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
- 作品数:8 被引量:260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非酿酒酵母发酵低醇苹果汁的研究
- 非酿酒酵母在过去被认为是腐败酵母,近年来,非酿酒酵母的产香特性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非酿酒酵母用于发酵果蔬汁的研究确鲜有报道。本文从自然发酵果蔬汁中分离筛选非酿酒酵母,并将其应用于苹果汁的发酵,以期开发一种新型低醇苹果...
- 刘景
- 关键词:低醇感官评定
- 文献传递
- 长期不同施肥下我国3种典型土壤重金属的累积特征被引量:41
- 2010年
-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测试方法,观测了1989年开始的红壤、黑土和灰漠土17a不同施肥(不施肥、施用化肥、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和单施有机肥)下重金属元素Cu、Cd、Zn、Pb和Cr含量随时间序列的变化,阐明长期施肥下3种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累积变化过程和富集特征。结果表明,灰漠土各处理的重金属含量在17a间持平;红壤和黑土中Zn、Pb和Cr含量17a间没有显著变化,各个处理间也没有显著差异,但施用有机肥处理的Cu和Cd含量则显著增加,其快速增加期起始于试验开始的5~6a后。其中红壤Cu含量在1996年之后的3a中由41mg·kg-1左右快速增加到64mg·kg-1左右,之后在高浓度持平;Cd含量则在最近的10a中从0.20~0.30mg·kg-1直线上升到1.30~1.50mg·kg-1。黑土Cd在6a中快速增加了2.4倍和1.4倍,2000年后在高浓度基本持平。红壤的Cu和Cd、黑土的Zn和Cd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其可能来源一致。长期施用有机肥是红壤和黑土中重金属显著富集的重要原因,有机肥的质量对土壤重金属的累积起重要作用。
- 徐明岗武海雯刘景
- 关键词:长期施肥重金属累积特征红壤灰漠土
- 褐土耕地肥力质量与作物产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7
- 2010年
- 对26个20多年长期定位试验的褐土土壤肥力质量和产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1986年到2006年,褐土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由11.50 g/kg上升到15.75 g/kg 全氮由0.73 g/kg上升到1.07 g/kg 碱解氮含量由73.5 mg/kg上升到94.6 mg/kg,20年增加了21.1 mg/kg 有效磷含量19982~006年增加幅度较大,由18.1 mg/kg上升到28.7 mg/kg,年增加1.3 mg/kg 速效钾含量也随时间呈一定的增加趋势。总之,褐土肥力总体呈稳中有升的趋势。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的上升趋势较土壤速效钾明显,土壤酸碱度保持基本稳定,作物产量也呈现了一定上升趋势。
- 田有国张淑香刘景徐明岗李昆
- 关键词:土壤肥力褐土作物产量
-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红壤和黑土重金属活性的影响
- 究长期施用有机肥对土壤重金属活性的影响,选取红壤和黑土这2种我国典型土壤,依托长期定位试验,分析了各土壤中CK、NPK、NPKM、M和1.5NPKM处理的土壤活性Cu、Zn和Cd随施用有机肥年限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
- 武海雯徐明岗刘景
- 关键词:土壤成分有机肥
- 长期施肥对农田土壤重金属的影响
- 对起始于1990年左右的三种典型土壤旱地红壤、中层黑土和灰漠土长期肥料试验进行了分析研究,以阐明土壤重金属全量及有效态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变特征及其原因和长期施肥对红壤作物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及安全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在红壤和黑...
