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世忠

作品数:18 被引量:87H指数:6
供职机构: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肿瘤
  • 5篇成像
  • 4篇多层螺旋CT
  • 4篇磁共振
  • 3篇血管
  • 3篇原发性
  • 3篇输尿管
  • 3篇输尿管肿瘤
  • 3篇静脉
  • 3篇肝癌
  • 2篇动态增强磁共...
  • 2篇血管成像
  • 2篇血管成像技术
  • 2篇原发性输尿管
  • 2篇增强磁共振
  • 2篇增强磁共振血...
  • 2篇乳腺
  • 2篇三期增强
  • 2篇三期增强扫描
  • 2篇三维动态增强

机构

  • 17篇汕头市第二人...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7篇刘世忠
  • 5篇庄楠
  • 4篇李星洪
  • 3篇李光昭
  • 3篇吴雄娟
  • 3篇张文华
  • 3篇郑则钦
  • 2篇许哲
  • 2篇杨卫民
  • 2篇陈建林
  • 1篇张克斌
  • 1篇方庆华
  • 1篇梁碧玲
  • 1篇黄穗乔
  • 1篇冀宾

传媒

  • 2篇河北医学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磁共振成像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门静脉高压症侧支循环的显示价值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MR血管成像(3D DCE MRA)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侧支循环的显示情况及最佳时间。方法 3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进行3D DCE MRA扫描,在动脉期扫描后25 s、50 s、75 s、100 s再重复扫描4次,对多次采集减影后的图像进行最大强度投影(MIP)重建,观察门静脉系统血管主干及侧支的显示情况,并统计患者所显示侧支血管的最佳时间。结果 34例门静脉主干与多数侧支循环血管显示清楚,4例血管显示模糊;门静脉主干与多数侧支循环绝大部分为25 s时相显示最佳,个别侧支血管显影延迟。结论呼吸控制及减影后MIP重建处理能提高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侧支血管显示的清晰度,增加采集范围和重复动态采集可以减少侧支循环遗漏。
庄楠刘世忠陈建林张文华傅华年
关键词: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减影技术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
一种医学影像检查床用辅助检查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学影像检查床用辅助检查设备,包括安装板和四个支撑腿,四个所述支撑腿固定连接在安装板的下表面四角,所述安装板的上方活动连接有床板,所述床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触点组件,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触点组件,...
刘世忠陈威
文献传递
多层螺旋CT在肝脏动态扫描中技术参数的选择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应用螺旋CT肝脏动态扫描,比较不同注射速率对腹主动脉、肝脏强化程度的影响,以选择适合动脉期、门脉期的注射速率和最佳延迟时间。方法经B超检查后86例患者分为肝正常组和肝硬化组,对比剂量按1·5ml/kg计,注射速率(2ml/s、2·5ml/s、3ml/s、3·5ml/s),从肘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分别于15、20、25、30、65、70、75s在第一肝门水平扫描,测量腹主动脉、门静脉、肝实质的CT值,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注射速率腹主动脉、门静脉、肝实质的强化程度不同,达到峰值时间也不同,以3ml/s组最优。结论延迟扫描时间应按不同注射速率而定,适合双期的扫描速率应为3ml/s,延迟时间动脉期为25s,门脉期为70s,但还应适当考虑患者自身情况。
傅华年刘世忠董观伟方庆华熊益敏
关键词:肝脏螺旋CT技术参数
螺旋CT诊断输尿管外科疾病的价值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螺旋CT技术诊断输尿管外科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各种典型患者25例,其中输尿管狭窄4例、输尿管重复畸形2例、输尿管肿瘤8例及输尿管结石11例,比较螺旋CT与静脉尿路造影(IVU)、B超等诊断技术诊断各种输尿管疾病的优缺点。结果螺旋CT可获得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三维或二维图像,能提供更为直观、全面的影像资料,明确病变的大小、部位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螺旋CT能进行快速薄层扫描,重建图像质量好,与IVU、B超相比较对输尿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设计更具有指导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检查手段。
刘世忠李星洪
关键词:X线计算机三维重建
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分析小肝癌在螺旋CT三期(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增强扫描的表现,比较各期的病灶检出率,提高小肝癌的诊断水平。方法:18例小肝癌分别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扫描时间分别为动脉期25s、门脉期70s、延迟期5m in,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速率为3 m l/s,剂量为1.5 m l/kg。结果:共发现20个病灶,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的检出率分别为80%,60%和65%。动脉期的敏感性高于门脉期和延迟期。三期联合后检出率明显增加达95%。结论: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能反映出小肝癌血供特点和表现,使其早期诊断成为可能。
