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留顺 作品数:148 被引量:579 H指数:12 供职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项目 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经腹途径肾癌伴右心房下下腔静脉癌栓手术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经腹途径非体外循环下肾癌伴右心房下下腔静脉癌栓手术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行经腹途径非体外循环下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和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的肾癌伴右心房下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病理分期分为转移性肾癌组和非转移性肾癌组。转移性肾癌组包括男性6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62±11)岁;下腔静脉癌栓Ⅰ级2例、Ⅱ级3例、Ⅲ级3例及Ⅳ级1例。非转移性肾癌组依据下腔静脉癌栓分级水平分为低分级癌栓组:共12例,包括下腔静脉癌栓Ⅰ级3例、Ⅱ级9例,男性8例,女性4例,平均(57±10)岁;高分级癌栓组:共23例,包括下腔静脉癌栓Ⅲ级18例、Ⅳ级5例,男性18例,女性5例,平均(59±9)岁。结果 38例(86%)成功实施经腹途径非体外循环下右心房下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平均手术时间(215±90)min,下腔静脉平均阻断时间(19±4)min,平均失血量为(1220±995)ml,平均输血量为(950±840)ml。围手术期7例(15.9%)出现并发症,无1例围手术期死亡。随访中18例死亡,平均生存时间为(28±16)个月。26例患者存活,平均随访(30±13)个月,其中12例为无瘤生存,14例发生肾癌转移。转移性肾癌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2.2±1.2)个月,显著低于非转移性肾癌组的(48.0±3.0)个月(P<0.05)。非转移性肾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12%,其中低分级癌栓组平均生存时间为(50.8±4.2)个月,与高分级癌栓组平均生存时间(44.7±3.3)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2)。结论肾癌伴右心房下下腔静脉癌栓可经腹途径非体外循环下完成,病理分期而非下腔静脉癌栓级别是其重要预后影响因素。 王会龙 魏金星 冯留顺 王庆伟 王智勇 张雪培 杨彦峰关键词:肾肿瘤 癌栓 下腔静脉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意义 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影响。方法:对1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于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观察营养指标的变化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无死亡病例。肠内营养7d后,淋巴细胞总数、血清转铁蛋白较营养前有明显提高;术后病人28~56h肛门排气,发生胰瘘、切口感染各1例。结论:对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人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的,它可以有效地改善营养状况,增加免疫功能,降低手术并发症,促进术后病人顺利康复。 李治国 高勇 冯留顺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早期肠内营养 营养指标 手术并发症 血小板/脾最大径比值在预测肝细胞癌术后长期复发中的作用 2020年 目的研究血小板/脾最大径比值(PSR)在预测肝细胞癌(HCC)术后长期复发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12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行肝脏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为HCC的1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术前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并进行术后随访。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及Kaplan—Meier法分析HCC术后长期复发的危险因素及进行生存率的比较。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CC患者手术切除后长期复发与脾最大径、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PSR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肿瘤最大直径、肿瘤数量、门脉有无癌栓、肿瘤位置及是否合并HBV或HCV等因素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FP≥400μg·L^-1(HR=3.369,95.0%CI为1.225~9.261,P=0.019)、PSR≤909(HR=3.142,95.0%CI为1.194~8.271,P=0.020)是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后长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SR>909组的生存率高于PSR≤909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747,P<0.001)。结论PSR≤909、AFP≥400μg·L^-1的HCC患者术后长期复发风险增加,且PSR≤909的HCC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率降低。