- 刘景
-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长期施肥粮食安全
- 文献传递
- 长期不同施肥对红壤Cu和Cd含量及活化率的影响被引量:35
- 2009年
- 对始于1990年的红壤旱地施肥长期定位试验的6个处理包括对照(不施肥,CK)、施氮(N)、氮磷(NP)、氮磷钾(NPK)、氮磷钾+有机肥(NPKM)和有机肥(M)的历年耕层土壤重金属Cu和Cd全量和有效态含量进行分析,以阐明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红壤Cu、Cd含量及活化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6a连续不施肥或施用化肥(N/NP/NPK)条件下土壤Cu、Cd全量和有效态含量基本保持不变;Cu活化率随施肥时间变化不显著,但Cd的活化率在施肥后期(1996-2006)呈明显上升趋势,在施氮处理上高达95.7%;不施肥和配施化肥下Cd的活化率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和单施有机肥处理(M)的土壤中Cu、Cd全量和有效态含量及其活化率随时间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土壤Cd含量从1990年的0.12mg·kg-1上升为2006年的1.31~1.48mg·kg-1,平均年上升0.08~0.09mg·kg-1;土壤有效态Cd含量2006年达到0.53~0.58mg·kg-1,为1990年的18.0~19.9倍;Cd活化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长期施用有机肥红壤Cu、Cd含量超标严重,土壤Cu和Cd全量之间达极显著相关(r=0.887**,n=30),其来源具有一致性,有机肥为环境带来的风险应予以重视。
- 刘景吕家珑徐明岗张文菊陈苗苗
- 关键词:红壤CUCD长期施肥
- 长期施肥下黑土重金属的演变特征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探讨长期施肥下黑土重金属的演变特征,为该地区科学施肥和土壤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计长期定位施肥试验:CK(对照,不施肥)、N(氮)、NP(氮磷)、NPK(氮磷钾)、NPKM(氮磷钾+有机肥)和1.5NPKM(1.5倍的NPKM),共6个处理。试验采集起始(1989年)和各施肥年限(1994、2000、2006、2010、2012年)的耕层(0—20 cm)土壤样品,测定Cu、Zn、Pb、Cd总量和有效态含量,并计算其活化度。【结果】长期施用化肥不影响黑土重金属总量、有效态含量。Pb不受施肥影响,Cu、Zn、Cd受粪肥影响,其总量和有效态都显著增加,Cu和Zn活化度增加,但Cd活化度显著降低(维持在8%—9%,明显低于化肥处理的35%)。长期施用有机肥,重金属演变呈现阶段性。1989—2000年缓慢增加,2000—2010年快速增加,2010年后稳定或缓慢下降。1.5NPKM 3个阶段Cd总量变化分别为0.03 mg·kg-1·a-1、0.07 mg·kg-1·a-1、-0.13 mg·kg-1·a-1;NPKM处理的Cu有效态变化分别为0.11 mg·kg-1·a-1、0.53 mg·kg-1·a-1、-1.25 mg·kg-1·a-1。重金属演变的阶段性是源于粪肥重金属含量的阶段性变化,即养殖方式的变化。金属活化度相关性分析表明:Cu与Olsen-P、Zn与SOM皆显著正相关,而Pb与pH显著负相关;Cd与Olsen-P和SOM显著负相关,与pH显著正相关,意味着Cd对土壤性质的响应更加复杂。【结论】长期施用化肥对重金属演变没有明显影响,长期施用有机肥显著改变了其演变特征,重金属演变呈现出先缓慢增加、然后快速增加、最后稳定或缓慢下降的阶段性变化,而且阶段性演变特征源于粪肥金属含量的阶段性变化。在农业生产中,既要适度增施有机肥又要关注其潜在风险,现有施肥量(30 t·hm-2)和玉米种植体系下,当地牛粪长期施用仍存在很大风险。
- 苏姝王颖刘景朱平高洪军张崇玉周世伟
- 关键词:黑土长期施肥重金属活化度有机肥
- 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耕层土壤的pH演变被引量:153
- 2013年
- 探索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农田耕层土壤的pH演变,为进一步揭示农田土壤酸化的机制及其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收集了我国典型农田6个长期(18~30a)施肥试验(祁阳红壤、进贤红壤、重庆紫色土、公主岭黑土、哈尔滨黑土常量施肥和高量施肥)的历史观测资料,对耕层土壤pH在不同试验阶段(每6a)和施肥措施(对照不施肥(CK)、单施化学氮肥(N)、磷钾配施氮肥(NPK)和有机肥配施化肥(NPKM))间的差异性进行检验,并计算土壤酸化速率。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对照CK处理的耕层pH略有降低,平均土壤酸化速率为0.013pHa-1;N处理的1~6a,祁阳红壤、公主岭黑土和哈尔滨黑土常量施肥试验的耕层pH较对照显著降低0.32~0.55个单位,至最近6a,所有试验的耕层pH较对照显著降低0.64~1.46个单位;NPK处理的耕层pH在试验1~12a明显低于N处理;NPKM处理的耕层pH却较NPK处理高0.30~0.53个单位,pH变化趋势与NPK相似。处理间成对T检验表明,长期施肥农田的土壤酸化速率大小顺序为:N〉NPK〉NPKM—CK,N和NPK处理的土壤酸化速率分别为对照的4.6倍和3.2倍。基于湿润或半湿润地区排水良好的旱作或水旱轮作农田分析了农田土壤酸化过程。尽管存在地域差异性,长期施肥农田耕层土壤的pH演变存在对施肥措施的共性响应特征。
- 孟红旗刘景徐明岗吕家珑周宝库彭畅石孝均黄庆海王伯仁
- 关键词:土壤酸化长期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