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亮

作品数:14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营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足
  • 4篇手足口
  • 4篇手足口病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2篇疫情
  • 2篇疫情分析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 2篇梅毒
  • 2篇传染
  • 2篇传染病
  • 1篇心病
  • 1篇心可舒
  • 1篇心可舒片
  • 1篇心力衰竭
  • 1篇血瘀
  • 1篇血瘀证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预警
  • 1篇预警系统

机构

  • 14篇营口市疾病预...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作者

  • 14篇刘亮
  • 5篇刘明
  • 3篇魏艳娇
  • 2篇张可
  • 2篇赵宇
  • 1篇王琳
  • 1篇李桂香
  • 1篇刘丽丽
  • 1篇秦立
  • 1篇袁再兴
  • 1篇吴恩涛
  • 1篇刘大民
  • 1篇刘光远
  • 1篇杨园园
  • 1篇王颖

传媒

  • 3篇中国疗养医学
  • 3篇中国卫生工程...
  • 3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中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0
  • 1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在手足口病暴发流行中预警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评价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以下简称预警系统)在预测营口市手足口病暴发/聚集情况的能力,为相关机构设置预警参数,选择预警方法,改善预警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预警系统中发出的手足口病预警信号及防治人员核实及现场调查情况,计算预警系统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PVP)、及时响应率等指标。结果预警系统的灵敏度为50.72%,阳性预测值为19.02%,及时响应率为96.20,发出预警信号至填报异常信息卡(h)的中位数为1.95(h)。结论预警系统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预警工具,但其阳性预测值还有待于提高,实际工作中仍不能忽视监测人员对疫情数据分析等其他方法。
魏艳姣刘光远刘亮秦立杨琳刘明
关键词:手足口病预警系统
2006—2015年营口市结核病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掌握2006—2015年辽宁省营口市结核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调整和改进结核病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1—2015-12营口市疾病控制中心登记的确诊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发病时间、是否为初始耐药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01—2015-12营口市共发现15 412例结核病患者,10年平均发病率为65.95/10万人,男女发病性别比为2.30∶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5岁以上结核病患者占总发病人数的75.40%。发病时间以4月份、7月份和11月份最为集中。初始耐药率逐年升高,2014年最高达47.76%。结论应加强45岁以上中老年男性人群的防治筛查工作,提高结核病治疗的规范化和归口管理程度,以控制结核病。
刘亮魏艳娇刘明
关键词:结核病流行病学
208例成人麻疹病例分布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2017年
目的探究成人麻疹的病例分布特征并分析致病危险因素,为预防治疗成人麻疹提供依据。方法某检验检测中心收集2015-01—2017-01辽宁盘锦市的208例成人麻疹确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从年龄、发病季节、疫苗接种、院内感染等方面探究病例分布特征和致病危险因素。结果麻疹病例发病人群主要以26~35岁为主,发病率为64.42%,明显高于15~25岁的18.27%、36~45岁的12.98%和>45岁的4.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发病分析,发病病例多分布于春夏季,春季发病率为25.48%,夏季为56.25%;成人麻疹病例危险因素分析,主要从流动人口感染、院内感染、基础疾病、疫苗接种和经济状况方面进行分析,其中流动人口感染、院内感染和未进行疫苗接种是主要危险因素,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8例成人麻疹病例主要发病群体为26~35岁,未接受疫苗接种者,春夏季发病率高,流动人口感染、院内感染和疫苗接种率低是成人麻疹主要致病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大力关注成人麻疹疫苗接种率和接种质量问题。
白洪杰刘亮汪海
关键词:成人麻疹
2007-2008年辽宁省营口市突发急性传染病早期预警现况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分析2007-2008年辽宁省营口市传染病疫情监测体系用于突发急性传染病早期预警的能力。方法分析《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营口市常见急性传染病病例的发病日期、诊断时间、报告卡生成时间、报告单位等疫情监测信息,统计就诊率、信息获得率、乡镇(社区)级医疗单位疫情报告率、高发人群特征分析等。结果2007年营口市常见5种急性传染病患者发病后第1天就诊率为3.85%~24.57%,及时就诊率低;当天获得信息比率为3.85%~19.47%,信息获得率低;基层医疗单位疫情报告率低,营口市乡镇(社区)级医院疫情报告仅占0.74%(13/1768);学校和幼儿园是急性传染病高发人群聚集地。结论目前传染病疫情监测体系不足以获得突发急性传染病早期预警信息。开展对幼儿园、学校因病缺课症状监测及加强乡镇(社区)级医院疫情报告可能弥补营口市目前传染病监测信息来源迟缓、未就诊漏报及基层医院就诊漏报问题,提高营口市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早期预警能力。
吴恩涛王琳李桂香杨园园王颖刘亮
关键词:症状监测就诊率
