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2篇胰腺
  • 2篇肿瘤
  • 2篇细胞学
  • 2篇细针
  • 2篇细针穿刺
  • 2篇内镜
  • 2篇内镜引导
  • 2篇超声
  • 2篇超声内镜
  • 2篇超声内镜引导
  • 2篇穿刺
  • 1篇胰腺病
  • 1篇胰腺病变
  • 1篇胰腺疾病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胃肠淋...
  • 1篇人源
  • 1篇受体
  • 1篇腔内

机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郁柳
  • 4篇孙蕴伟
  • 4篇刘倩倩
  • 4篇陈柯
  • 3篇徐莹
  • 3篇王舒蓓
  • 1篇王海郦
  • 1篇叶廷军
  • 1篇叶延军
  • 1篇朱勇梅
  • 1篇诸琦
  • 1篇蒋晓华

传媒

  • 4篇中华消化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肿瘤坏死因子-α活化的人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结肠癌细胞HT29生长及侵袭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TNF-α活化的人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结肠癌细胞株HT29生长、转移的影响。方法制备、收集MSC条件培养液(CM)及TNF-α活化的MSC(T-MSC)条件培养液(TCM)。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在α-最低基础培养液(α—MEM)、cM、TCM中培养2、4、6d的HT29细胞增殖率。制备下层不接种细胞、接种MSC或接种T—MSC,上层均含有HT29细胞的双层软琼脂糖共培养体系,表面加入α—MEM后培养30d,检测单细胞肿瘤集落形成能力。利用悬滴法制备的HT29肿瘤球进行3D基质胶侵袭实验,检测α—MEM、CM、TCM中HT29细胞的侵袭能力。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在α—MEM、CM、TCM中培养的HT29细胞中上皮钙黏素mRNA表达变化。两组数据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多组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培养4~6d后,CM或TCM组HT29细胞增殖率显著高于α-MEM组(第4、6天各组吸光度值分别为0.57±0.06、0.51±0.02、0.22±0.01和0.45±0.01、0.73±0.04、0.15±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CM=8.090、21.140,tTCM=21.190、17.950;P均〈0.05)。软琼脂糖实验培养后30d,T—MSC共培养的HT29单细胞集落数目明显多于其他两组。3D侵袭实验中TCM刺激后HT29向周围侵袭能力强于α—MEM组[侵袭率分别为(82±2)%和(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8,P〈0.05)。TCM刺激后HT29细胞中膜上皮钙黏素mRNA水平较α—MEM组显著下降(0.32±0.02比1.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90,P〈0.05)。结论TNF-α活化的人源MSC可促进结肠癌细胞生长及侵袭。
陈柯刘倩倩郁柳蒋晓华孙蕴伟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结肠肿瘤细胞系肿瘤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结合巴氏细胞学分级诊断胰腺实性病变的价值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在缺少快速现场评估(ROSE)的条件下,分析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EUS-FNA)结合新的巴氏细胞学分级对胰腺实性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1年2月至2014年10月因胰腺实性病灶行EUS-FNA并得出细胞学诊断的225例患者。依据病理、影像学检查和随访结果确诊,计算EUS-FNA结合巴氏细胞学分级鉴别胰腺实性病灶是否为肿瘤性疾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25例胰腺实性病灶患者中,96例(42.7%)为不确定的细胞学诊断结果,其中无法诊断占17.3%(39/225),非典型病变占8.0%(18/225),可疑恶性肿瘤占17.3%(39/225);129例(57.3%)为确定的细胞学诊断结果,其中良性病变占15.1%(34/225),肿瘤性病变(良性或其他性质)占14.7%(33/225),恶性肿瘤占27.6%(62/225)。当非典型病变的细胞学结果分别被纳入非肿瘤性病变和肿瘤性病变时,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7.3%、91.7%、88.2%和94.7%、72.2%、90.3%。血清CA125≥14 kU/L(OR=7.13,95%CI 2.02~25.22,P=0.002)和胆道疾病史(OR=3.85,95%CI 1.22~12.51,P=0.022)是肿瘤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尽管有较高比例的细胞学诊断为不确定结果,但是EUS-FNA结合巴氏细胞学分级标准仍有较高的诊断价值。CA125≥14 kU/L和胆道疾病史可能帮助胰腺肿瘤性病变的诊断。
叶乔陈柯刘倩倩郁柳王舒蓓徐莹叶延军孙蕴伟
关键词:细胞学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胰腺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术(EUS-FNA)细胞学检查对于胰腺占位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间117例因胰腺病变行EUS-FNA细胞学检查的患者的病史资料,最终确诊依据参照病理及随访结果.统计学分析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Pearson及CMH卡方检验.结果 经病理检查及随访明确的良恶性病变共95例,其中良性47例,恶性48例.EUS-FNA对于胰腺恶性占位病变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0.00%、70.83%、89.36%.67例患者经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其中胰腺实性肿瘤46例,胰腺囊肿15例,其他疾病(如胰腺炎)6例.EUS-FNA细胞学检查对于实性肿瘤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0.60%、71.74%、100.00%,对于胰腺囊肿的诊断价值偏低,其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3.13%、53.33%、78.85%.结论 EUS-FNA细胞学检查能有效鉴别胰腺良恶性病变,对于胰腺实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更高.
陈柯王海郦徐莹王舒蓓郁柳刘倩倩叶廷军诸琦孙蕴伟
关键词:胰腺疾病腔内超声检查细胞学
超声内镜联合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检测对原发性胃肠淋巴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联合免疫球蛋白(Ig)/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检测对原发性胃肠淋巴瘤(PGIL)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2日至2014年5月23日24例因内镜下疑似PGIL(常规活组织检查阴性且尚未治疗)患者,进一步行超声内镜检查明确诊断。全部患者在超声内镜引导下深挖取活组织检查或行细针穿刺术,获取的组织标本进行Ig/TCR基因重排检测。以活组织、手术病理诊断或随访结果为金标准,探讨超声内镜联合Ig/TCR基因重排检测对PGIL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等。结果24例患者中,19例最终确诊为PGIL,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其中13例发现单克隆性基因重排;其余5例为非淋巴瘤病变[胃炎性病变3例、BorrmannⅣ型胃癌(皮革胃)1例、黑色素瘤1例],均未发现单克隆性基因重排。确诊为PGIL的病例中14例为B细胞NHL,包括8例MALT淋巴瘤和6例弥漫性大B细胞型淋巴瘤,其中11例发现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免疫球蛋白κ轻链(IgK)基因重排。T细胞型NHL共5例,其中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NK/T细胞淋巴瘤各1例,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3例,发现TCR基因重排2例。因NK/T细胞淋巴瘤理论上无基因重排,故未列入统计,超声内镜联合Ig/TCR基因重排检测对PGIL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72.2%、100.0%、100.0%、50.0%、78.3%。结论超声内镜引导下深取活组织检查及细针穿刺获取组织标本,检测克隆性基因重排对PGIL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提高了淋巴瘤诊断的客观性与准确性。
郁柳徐莹陈柯刘倩倩王舒蓓朱勇梅孙蕴伟
关键词:胃肠肿瘤淋巴瘤基因重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