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娥
- 作品数:6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 漠斑牙鲆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与生长特性被引量:4
- 2008年
- 2006年12月至2007年2月,在漳州市东山县华涛水产综合养殖场,采用生态学方法对人工培育的漠斑牙鲆仔、稚、幼鱼的摄食习性与生长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水温为18.1~23℃时,仔鱼在孵出第6天开口摄食,开口饵料为褶皱臂尾轮虫(Bruchionus plicatilis),以后随着鱼体的生长,开始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对288尾仔、稚、幼鱼观察结果表明,其摄食率达83.0%,消化道饱满系数波动在0.9%~6.6%之间,日摄食指数在6.8%~29.6%;摄食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一昼夜中仔鱼出现两个摄食高峰,分别出现在12:00和翌日08:00,稚鱼摄食高峰出现在10:00~14:00,幼鱼摄食高峰出现在12:00,但12:00~20:00均保持较高的摄食水平.仔、稚鱼夜间基本不摄食,幼鱼夜间有少量摄食.摄食量(Y)与体重(W)的关系式为Y=0.0307w+0.0505,全长(LT)与日龄(D)的关系式为LT=2.6661e^0.0433D,体重(W)与日龄(D)的关系式为W=0.065e^0.169 3D,全长(LT)与体重(W)的回归方程为W=0.0018LT^3.6894.
- 秦志清林越赳张雅芝刘冬娥黄瑞芳何伟湃
- 关键词:漠斑牙鲆仔鱼稚鱼幼鱼摄食
- 漠斑牙鲆仔、稚、幼鱼的形态发育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2006年12月至2007年2月,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华涛水产综合养殖场,对漠斑牙鲆(Paralichthys lethostigma)仔、稚、幼鱼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描述.初孵仔鱼平均全长2.73±0.211mm.在培育水温18.1—23.0℃和盐度为33—34条件下,初孵仔鱼至孵化后7日龄为前期仔鱼,6日龄仔鱼开口;孵化后8日龄至30日龄为后期仔鱼;孵化后31日龄至45日龄为稚鱼期;孵化后46日龄进入幼鱼期.冠状幼鳍的消长、右眼的移位以及体色的左右不对称是漠斑牙鲆早期发育过程中最明显的外部形态变化.
- 秦志清林越赳张雅芝刘冬娥黄瑞芳何伟湃
- 关键词:漠斑牙鲆早期发育仔鱼稚鱼幼鱼
- 温度和盐度对斜带石斑鱼幼鱼生长与存活的影响被引量:36
- 2009年
- 研究了水温及盐度渐变和突变条件下斜带石斑鱼幼鱼的生长和存活情况.结果表明:1)斜带石斑鱼幼鱼在温度15—32℃的海水中均能存活和生长,最适温度范围为22~28℃.在突变条件下,斜带石斑鱼幼鱼在温度为14—32℃范围内48h的存活率均在92.5%以上,其中17~29℃的存活率为100%;在渐变条件下,温度为12—32℃范围内幼鱼存活率可达80%-95%.2)斜带石斑鱼幼鱼的盐度适宜范围是9~39.在突变条件下,斜带石斑鱼幼鱼在盐度为4—39范围内48h的存活率均在95%以上,盐度为0时不能存活;在渐变条件下,盐度为4~39范围内幼鱼存活率可达91%-1130%,其中盐度为14-39范围内幼鱼的存活率均在98%以上.
- 张雅芝刘冬娥方琼珊王涵生秦志清
- 关键词:斜带石斑鱼幼鱼温度盐度存活率
- 斜带石斑鱼仔、稚、幼鱼的形态发育研究被引量:22
- 2008年
- 2005年10-12月,在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水产试验场,对人工培育的斜带石斑鱼仔、稚、幼鱼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描述.根据卵黄囊、鳍膜、鳞片以及背鳍长棘和腹鳍长棘的变化,将斜带石斑鱼的胚后发育划分为仔鱼期、稚鱼期和幼鱼期3个时期.初孵仔鱼平均全长1.6mm(1.60-1.78mm).在培育水温为21.0—28.5℃,盐度为24.8—28.3条件下,初孵仔鱼至孵化后5日龄为前期仔鱼,3日龄仔鱼开口;孵化后6日龄至31日龄为后期仔鱼;孵化后32日龄至68日龄为稚鱼期;孵化后69日龄进入幼鱼期.背鳍第二鳍棘和腹鳍鳍棘的长出与收缩是斜带石斑鱼前期发育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此外,本文探讨了斜带石斑鱼与青石斑鱼、点带石斑鱼和赤点石斑鱼仔、稚、幼鱼期发育的异同.
- 刘冬娥张雅芝方琼珊王涵生关灼鹏
- 关键词:斜带石斑鱼形态发育仔鱼稚鱼幼鱼
- 斜带石斑鱼早期发育阶段的生物学研究
- 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2005年10~12月以及2006年4月,在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水产试验场,对人工培育的斜带石斑鱼仔、稚、幼鱼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描述。根据卵黄囊、鳍膜、鳞片以及背鳍长棘和腹鳍长...
- 刘冬娥
- 关键词:斜带石斑鱼幼鱼生长孵化
- 文献传递
- 斜带石斑鱼仔、稚鱼的摄食与生长特性被引量:11
- 2007年
- 据2005年10-12月,在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海水育苗试验场的试验数据,采用生态学方法对人工培育的斜带石斑鱼仔、稚鱼的摄食习性与生长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6.5-28.5℃时,仔鱼在孵出第4天开口摄食,开口饵料为牡蛎受精卵和担轮幼虫.以后随着鱼体的生长,依次投喂臂尾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桡足类、鱼糜.对422尾仔、稚鱼观察结果表明,其摄食率达95.1%,消化道饱满系数波动在0.96%-34.15%之间,日摄食指数在45.83%-82.08%之间,其摄食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仔鱼摄食高峰出现在11:00和15:00,稚鱼摄食高峰出现在13:00和17:00,仔、稚鱼夜间基本不摄食.对较大个体的饵料生物有明显的选择性.摄食量(y)与体重(W)的关系式为y=0.017W+0.198,全长(LT)与日龄(D)的关系式为LT=2.229e0.038D,体重(W)与日龄(D)的关系式为W=0.063e0.130D,全长(LT)与体重(W)的回归方程为W=0.0047LT3.319.
- 刘冬娥张雅芝王涵生
- 关键词:斜带石斑鱼仔鱼稚鱼摄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