董观伟傅华年刘世忠
关键词: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小肝癌
MR动态增强曲线、DWI及ADC值用于乳腺疾病定性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评估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MR动态增强曲线、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用于乳腺疾病定性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5年6月医院临床怀疑乳腺肿块患者30例(30个病灶),均获手术和病理证实,其中良性病灶17个,恶性病灶13个。统计MR动态增强曲线、ADC值及联合诊断诊断乳腺疾病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以组织病理学为"金标准",MR动态增强曲线、ADC值及联合诊断的准确性分别为76.67%、80.0%、90.0%,敏感性为84.62%、84.62%、92.31%,特异性为70.59%、76.47%、88.24%。结论 MR动态增强曲线、ADC值联合诊断乳腺疾病,能提高诊断准确性和特异性。
刘世忠吴雄娟詹奕彦庄楠郑则钦
关键词:乳腺疾病扩散加权成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69例门静脉高压患者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显示侧支循环分布的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MR血管成像所显示门静脉高压患者侧支循环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检查的69例门静脉高压患者,并进行门静脉系统的3DDCEMRA检查,对减影后的影像学资料及MIP重建图像进行分析,统计侧支循环的分布情况。结果69例门静脉高压患者中,食管和食管周围静脉曲张45例,胃底静脉曲张47例,奇/半奇静脉曲张35例;胃左静脉曲张34例,胃后静脉曲张11例,胃-肾分流13例;脾周静脉曲张14例,脾-肾分流者4例;附脐静脉曲张21例;性腺静脉曲张17例。结论3DDCEMRA不仅能发现门静脉高压患者的曲张的侧支循环,还可以明确血管起止、走行和毗邻关系。
刘世忠庄楠陈建林张文华傅华年
关键词: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
原发性输尿管肿瘤2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尿管肿瘤早期诊断的途径,以提高早期诊治率。方法回顾分析28例输尿管肿瘤临床资料,比较超声检查、静脉尿路造影(IVU)、逆行尿路造影检查(RU)、螺旋CT、MRI、微创腔镜检查、尿液脱落细胞检查等诊断意义。结果阳性率较高的术前检查有RU、螺旋CT、MRI、腔镜检查。28例均行手术治疗,手术以肾、输尿管全长加膀胱袖状或膀胱部分切除为主,共19例。术后病理报告移行细胞癌27例,腺癌1例,其中TI-2肿瘤8例。获得随访25例。1990年至1999年14例存活1、2、3、4、5、6年者分别为1、5、3、2、2、1例。2000年至2007年14例,失访4例,术后存活1、3年者各2例,6例未满5年者仍在随访中。结论早期联合超声、IVU、RU、螺旋CT三维重建、MR]等检查分析是提高早期诊断率的有效途径。一经诊断,尽快手术治疗。
王乐浩李星洪张克斌李光昭许哲刘世忠
关键词:输尿管肿瘤泌尿科
腮裂囊肿的MRI诊断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讨论腮裂囊肿的MR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1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为腮裂囊肿的MR表现。结果MR表现为颈前三角区,胸锁乳突肌前内侧上、下走向囊形影,信号呈长T1长T2,部分呈稍短T1长T2信号改变,边界清,周围组织推压移位。当合并感染时,边界较模糊,其周围呈稍长T1长T2水肿信号,部分囊壁强化。结论MR检查对腮裂囊肿可以清晰显示囊肿部位、形态、大小及其与周围结构关系,从而做出准确诊断。
刘世忠梁碧玲黄穗乔
关键词:腮裂囊肿MRI诊断MRI表现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附6例病例分析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T)的临床、病理学及影像特征,以及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并获得6例的随访资料;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为7~38岁,平均年龄18岁,大部分以癫痫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大部分肿瘤均位于幕上,少部分肿瘤位于幕下,以皮层为主;肿瘤细胞主要由少突胶质样细胞(OLC)、星形细胞和神经元组成,1例合并有皮质发育不良及钙化。结果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MRI检查的共性特征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边界清楚,影像学检查均无明显的占位效应及瘤周水肿,少部分有钙化。结论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良性神经元肿瘤,影像及病理正确诊断具有现实意义,肿瘤切除预后良好,无需放疗和化疗。
方庆和刘世忠庄楠郑则钦
关键词: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磁共振成像病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