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麻醉药物在肿瘤转移和复发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22年 围术期肿瘤治疗常需要使用麻醉药物。不同麻醉药物及麻醉方法的选择会影响肿瘤的增殖、转移复发及预后。围术期应用局部麻醉药物(简称局麻药)不仅能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尚能通过阻滞肿瘤细胞钠通道、改变表观遗传学、减轻炎性反应和提高免疫功能等机制发挥抑制肿瘤转移和复发的作用。探讨局麻药在肿瘤转移复发中的作用机制,可为围术期肿瘤患者局麻药的合理使用提供新的策略。 刘畅 郭向阳关键词:麻醉 肿瘤 局部麻醉药物 影像学指标预测胆囊肿瘤性息肉效果的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影像学指标预测胆囊肿瘤性息肉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4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因胆囊息肉样变(PLG)行胆囊切除术的223例患者资料, 其中男性94例, 女性129例, 年龄(48.0±13.9)岁。依据术后病理223例患者分为肿瘤性息肉组(n=51, 其中腺瘤性息肉50例、腺癌1例)和非肿瘤性息肉组(n=172, 均为胆固醇性息肉)。比较两组男性、合并其他恶性肿瘤(乳腺癌、甲状腺癌等)、彩超指标息肉长径、合并胆囊结石以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息肉稍短T1信号、短T1信号等情况。将两组比较P<0.1的变量进一步代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 分析胆囊肿瘤性息肉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PLG良性与恶性效果。结果肿瘤性息肉组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比例高于非肿瘤性息肉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 P=0.021)。与非肿瘤性息肉组比较, 肿瘤性息肉组息肉更大、合并胆囊结石更少, 息肉稍短T1信号、短T1信号更多,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MRCP短T1信号、MRCP稍短T1信号、男性、合并胆囊结石等P<0.1的变量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合并胆囊结石(OR=3.027, 95%CI:1.234~7.426)和息肉更大(OR=3.665, 95%CI:1.567~8.573)的胆囊息肉患者为肿瘤性息肉风险增加, 合并其他恶性肿瘤(OR=0.200, 95%CI:0.052~0.765)的胆囊息肉患者为肿瘤性息肉风险降低(均P<0.05)。彩超指标息肉长径预测肿瘤性息肉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2(95%CI:0.643~0.801), 当息肉长径为1.05 cm时为最佳界值, 预测肿瘤性息肉的灵敏度为82.4%, 特异度为43.6%。结论息肉长径、合并胆囊结石、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是胆囊肿瘤性息肉的影响因素, 彩超指标息肉长径预测胆囊肿瘤性息肉效果良好。 刘畅 李刚关键词:胆囊疾病 彩超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抑制胸腺素β<Sub>4</Sub>基因表达的RNA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胸腺素β<Sub>4</Sub>基因表达的RNA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shRNA,为由茎I、环和茎II形成的茎环结构的单链RNA;所述茎I的序列如序列表的序列1所示,所述茎II的序列如序列表的序列2所... 秦泽莲 黄似建 刘畅文献传递 Periostin基因的shRNA在制备抑制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Periostin基因的shRNA在制备抑制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该应用为shRNA、shRNA编码基因、表达shRNA的重组载体或表达shRNA的表达盒在制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shRNA为由... 秦泽莲 刘畅 黄似建文献传递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非典型浅表淋巴结病变 被引量:1 2022年 浅表淋巴结肿大常提示其引流区域存在恶性疾病可能,但良、恶性结节的影像学表现存在一定交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多低于80%[1]。组织杨氏模量越大,表明其质地越硬。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real-time shear wave elastography,RT-SWE)可通过声辐射力激励产生线性振源,以高速成像追踪剪切波传播路径上各点的位移,借助微分法或传播时间法等计算组织的杨氏模量,通过测量组织弹性值而实现组织定征,且受周围组织、检查方法及操作者因素影响小,可重复性较高[2-5]。本研究观察RT-SWE诊断非典型浅表淋巴结病变的价值。 刘玉庆 付颖 刘士榕 刘畅 姚晌云 黄九平 谭石关键词:淋巴结 弹性成像技术 超声检查 尿液神经生长因子在膀胱过度活动症诊断和评价中的作用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是常见的排尿功能障碍,它以尿急为核心症状,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同时也为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刘畅 田晓军 马潞林改良术式激光治疗复发性难治性声门上型喉狭窄 被引量:1 2015年 喉气管狭窄是指从喉入口至气管隆突气道的病理性狭窄[1]。根据狭窄的位置不同,可分为声门上型、声门型及声门下型。成人孤立性声门上型喉狭窄在临床上十分罕见[2],其病因不明确,单纯的喉狭窄松解术后复发率极高。开放式水平喉部分切除术偶尔应用于治疗该病,但术后患者难免出现进食呛咳。激光喉显微外科手术多用于治疗咽喉部各种良恶性占位性病变,随着技术的日益改进,临床应用范围也在逐步扩展[3]。近年来, CO2激光已成为治疗喉狭窄的重要手段之一[4]。2014年3月,我科在显微镜下以CO2激光行改良术式治疗1例复发性难治性声门上型喉狭窄,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胡伟倪 刘仲奇 朱丽 杜晨 康伟 张绍兴 刘畅关键词:激光治疗 声门上型 喉狭窄 改良术式 复发性 利多卡因在部分肿瘤微创手术加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进展 2024年 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癌症患者围手术期深入推广,如何通过合理用药,缓解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疼痛,减轻应激反应,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或实现无阿片类药物麻醉(opioid-free anesthesia,OFA),降低术后恶心呕吐(post 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保护肺功能及胃肠道功能,加速康复,成为麻醉领域研究热点。 赵家慧(综述) 韩永正 李民 刘畅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 阿片类药物 胃肠道功能 利多卡因 微创手术 OPERATIVE 囊实性甲状腺乳头状癌高频超声表现 陈文 沈伟伟 刘畅前床突气化感染致球后视神经炎视神经减压1例报告 2015年 本文报道1例60岁女性因脓涕、鼻塞及视力下降入院,诊断为前床突气化感染、球后视神经炎。术前对相关术区行三维重建,术中导航下经鼻内镜径路行前床突气房开放、病变清除术及视神经减压术。术后当日患者左眼由无光感提高到可见光感,术后3个月左眼可见眼前手动,鼻内镜下见前床突气房及视神经管表面上皮化良好,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术后6个月左眼视力稳定于可见眼前手动,无鼻堵、眼痛等不适。我们认为前床突气化感染致球后视神经炎疾病罕见,对视神经危害严重,应尽早施行有效的治疗手段,经鼻内镜径路的前床突气房开放、病变清除术微创、安全、有效,同时采用导航及三维重建对手术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刘畅 朱丽 谢立峰 张迎宏 马芙蓉关键词:球后视神经炎 视神经减压术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