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病
  • 3篇冠心病
  • 2篇休克
  • 2篇休克患者
  • 2篇严重脓毒症
  • 2篇脓毒
  • 2篇脓毒症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核因子
  • 2篇反应蛋白
  • 2篇NF-ΚB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蛋白
  • 1篇地平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病变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动脉造影术
  • 1篇动态血压

机构

  • 6篇大同市第五人...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刘志苹
  • 3篇杨勇才
  • 2篇贾永平
  • 1篇张年萍
  • 1篇吕吉元
  • 1篇姚海东
  • 1篇范春雨
  • 1篇郭晓红
  • 1篇高宇平

传媒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乌司他丁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9年
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的失控反应,可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Vincent等[1]全球脓毒症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脓毒症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病率29.5%,ICU病死率达27.3%。Zhou等[2]研究显示国内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ICU病死率和住院病死率达28.7%和33.5%,故脓毒症尤其是脓毒性休克是ICU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炎症反应失控为脓毒症的本质特征。研究显示乌司他丁具有抑制炎性介质释放、抑酶、稳定溶酶体膜、清除自由基等作用[3,4]。本研究为脓毒性休克患者在抗感染、补液、升压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作为治疗组进行研究,观察乌司他丁对脓毒性休克治疗的意义。
杨勇才刘志苹
关键词:乌司他丁休克患者疗效观察严重脓毒症住院病死率器官功能障碍
丙泊酚与咪达唑仑联合镇静作用在机械通气中的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过程中丙泊酚与咪达唑仑联合镇静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在重症医学科救治的37例需机械通气同时镇静治疗的危重患者。所有入选患者给予丙泊酚1.0~1.5mg/kg体质量静脉注射快速镇静,然后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后患者清醒,出现烦躁时给予咪达唑仑0.05。0.1mg/k体质量行镇静诱导,之后以0.05~0.10mg·kg^-1·h^-1的剂量,用静脉泵持续泵入,以获得2-4级Ramsay镇静评分。分别记录两药静脉推注后镇静起效时间、达满意镇静深度的时间,记录给予咪达唑仑前,用药后2、6h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结果在负荷剂量下所有患者均能够达到镇静效果,Ramsay评分在2~4级,丙泊酚镇静诱导时间及达满意深度时间[(29±4)s,(20±3)min]明显快于咪达唑仑[(66±4)s,(41±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咪达唑仑在维持剂量时能保持良好镇静效果。咪达唑仑用药2、6h后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SpO2)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较用药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气管插管时静脉推注丙}自酚可快速镇静、解痉;咪达唑仑在机械通气的镇静维持治疗中取得很好效果,而且安全。
杨勇才刘志苹
关键词:丙泊酚咪达唑仑
小剂量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6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治疗,新活素组4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新活素静脉持续泵入72 h,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改善情况、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下降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新活素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率(HR)、射血分数(EF)、hs-CRP、血浆白细胞(WBC)改善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活素组HR,EF,hs-CRP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P<0.05);新活素组低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无肾功能损害;新活素组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出院30 d再住院率。结论:小剂量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刘志苹
关键词:新活素难治性心力衰竭高敏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对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对重症监护病房(ICU)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以及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APPACHEⅡ评分)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住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104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是否休克分为2组:脓毒性休克组(51例)和严重脓毒症组(53例)。2组患者在入住ICU后收集性别、年龄、既往史,急查血常规、即刻血糖、血气分析、肝肾功能,细菌培养,AP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入科24 h内抽血化验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观察2组患者PCT、CRP、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差异,脓毒症患者PCT、CRP与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PCT、CRP、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对不同程度脓毒症的诊断价值。结果脓毒性休克组严重脓毒症PCT[(24.3±5.7)ng/ml和(4.2±2.6)ng/ml,P<0.01]、CRP[(97.1±10.8)mg/L和(64.2±11.3)mg/L,P<0.05)]、APACHEⅡ评分[(20.9±7.1)分和(16.3±5.7)分,P<0.01]、SOFA评分[(10.6±4.1)分和(5.4±3.0)分,P<0.05)]与严重服毒症组比较,脓毒性休克组各指标均明显升高。PCT、CRP与SOFA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CT:r=0.531,P<0.01。CRP:r=0.426,P<0.01),而二者与APACHEⅡ评分均无相关性(PCT:r=0.032,P>0.05;CRP:r=0.05,P>0.05)。PCT对评价脓毒症严重程度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明显大于CRP的AUC[0.787(95%可信区间0.679,0.894);0.671(95%可信区间0.546,0.796)]及APACHEⅡ评分的AUC[0.787(95%可信区间0.679,0.894);0.687(95%可信区间0.562,0.812)]。PCT对脓毒症严重程度评估的敏感度及特异性均高(截断值在0.795 ng/ml时,敏感度88.6%,特异度63.9%)。CRP的敏感度高但特异性低(截断值为35.00 mg/L时,敏感度88.6%,特异性41.7%)。SOFA评分的特异性高但敏感度低(截断值在9.00分时,敏感度65.7%,特异性91.7%)。APACHEⅡ评分敏感度高及特异性比PCT低(截断值