营口市2006—2015年梅毒疫情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究营口市2006—2015年梅毒疫情流行情况及特征。方法对营口市2006—2015年梅毒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依据梅毒疫情资料对2006—2015年营口市梅毒流行趋势及特点等进行探究。结果营口市2006—2015年报告梅毒病例数共6 648例,梅毒平均发病率约为27.20/10万,且整体呈逐年增高趋势;隐性梅毒发病率最高,为66.62%,其次为一期梅毒(28.49%)及二期梅毒(3.08%),胎传梅毒(0.74%)及三期梅毒(1.07%)发生率较低,且2006—2015年隐性梅毒发病率增高最为迅速;梅毒病例主要由农民、家务及待业人员、离退人员组成,占病例总数的44.09%,其余人群分布主要包括工人、商业服务人员、干部职员及其他人员;梅毒患者文化程度以中学为主,占病例总数的54.54%,其余为小学(26.61%)、大专(6.30%)、文盲(12.55%);梅毒患者传染途径主要以非婚性接触为主,占病例总数的67.13%,其次为配偶间性传播(22.91%)、其他途径及不详(9.96%)。结论营口市梅毒发病率整体处于增高趋势,应根据梅毒疫情特征、职业、文化程度分布情况及传染途径等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降低梅毒发生率。
张可赵宇刘亮
关键词:梅毒疫情
营口市1996-2013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索1996-2013年营口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规律,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出血热疫情。结果:1996-2013年营口市累计报告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1 03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49/10万,死亡6例,病死率为0.58%。病例主要集中在周边农村地区,每年3~6月和10~12月为流行高峰,年龄以20~54岁人群为主,占79.01%;男女之比为3.97∶1。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53.38%。传播途径以直接与鼠接触(56.48%)与吃过鼠污染过的食物为主(占39.85%)。结论:根据疫情分析结果,加强发病发生集中地区的监测和灭鼠工作,坚持宣传与免疫并举的工作策略,针对重点人群采用不同的针对性防治措施。
张可赵宇刘亮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
盘锦市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2018年
目的分析盘锦市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与影响因素。方法研究盘锦市124例儿童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设置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时期的110例无手足口病病史的非肠道传染病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分析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通过研究,儿童手足口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要发病群体,男性多于女性,每年发病高峰期在6-9月,且多为CoxA16型病毒感染。另外,儿童手足口病常见的影响因素包括流动人口、家长手足口病教育缺乏、便前饭后不经常洗手、1周内有去公共场所以及吮吸手指及玩具。结论为有效控制儿童手足口病,盘锦市应准确分析该病流行特征,掌握影响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控制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儿童手足口病。
白洪杰刘亮汪海
关键词:手足口病影响因素
营口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分析26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营口市2015年1-1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26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68例手足口病患儿中,221例轻型病例(82.46%),42例重型病例(15.67%),5例危重型病例(1.87%);男性155例,女性113例,男女性别比为1.3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集中在5岁以下年龄组(占比88.0%),其中以1-2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比57.1%);268例手足口病患儿均来自营口市及周边地区,其中158例来自乡镇,占比59.0%;全年均有病例发生,主要集中在5-6月(占比28.7%)和10-12月(占比35.4%);散居儿童发病156例(占比58.2%)高于托幼儿童87例(占比32.5%)。结论手足口病发病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以5岁以下儿童居多,特别是1-2岁幼儿,发病时间集中在5-6月和10-12月,应及时加强对这一人群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刘亮魏艳娇刘明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传染病控制发病率
2009-2017年辽宁省营口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了解2009—2017年辽宁营口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分析。结果 2009—2017年营口市报告手足口病共14 634例,重症61例,死亡3例。发病以6—8月为主,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发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尤以1~3岁组最多。优势毒株在EV71、Cox A16、其他肠道病毒中交替出现。结论营口市手足口病发病有显著的季节和人群分布特征,应多部门联合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和重症病例的病死率。
魏艳姣刘亮杨琳陈丽莉
关键词:手足口病
2008-2017年营口市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辽宁省营口市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以降低传染病发病和死亡。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7营口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7年营口市报告法定传染病25种共发病66 067例,死亡77例。年均发病率为272.38/10万,死亡率为0.32/10万。农民、家务及待业、儿童、学生为主,5-8月为发病高峰。结论 2008-2017年营口市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波动趋势。今后传染病的防治重点仍应放在病毒性肝炎、手足口、肺结核、梅毒的防治上。根据不同波动性病种的特点,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
魏艳姣刘亮刘明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