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娟
-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建筑科学更多>>
- 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微观特性的实验研究
-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优越性使得近年来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国内外得到迅速发展,为燃煤发电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出路。但是,目前我国运行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中飞灰含碳量普遍高于设计值,己经成为制约其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
- 刘娟娟
-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颗粒分形维数
- 循环流化床锅炉中飞灰颗粒孔隙结构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实验研究借助氮吸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全面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中飞灰颗粒的孔隙结构、吸附/脱附等温线、迟滞回线和孔分布等方面的特点和特性。飞灰的筛分实验和含碳量测定中,得到了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的含碳量在粒径45~25μm之间出现峰值。氮吸附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粒径段飞灰的吸附等温线近似为第Ⅱ类;飞灰的孔分布很宽,最可几孔径在4 nm左右,其中中孔所占比例最大,基本均达到60%以上,但未发现微孔的存在;中孔和大孔孔型主要为锥形孔、平行板狭缝孔和墨水瓶状孔。
- 金燕刘娟娟乔晓磊冯翠英
-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氮吸附孔隙结构
- 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微观特性的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从微观角度入手,通过氮吸附仪、压汞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了某循环流化床锅炉中不同粒径段飞灰颗粒的微观特性。结果表明:飞灰的含碳量与其粒径之间具有峰值特征;不同粒径段飞灰的吸附等温线均近似为第Ⅱ类;孔类型主要为锥形孔、平行板狭缝孔和墨水瓶状孔;孔径分布很宽,但未发现2 nm以下的孔;飞灰的孔径分布从几纳米至几万纳米,最可几孔径均在100 nm以下;飞灰的比孔容积主要由孔径大于100 nm,尤其是孔径大于1 000 nm的孔构成,而比表面积则由孔径小于100 nm的孔组成。
- 刘娟娟乔晓磊冯翠英金燕栗少卿
- 关键词:飞灰孔隙结构压汞扫描电子显微镜
- 粉土的触变性室内试验研究
-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世界各地建筑物不断地超越原有的建筑模式,地基的可靠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工程实际中土体的触变性可能导致地基土体强度降低,造成失稳滑坡、工后沉降等工程灾害。为减少这些工程地质灾害,人们对于土的触变性...
- 刘娟娟
- 关键词:粉土无侧限抗压强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