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祯

作品数:51 被引量:114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会议论文
  • 22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多发伤
  • 10篇伤患者
  • 10篇创伤
  • 9篇多发伤患者
  • 9篇骨折
  • 8篇休克
  • 7篇创伤性
  • 6篇预后
  • 6篇迟发
  • 5篇创伤性休克
  • 4篇血清
  • 4篇血压
  • 4篇血压维持
  • 4篇皂苷
  • 4篇通气
  • 4篇七叶
  • 4篇七叶皂苷
  • 4篇七叶皂苷钠
  • 4篇颞骨
  • 4篇颞骨骨折

机构

  • 48篇江苏大学附属...
  • 5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苏州大学
  • 1篇临沂市中医医...

作者

  • 51篇刘志祯
  • 24篇梁亚鹏
  • 22篇尹其翔
  • 20篇周峰
  • 20篇蔡华忠
  • 13篇苗振军
  • 7篇魏法星
  • 4篇宋超
  • 3篇朱孝中
  • 3篇陶美满
  • 3篇钱永跃
  • 3篇张浩
  • 2篇李大鹏
  • 1篇宋迎春
  • 1篇殷晓娟
  • 1篇尹江宁
  • 1篇任国庆
  • 1篇陈涛
  • 1篇刘青
  • 1篇周峰

