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光
- 作品数:65 被引量:129H指数:6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头颈部癌放疗后甲状腺功能损伤的研究(英文)
- 2004年
- ①目的 研究头颈部癌放疗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②方法 对 96例放射治疗头颈部癌病人的甲状腺功能进行了检测。③结果 放疗波及全部甲状腺者放疗后血清总T3 (TT3 )、总T4(TT4)、反T3 (rT3 )值较放疗前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 (F =4 .92~ 5 .2 3,q =4 .81~ 5 .1 2 ,P <0 .0 5 ) ,且 2年内有 3例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 (其中 1例为一过性 )。放疗仅波及部分甲状腺者 ,放疗后甲状腺功能无明显改变。④结论 对于头颈部肿瘤病人在行放疗时 ,应尽可能地保护甲状腺组织 。
- 于洪升宋爱琴刘希光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3-siRNA对肺癌细胞A549侵袭性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
- :探讨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3,FGFR3)基因沉默对人类肺腺癌A549细胞侵袭能力及其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oproteinases9,MMP9)...
- 李玉花刘希光张红军姜韬肖文静赵淑芬于晓芸
- 关键词:基因沉默A549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
- 照射时间延长对肺癌转移相关基因影响的研究
- 2008年
- 目的模拟IMRT照射模式,观察照射时间延长对小鼠LEWIS肺癌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E-cadherin(E-钙黏附素)表达的影响。方法荷lewis肺癌C57BL/6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成4组:假照组,常规照射组(A组),IMRT模拟组(B1组、B2组),照射后取出肿瘤,测细胞转移相关基因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E-cadherin(E-钙黏附素)。结果MMP-9及E-cadherin的测定结果各组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MMP-9及E-cadherin测定结果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照射组与假照组比较,MMP-9均降低,E-cadherin均增高,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一定的范围内,照射时间延长可影响导致MMP-9降低,E-cadherin升高。
- 张业玲邱文生刘希光岳麓
- 关键词:LEWIS肺癌肺癌转移相关基因照射时间
- 放射线联合TRAIL对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及其联合放射线对Lewis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TRAIL对Lewis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TRAIL、X射线及两者联合对Le...
- 王玉坤刘希光张红军宋浩张丽丽李伟梁晔
- 99Tcm-octreotide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靶区勾画的意义
- 刘希光
- 周围型小肺癌毛刺病理学检查对靶区勾画的意义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通过病理大切片技术,探讨周围型小肺癌毛刺良、恶性特征对三维适形放疗靶区勾画的意义。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富有毛刺的周围型小肺癌术后标本8例,制作成病理大切片,统计长、短毛刺的良恶性,以毛刺长度5mm为界分为长或短毛刺。结果长毛刺39根,恶性7根;短毛刺91根,恶性82根,毛刺的长短与良恶性有关(χ2=65.84,P<0.01)。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勾画靶区时应把长小于5mm的毛刺包括在靶区以内。
- 李明君刘希光陆海军牟坤王凯
- 关键词:毛刺征靶区勾画
- 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2例报告与文献复习被引量:1
- 1999年
- 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极为少见,本文报道我院收治的2例脑原发恶性淋巴瘤,并复习文献对此病的发生、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临床资料例1,男性,58岁,1991年初起无明显诱因而头痛,行走不便。1994年3月不慎跌倒后,右侧肢体轻瘫伴恶心、呕吐。住院检...
- 于洪升刘希光
- 关键词:脑肿瘤淋巴肉瘤病例报告
- 同期推量放射和全脑照射+三维适形放射序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及影响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研究同期推量放射和全脑照射+三维适形放射序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影响预后的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行同期推量放射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76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全脑照射+三维适形放射序贯治疗患者76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为72.4%(55/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7%(34/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64.5%、31.6%、11.8%,均高于对照组的34.2%、19.7%、5.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显示,肿瘤体积、原发病灶和转移情况、放疗方法是影响预后的因素(P<0.05)。结论同期推量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能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肿瘤体积、原发病灶和转移情况、放疗方法是影响预后的因素。
- 刘刚张秀亮张亚男刘金艳刘希光
- 关键词:脑转移瘤疗效预后
-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肿瘤化疗病人骨髓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0年
- 1目的 探讨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因化疗所致骨髓功能抑制的恶性肿瘤病人骨髓造血功能重建的临床意义。 2方法 从健康人脐血中纯化制备造血干细胞 ,每例病人每天静脉输注 2× 10 9个造血干细胞 ,连续5 d.以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进行疗效评价。 3结果 治疗前白细胞计数为 (2 .78± 1.72 )× 10 9/ L,治疗后第 7天为(4.5 5± 1.0 1)× 10 9/ 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F=18.5 0 ,q=6 .95 ,P<0 .0 1) ;治疗前血红蛋白含量为 (12 1.5 6±11.2 7) g/ L,治疗后第 14天为 (130 .72± 12 .5 8) g/ 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F=14.0 2 ,q=4.90 ,P<0 .0 1) ,且治疗后第 2 1天比治疗后第 7天增高 (F=14.0 2 ,q=6 .2 6 ,P<0 .0 1) ;治疗前血小板计数为 (192 .38±18.2 1)× 10 9/ L,治疗后第 2 1天为 (2 0 1.5 7± 17.86 )× 10 9/ 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F=9.0 1,q=3.99,P<0 .0 1)。 4结论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重建或改善骨髓造血功能有一定疗效。提升白细胞速度较血红蛋白及血小板为快。
- 安永恒周仁祥张国俊蔡德华于洪升刘希光
- 关键词:肿瘤药物疗法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功能
- ^(18)F-FDG PET/CT诊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阴性预测值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阴性预测值的影响因素,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肺叶切除+系统性淋巴结清扫且术前分期为Ⅰ期的NSCLC病人171例。病人术前均行^(18)F-FDG PET/CT显像检查,纵隔内淋巴结未见异常放射性浓聚。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将淋巴结转移病人31例归为A组,淋巴结未转移病人140例归为B组,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A组病人女性所占比例更大(χ~2=4.401,P<0.05),吸烟史较B组短(t=15.924,P<0.05),^(18)F-FDG PET/CT显像原发病灶最大标准吸收值(SUVmax)、原发灶放射摄取体积(MTV)明显高于B组(t=3.616、3.630,P<0.05),术后病理检查增殖抗原Ki67明显高于B组(t=2.465,P<0.05),肿瘤原发病灶直径明显较B组大(t=3.112,P<0.05),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高表达者比例明显高于B组(χ~2=30.11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原发病灶MTV为术后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危险因素。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显示NSCLC纵隔淋巴结未见转移,应结合病人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对于高度怀疑纵隔淋巴结转移病人建议必要时行纵隔淋巴结活检。
- 陈志英薛波李丹霞刘希光
- 关键词:纵隔淋巴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