎痛栓预防组在造模前给予干预,芒硝外敷治疗组在术后干预。造模24 h后处死动物,检测血清中AMS、IL-6、IL-10、TNF-α含量;HE染色观察胰头组织病理,PCR检测胰尾组织中TNF-α、NF-κB mRNA表达。结果芒硝外敷预防及治疗组能够有效抑制血清AMS、IL-6、IL-10、TNF-α水平,且芒硝外敷治疗组有明显优势;芒硝外敷治疗组胰腺结构较为清晰,小叶间导管分布较为正常,无明显水肿,未发现坏死灶;芒硝外敷治疗组还可不同程度减弱TNF-α、NF-κB基因的上调。结论芒硝外敷能够一定程度上减轻胰腺炎症程度,保护胰腺组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陈萌丛军李甫吕婵彭莲蒲晓伟刘畅蔡淦龚彪
关键词:芒硝外敷PEP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的中医“异病同证”生物学基础研究
由于中医学建立的时代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医学理论体系存在客观性不够、缺少统一标准的问题,中医的证候界定往往仅依靠医生的主观认识,这就导致了不同的医师之间对同一疾病容易产生不同的认识和治疗方法,所以证候的客观化和标准化...
刘畅刘平张华
关键词:代谢组学异病同证中医证候生物学基础
文献传递
痛泻汤剂治疗脾胃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
2023年
目的探讨痛泻汤剂治疗脾胃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88例脾胃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以柳氮磺吡啶片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痛泻汤剂治疗。以15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肠黏膜屏障功能、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腹泻血便、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舌红苔黄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二胺氧化酶、内毒素、D-乳酸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泻汤剂治疗脾胃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显著,可改善中医证候,提高肠黏膜屏障功能。
叶佳朱梅萍孙明瑜刘畅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脾胃湿热型
ERCP诊治小儿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胰管炎合并胰腺分裂症一例
2022年
患儿,男,14岁,以反复上腹部胀痛为主要表现就诊,曾诊断为慢性胰腺炎并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疼痛持续,血淀粉酶略有升高但不超过3倍正常上限,炎症指标略有升高,结合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术(MRCP)评估考虑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胰管炎(AOSPD)合并胰腺分裂症可能,经ERCP明确诊断并治疗后,患儿疼痛消失,血淀粉酶及炎症指标恢复正常。
纪晓丹龚彪吕婵李兴佳刘畅郝立校
关键词:胰腺分裂症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病例报告
^(125)I粒子条治疗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伴恶性梗阻性黄疸回顾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125)I粒子条对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及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8月30日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治疗的8例HCC合并PCTT和MOJ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和^(125)I粒子条置入术。观察患者的中位生存期(MOS)、术后30~45 d客观缓解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8例患者均顺利进行PTCD和^(125)I粒子条置入术,手术成功率为100.0%(8/8)。针对癌栓,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例,ORR为50.0%。针对肝内肿瘤病灶,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2例,ORR为25.0%。癌栓PFS为9.00(1.26,22.45)个月,肿瘤PFS为3.53(0.00,4.70)个月。8例患者MOS为11.47(5.67,19.50)个月。术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125)I粒子条对于HCC合并PVTT及MOJ的患者能有效控制癌栓进展,延长生存期,且具有安全性。
陆晟瑛姚文亿从云张跃李京吴申刘畅陈挺松
关键词:肝癌门静脉癌栓恶性梗阻性黄疸
星形胶质细胞产生的趋化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被引量:8
2014年
阿尔茨海默病可被视为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趋化因子与其受体结合从不同途径参与了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发展,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趋化因子水平亦发生相应变化。本文简要总结了星形胶质细胞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并就趋化因子/趋化因子受体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刘畅国海东康湘萍王梦之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星形胶质细胞趋化因子趋化因子受体
柴胡舒胰颗粒联合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柴胡舒胰颗粒联合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症状、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0月—2022年7月收治的64例慢性胰腺炎患者,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ERCP及内科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复方柴胡舒胰颗粒治疗,12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M-ANNHEIM临床特征评分、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M-ANNHEIM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0.6%)显著高于对照组(53.1%)(P<0.05)。2组治疗后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纳差、乏力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腹痛、恶心呕吐、便秘、乏力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舒胰颗粒联合ERCP治疗慢性胰腺炎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效缓解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
吴静怡吕婵陈萌刘畅凌江红龚彪
关键词: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慢性胰腺炎临床疗效生活质量
Th17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在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6
2017年
Th17细胞是CD4^+T细胞亚型之一,可分泌IL-17等炎性因子,诱导机体多种疾病。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后,Cag A及Ure B等可影响Th17细胞数量,其机制可能与被感染的巨噬细胞直接诱导细胞分化、激活MyD88等信号通路及趋化因子的趋动有关,最终Th17、Treg细胞数量均较感染前增多,Th17/Treg平衡紊乱,总体向Treg漂移;同时,增多的Th17细胞一方面可通过募集中性粒细胞等参与Hp的清除,另一方面又扩大炎症反应,引起黏膜损伤甚至诱导癌变,从而在Hp感染的免疫应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参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Hp相关性疾病的发生发展。
刘畅张正利朱梅萍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TH17细胞辅助性T细胞黏膜免疫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