传媒

  • 4篇临床急诊杂志
  • 4篇中华医学会急...
  • 3篇中华医学会急...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创伤与急诊电...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19
  • 11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8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5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创伤性ARDS的临床观察
目的 总结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策略治疗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经验,指导今后的诊治工作.方法 对2010年8月至2014年5月我科...
尹其翔梁亚鹏刘志祯
多发伤患者院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 分析346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研究影响多发伤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10-12 ~2017-06我院收治的346例多发伤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多发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346例多发伤患者,分成死亡组(n =76例)和存活组(n=270例),其中年龄、主要致伤部位、损伤严重程度(ISS)评分、入院前时间、合并休克、并发感染及是否急诊手术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致伤原因及损伤部位数目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休克、ISS评分、入院前时间及主要致伤部位是影响多发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多发伤的救治过程中,争取在“黄金一小时”的抢救时间窗内,缩短入院前时间,实施积极有效的液体复苏和损伤控制性手术等措施,重视主要致伤部位的救治和患者ISS评分,可以更好地改善多发伤患者的预后.
苗振军蔡华忠魏法星周峰刘志祯
关键词:多发伤预后
多发伤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影响多发伤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1年12月-2017年6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99例多发伤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有无基础疾病、损伤部位数目、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入院24h内血红蛋白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水平、入院24h内是否合并休克、入院3d后是否合并感染、是否实施损害控制手术、住院时间及预后结局等。根据MODS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MODS组(94例)和非MODS组(205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多发伤患者并发MODS的危险因素。对筛选出来的危险因素进一步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损伤部位数目、ISS、入院24h内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APTT、D-二聚体水平、入院24h内是否合并休克、入院3d后是否合并感染、是否实施损害控制手术及预后结局等10个指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年龄、有无基础疾病、入院24h内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住院时间等6个指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SS、入院24h内D-二聚体水平、入院24h内是否合并休克及入院3d后是否合并感染等4个指标与多发伤患者并发MODS显著相关(P<0.05)(OR分别为1.048,3.913,27.715和1.015)。ISS预测多发伤并发MODS的ROC曲线下面积Az=0.726(95%C10.667-0.784);D-二聚体ROC曲线下面积Az=0.638(95%CI0.571~0.706)。结论影响多发伤患者并发MODS的独立危险因素为ISS、入院24h内D-二聚体水平、入院24h内是否合并休克及入院3d后是否合并感染。在多发伤的救治过程中,应该重视患者损伤严重程度和凝血功能的评估,积极复苏纠正休克、预防和控制感染,可以减少和预防多发伤患者
苗振军刘志祯周峰魏法星蔡华忠吕汪洄
关键词:多处创伤多器官功能衰竭D-二聚体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在肋骨骨折致迟发性血胸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在胸部外伤多发肋骨骨折致迟发性血胸患者中应用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肋骨骨折迟发性血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胸腔引流管行胸腔引流,观察两组患者...
周峰刘志祯蔡华忠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多发肋骨骨折皮下气肿住院时间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在肋骨骨折致迟发性血胸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在胸部外伤多发肋骨骨折致迟发性血胸患者中应用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肋骨骨折迟发性血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胸腔引流管行胸腔引流,观察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程度(NRS疼痛数字评分法)、堵管例数、皮下气肿例数及引流管口感染例数。结果实验组拔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和疼痛评分和引流口感染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堵管发生率和皮下气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多发肋骨骨折所致的迟发性血胸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疼痛,值得临床借鉴。
周峰刘志祯蔡华忠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肋骨骨折迟发性血胸
创伤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临界血压维持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利用大鼠非控制性出血休克模型探讨创伤性休克早期不同复苏血压对休克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 Sprague-Dawley(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颈动脉放血+断尾法复制非控制性出血休克模型,观察不同压力复苏对休克复苏效果的影响,观察指标包括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红细胞压积、血pH、大鼠存活率及肺组织形态学。结果采用高压复苏(80 mmHg,1 mmHg=0.133 kPa)的动物血红细胞压积低,血流动力学指标差,血pH、TNF-α低,肺组织细胞充血水肿,存活率下降,而采用低于60 mmHg的血压复苏,动物存活率升高,血液稀释轻,血流动力学、血pH、TNF-α升高,肺组织形态学指标明显优于高压复苏组,但维持时间超过60 min也不利于休克复苏。结论对创伤性休克,院前急救采用高压复苏会增加血液丢失,影响后期复苏效果;适当低压复苏(50~60 mmHg)有利于保持动物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后期复苏效果,提高存活率,但太低的输注压力及维持时间超过60 min因影响组织灌流也不利于休克复苏。
刘志祯陶美满朱孝中尹其翔
关键词:限制性液体复苏
损伤控制理念在重症高处坠落伤急诊救治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高处坠落伤的临床特点及损伤控制理念在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方法:对2007年2月-2009年6月应用损伤控制外科(DCS)急诊救治的32例重症高处坠落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32例重症高处坠落伤立即给予液体复苏,急诊手术止血和控制污染,然后置EICU行重症监护治疗,待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后分期进行确定性手术和后续治疗。结果:复苏期患者血pH、体温、PT值与一般高处坠落伤患者相比,在第1天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在第2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乳酸均显著高于一般高处坠落伤患者(P<0.05);本组23例治愈出院,死亡9例(脑疝3例,MOF6例),抢救成功率为72%。结论:重症高处坠落伤伤情复杂,病死率高,主动实施损伤控制策略开展救治是当前急诊救治较好的模式。
刘志祯梁亚鹏尹其翔
关键词:高处坠落伤手术
甲泼尼龙早期冲击治疗急性脊髓损伤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总结急性脊髓损伤(ASCI)早期甲泼尼龙(MP)冲击治疗的经验,指导今后的诊治工作。方法:对2009年3月-2010年3月我科诊治的36例ASC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14例未接受MP冲击治疗,为对照组。B、C两组均接受MP冲击治疗,为治疗组。其中B组20例,伤后就诊时间<3h;C组16例,伤后就诊时间为3~8h。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美国第2次急性脊髓损伤研究(NASCISⅡ)推荐甲泼尼龙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MP冲击治疗。同时积极行手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抗炎、止血、脱水、机械通气、预防应激性溃疡及营养支持等治疗。治疗后2周、1年分别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损伤分级评分标准、日本骨科学会(JOA)脊髓功能评分标准及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结果:治疗前三组间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1年随访,治疗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治疗后各时间点B组评分均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ASCI患者,早期诊断,早期干预,预防各种并发症,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尹其翔刘志祯梁亚鹏
关键词:急性脊髓损伤早期干预甲泼尼龙
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致骨折伤情特点及分析
尹其翔刘志祯梁亚鹏
文献传递
创伤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临界血压维持的实验研究
目的利用大鼠非控制性出血休克模型探讨创伤性休克早期不同复苏血压对休克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 Sprague-Dawley(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颈动脉放血+断尾法复制非控制性出血休克模型,观察不同压力...
刘志祯陶美满朱孝中尹其翔
关键词:限制性液体复苏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