杨勇才刘志苹
关键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质脓毒症
冠心病并存血糖异常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并存血糖异常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6年6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为冠心病的13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两组:血糖异常组64例,血糖正常组72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资料在年龄、性别、吸烟史、体重指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心肌梗死发生率和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方面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糖异常组高血压、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载脂蛋白B均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血糖异常组冠状动脉病变的狭窄程度重,中度、重度狭窄、多支病变和弥漫性病变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冠心病伴血糖异常的患者多同时伴有冠心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其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病变程度严重,多支病变和弥漫性病变增多。
刘志苹贾永平吕吉元范春雨高宇平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术冠心病血糖异常
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的方法探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通过观察核因子-κB(NF-κB)活性与冠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探讨流式细胞术快速、定量检测NF-κB的实验方法。方法将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组,同时设立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的活性变化。结果AMI组和UA组患者NF-κB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A组患者NF-κB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式细胞术可快速、灵敏、特异地定量检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NF-κB活性变化。
郭晓红贾永平姚海东刘志苹
关键词:核因子-ΚB流式细胞术冠心病
我院重症医学科病原菌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感染性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现日趋严重。我国是耐药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各种多重耐药菌流行率高[1]。国内外文献报道重症医学科(ICU)院内感染率显著高于普通病房,ICU病原菌耐药率同样明显高于非ICU病房病原菌的耐药水平[2]。本研究调查我院ICU的病原菌群分布及耐药现状,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细菌学依据。现报告如下。
刘志苹
关键词:院内感染率流行率普通病房耐药水平ICU病房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核因子-kappaB活性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观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kappaB(NF-κB)在不同病变程度的冠心病及其病程中不同时间段的表达变化,探讨NF-κB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选择符合冠心病纳入标准的病例90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刘志苹
关键词: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NF-ΚB活性
文献传递
24h动态血压监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2~3级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 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评价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2~3级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方法 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左旋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联合降压治疗,其中117例完成实验。治疗期间每周测肱动脉血压1次。同时在服药前及服药8周后进行ABPM监测,分别记录24 h平均血压、白天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杓形血压百分比、晨峰血压百分比,并进行比较。结果口服左旋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联合降压治疗过程中,患者肱动脉血压平稳下降,降压治疗8周后,24 h平均血压、白天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负荷明显改善(P<0.01),杓形血压所占比例增高(P<0.05),晨峰高血压所占比例明显降低(P<0.01)。结论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2~3级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显著,可以平稳降压、恢复血压的昼夜节律,有效控制晨峰高血压,而且不良反应少,为理想的联合降压方案之一。
刘志苹张年萍
关键词:左旋氨氯地平贝那普利高血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