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曼
-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影响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
- 2014年
- 目的:结合我院临床病例对其影响检验标本采集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并总结相关的应对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检验科进行检验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96例患者具有较大的典型性,其中属于内科的患者有46例,属于外科的患者有50例,所有患者均是接受临床标本的诊断。然后对患者的临床检验标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影响检验标准采集的相关因素,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其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结果在临床检验全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严格的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同时患者也需要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检验工作。96例患者通过严格的临床标本检验后均得到了正确诊断结果,但有12例患者在检验中出现了差错,其中在标本采集之前发生差错的患者有1例,在标本采集过程中出现差错的患者有8例,在标本采集后出现差错的患者有2例。结论通过对96例患者的临床检验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正确标本采集及严格按照规定检验可以有效的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刘曼
- 关键词:标本采集
- 提高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相关措施分析
- 2014年
- 目的:针对提高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的具体措施进行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进行临床生化检验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检验分析前,分析过程中、分析后不同阶段操作对检验结果造成相关影响因素,同时总结具体应对措施。结果对整个临床生化检验的过程进行严格的把关,对质量进步密切的控制,可以有效的提高生化检验的质量,保证生化检验的准确率。结论对生化检验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不仅为诊断及治疗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同时可以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 刘曼
- 关键词:生化检验
- ER、PR、Ki-67和p53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ER、PR、Ki-67和p5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在20例正常子宫内膜(A组)、20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B组)及102例子宫内膜癌(C组)的ER、PR、Ki-67 及p53表达,分析其表达及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肿瘤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A组、B组及C组中的p53和Ki-67表达阳性率逐渐升高且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ER 、PR表达相反;在子宫内膜癌中p53、Ki-67的表达与ER、PR的表达呈负相关.ER、PR、p53、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肿瘤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对子宫内膜癌进行ER、PR、p53及Ki-67的检测,有助于预测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演进、转移及预后.
- 林春华唐蜜陈明冯波刘曼
- P-VEGFR-3、P-AKT、P-PDGFR-α及D2-40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分析磷酸化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P-VEGFR-3)、磷酸化的蛋白激酶(P-AKT)、磷酸化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α受体(P-PDGFR-α)及淋巴内皮标记物D2-40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炎症性疾病中的蛋白表达差异,以探讨其临床检测价值。方法对有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无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炎症性疾病患者的石蜡组织标本各25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微镜下观察P-VEGFR-3、P-AKT、P-PDGFR-α及D2-40的阳性表达情况。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分析各组之间的差异性,等级资料和率的比较分别采用Riddit分析及Fisher检验。结果有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组织P-VEGFR-3、P-AKT、P-PDGFR-α及D2-40的阳性表达率和阳性表达程度均明显高于无淋巴转移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且无淋巴转移的子宫内膜癌组织P-VEGFR-3、P-AKT、P-PDGFR-α及D2-40的阳性表达率和阳性表达程度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各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炎症性疾病组织之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EGFR-3、P-AKT、P-PDGFR-α及D2-40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临床上可作为其发病和预后的评估指标。
- 林春华唐蜜陈旻刘曼桑娜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