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瑶

作品数:6 被引量:51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教育
  • 2篇职业教育
  • 1篇新中国
  • 1篇新中国成立
  • 1篇学生综合素质
  • 1篇学生综合素质...
  • 1篇学徒
  • 1篇学徒制
  • 1篇应激
  • 1篇应激障碍
  • 1篇职教
  • 1篇职教教师
  • 1篇审思
  • 1篇中小学阶段
  • 1篇中学生
  • 1篇综合素质评价
  • 1篇走班制
  • 1篇现代学徒制
  • 1篇小学阶段
  • 1篇校企

机构

  • 6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刘瑶
  • 3篇卢德生
  • 1篇雷鸣
  • 1篇赵兴民
  • 1篇戴艳
  • 1篇周宵
  • 1篇蒋林洁
  • 1篇姚梅
  • 1篇陈希

传媒

  • 1篇中国职业技术...
  • 1篇心理发展与教...
  • 1篇教育科学论坛
  • 1篇教育导刊(上...
  • 1篇当代教育科学
  • 1篇阿坝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我国分层走班制教学研究审思被引量:15
2019年
分层走班制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继承与改进。当前,传统行政班教学受到挑战,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通过分层走班制教学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近年来,我国关于分层走班制教学的研究日益增多,研究主要集中在分层走班制教学的相关概念、价值、实施困境与对策方面。今后的分层走班制教学研究应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跨界研究,并积极参考国外有益经验。
刘瑶卢德生
关键词:分层教学走班制
创伤暴露程度对中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复原力的调节作用被引量:24
2014年
采用创伤暴露程度调查表、复原力量表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量表调查了汶川地震1年后的773名中学生,考察了其复原力在创伤暴露程度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地震1年后,中学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水平较低,其中男生的水平低于女生,初一学生的水平相对低于初二、高一和高三学生;创伤暴露程度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各维度都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复原力在创伤暴露程度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回避性症状与警觉性增高症状的影响上发生负向调节作用,在创伤暴露程度对闯入性症状的影响上不起调节作用。
戴艳雷鸣周宵姚梅蒋林洁陈希刘瑶
关键词:中学生复原力
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深化校企合作的理论探析被引量:1
2018年
校企合作是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进一步探析并思考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的校企合作,充分认识到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及其与校企合作的关系,把握好现代学徒制过程中校企合作的着力点,对校企合作共商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设置、课程教学实施和考核评价制度,以及对探索校企合作过程中的保障机制、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刘瑶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
21世纪以来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反思——基于CiteSpaceV的可视化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借助CiteSpaceV可视化软件对2000年至今在中国知网上收录的关于民族教育的核心期刊文献进行知识可视化分析,发现这期间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呈现出以下特征:论文发文量在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产生了民族教育领域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和作者;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民族教育立法、民族教育政策、多元文化教育、民族团结与国家认同教育和民族教育信息化等方面。未来我国民族教育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合作研究、重视薄弱环节研究以及拓宽研究视野。
赵兴民刘瑶
关键词:民族教育研究可视化分析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我国职教教师教育政策变迁与展望被引量:7
2019年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我国职教教师教育政策经历了三个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低潮期(1949年—1977年)、改革开放后的恢复期(1978年—2004年)和深入发展期(2005年至今);取得的系列成就集中表现在实现职教教师教育主体从一元封闭向多元开放转换,实现职教教师教育过程从阶段分离向整体连贯转换,实现职教教师教育重心从注重规模向注重质量转换。今后应从完善职教教师教育标准体系、促进职教教师教育体制创新、推动职教教师教育的协同化及国际化等方面不断完善职教教师教育政策。
卢德生刘瑶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师教育政策
我国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政策变迁与展望被引量:2
2019年
纵观我国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政策三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可以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孕育阶段(1985-1999年)、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嬗变阶段(1999-2002年)、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持续探索阶段(2002-2014年)、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深入推进阶段(2014年至今);呈现出政策取向日益科学与人本化、政策内容日趋清晰与具体、政策体系日益稳定与完整的总体特点。今后应从细化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标准、注重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导向和健全综合素质评价的监督机制等方面不断完善我国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政策。
刘瑶卢德生
关键词:中小学阶段综合素质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