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
- 作品数:59 被引量:225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 大范围严重雾霾现象的成因分析与对策建议被引量:15
- 2014年
- 大面积雾霾现象的主要成因并非单一来源的污染。其主要成因有: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了环境可以消纳的阈值,其根源在于环境排放标准严重偏低;长期积累形成的生态环境系统自净功能丧失,导致大气污染物无法消纳。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是治理雾霾的基础。调整能源消费与供给结构,提高环境排放标准,保护生态环境系统是治理雾霾的关键。
- 刘强李平
- 关键词:雾霾环境标准经济结构能源转换生态环境
- 石油供应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关系分析——石油供应是否为中国汽车普及的制约因素?被引量:3
- 2003年
- 新中国的汽车和石油工业都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在计划经济时期,这两个行业都属于“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受到国家计划的照顾和控制。从产业链角度讲,石油工业处于上游,石油供应能力影响着汽车产业的发展规模。
- 刘强
- 关键词:石油供应汽车工业石油需求量贸易盈余经济安全
- “碳中和”情景下能源转型的选择与路径被引量:12
- 2021年
-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中国要实现2030年之前“碳达峰”和2060年之前“碳中和”的目标,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时代赋予能源界的重要使命。本文首先梳理了中国能源结构现状以及实现“碳中和”的难点,并对实现“碳中和”的技术路线与路径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开发的中国能源系统模型(CEMS),把各种技术路径和其发展情景纳入总体能源系统,模拟了三种技术路径情景。结果表明,只有高能效、高可再生、绿色甲醇、终端煤炭替代相结合的转型路径,才可以实现2060年之前“碳中和”的目标。最后,本文就如何实现“碳中和”提出了政策建议,包括大力发展“碳中和”技术体系、煤炭替代、实现非碳能源的商业化应用等措施。
- 刘强王恰洪倩倩
- 关键词:能源转型中国能源碳循环
- 日俄战争时期日本对华外交政策浅析——以战区损害交涉为例
- 日俄战争时期,日本违反国际法对交战国和中立国权利与义务的规定,违背战争初期日本对中国的外交承诺,在中国东北交战地区和中立地区,大肆侵夺中国官民财产,侵害中国官民生命,侵占中国国家权利,给中国人民造成严重的损害。 在同中...
- 刘强
- 关键词:对华外交政策赔偿义务
- 开发区与企业创新——基于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的数据被引量:13
- 2020年
- 本文基于开发区设立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模型(PSMDID)评估该外生事件对企业创新的因果影响,同时利用多重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其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开发区设立后园区内企业的创新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具体地,开发区设立主要通过政策激励渠道提高园区内企业创新意愿与水平,但通过风险承担渠道会部分削弱开发区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国家级开发区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用大于省级,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有增量的促进效应;相较于经开区,高新区设立对企业创新影响更强,但随着高新技术产业优惠政策的全国趋同,高新区设立对企业创新的增量影响逐渐减弱;主导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开发区对企业创新更具优势、促进作用更强;开发区设立显著提高了行业集中度较高企业的创新水平。本文结论将有助于深化对各级开发区设立的经济效果和微观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理解,并为各地政府通过优化开发区发展模式进一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 晏国菀刘强陈红冰
- 关键词:开发区
- 中国节能降耗形势发展报告
- <正>(2008.6)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能源资源与环境恶化已经成为最大的硬约束。反思工业化道路,重新认识能源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以最小成本实现能源资源的有效配置,以最小污染和能源资源的最...
- 杨敏英闫林刘强
- 浅论清末光绪朝宫廷外交的空间变迁
- 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不得不接受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现实。之后除了1861年设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与东西方列强接触外,清政府还逐渐开始实施宫廷外交,以达到与东西方列强进一步增进沟通的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
- 刘强
- 关键词:光绪朝
- 当前我国降耗减排的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10年实现单位 GDP 能源消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从当前的执行情况看,实现这一目标困难重重。这需要我们充分认识降耗减排的现状,分析原因,及时采取切实可行...
- 李军杨敏英蒋金荷刘强
- 关键词: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可再生能源
- 文献传递
- 一带一路:合作之考
- 2020年
- 中国提倡“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目标不仅仅在于获取能源资源,也包括能源来源多样化、运输路径多样化、工业发展、价值链升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政策协调、金融合作、可持续发展和区域治理等重要议题。
- 刘强
- 关键词:价值链升级能源资源可持续发展运输路径一带一路
- 中国节能降耗形势发展报告
- 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能源资源与环境恶化已经成为最大的硬约束。反思工业化道路,重新认识能源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以最小成本实现能源资源的有效配置,以最小污染和能源资源的最小消耗获取最大效益,实...
- 杨敏英闫林刘强
- 关键词:能源资源节能降耗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