PSR≤909在预测HCC术后长期复发方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莫志远 潘洁 吴天春 乐琪 冯留顺关键词:肝细胞癌 复发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单层连续缝合方式行胰肠吻合的效果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中应用单层连续缝合方式行胰肠吻合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9—2020-10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PD手术的1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胰肠吻合方式分为胰肠单层连续缝合组(改良组,75例)与传统端-侧套入式胰肠吻合组(传统组,54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胰肠吻合时间和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出血、胆漏、胃排空障碍、肺部感染、腹腔感染、胰瘘等)发生率、再次手术率与病死率。结果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再手术率和病死率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改良组的胰肠吻合时间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术中采取单层连续缝合方式行胰肠吻合,具有操作简单,吻合时间短,技术难度相对较低,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优点。但仍需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RCT)予以验证。 朱同恩 冯留顺 潘洁 吴天春 徐传龙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术后并发症 胰瘘 布-加综合征外科治疗20年经验总结(附1360例报告) 被引量:33 2004年 目的 探讨布 加综合征合理的临床病理分型、外科治疗方法及原则。方法 对 1983年 5月至 2 0 0 3年 6月收治的 136 0例布 加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下腔静脉造影和经皮肝穿刺肝静脉造影 ,将其分为 4种类型 (6个亚型 ) :Ⅰa型 5 94例 ,Ⅰb型 12 3例 ,Ⅱ型 2 92例 ,Ⅲa型 2 37例 ,Ⅲb型 112例 ,Ⅳ型 2例。治疗方法包括 :(1)改良脾 肺固定术 2 6 5例 ,(2 )手指破膜或球囊导管扩张 4 0 7例 ,(3)根治性病变隔膜切除和血栓取出术 2 75例 ,(4 )下腔静脉旁路术 88例 (下腔静脉 下腔静脉架桥术 71例 ,下腔静脉 右心房架桥术 17例 ) ,(5 )肠系膜上静脉 下腔静脉C形架桥术192例 ,(6 )脾静脉 下腔静脉架桥术 32例 ,(7)脾静脉 右心房架桥术 2 3例 ,(8)脾静脉 颈内静脉胸骨后 5 7架桥术例 ,(9)肠系膜上静脉 右心房架桥术 8例 ,(10 )联合手术 6例 (包括 :肠系膜上静脉 下腔静脉 右心房架桥术 2例和脾静脉 下腔静脉 右心房架桥术 4例 ,(11)脾静脉 肾静脉分流术 4例 ,(12 )其他手术 3例 (包括肠系膜上静脉 颈内静脉架桥术 2例 )。手术死亡率 3 0 9% (4 2 / 136 0 ) ,并发症发生率 14 78% (2 0 1/ 136 0 )。结果 对 885例进行了随访 ,随访时间 9个月至 15年 ,平均 (6 8± 1 2 )年。总有效率为 89 4 % 许培钦 马秀现 叶学祥 冯留顺 党晓卫 赵永福 张水军 唐哲 赵龙栓 卢秀波关键词:布-加综合征 外科治疗 肝静脉血栓形成 门静脉高压 联合分流和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180例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探讨联合分流和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1990年5月至2008年5月采用联合分流和断流手术治疗的180例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自由门静脉压力(FPP)为32.5~35.5 cm H2O(1 cm H2O=0.098 kPa);脾切除、脾腔或肠腔分流术后FPP下降为24 cm H2O;联合手术后FPP平均为24.5 cm H2O.全组无手术死亡,125例随访6个月~7年,复发出血4例,肝性脑病4例,人造血管血栓形成4例,肝功能衰竭死亡2例.结论 联合分流和断流术既保留了断流术的优点,又降低了门静脉的压力,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理想术式之一. 冯留顺 徐纪中 李捷 郭文治 叶学祥 李伟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 分流术 断流术 脾,大网膜——肺固定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远期效果 被引量:1 1999年 门脉高压症病因有多种,肝后因素常见于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syndrome,BCS),肝内因素常见于肝硬化,肝前因素主要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和胰腺疾病。我院自1983年5月~1997年12月,采用脾、大网膜—肺固定术治疗布—加综合征和肝硬变引起的门脉高压症212例,经7个月至14年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12例,其中BCS引起的门脉高压症155例,肝硬变引起的门脉高压症57例。男137例,女75例。年龄8~49岁,平均34-2岁。BCS155例中,全部有不同程度的肝肿大,脾脏轻、中度肿大者87例。有腹水者108例。 马秀现 冯留顺关键词:门脉高血压 固定术 吲哚菁绿的荧光显影特性在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的荧光显像特性在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拟行肝脏切除术的患者65例,术前均诊断为肝细胞癌且均只有一个病灶,分为术前给药组28例和术中给药组37例,术前给药组于手术前2—14d给药,而术中给药组则为术中即刻给药.术中应用ICG介导的近红外光显像系统观察肿瘤的荧光显影情况,指导手术切缘的界定。结果术前给药组中,肿瘤呈明亮的荧光显影,正常肝组织不显影,术中新发现阳性病灶例数6例,阳性微小病灶10个,术后病理显示肝细胞癌4个,肝硬化结节5个,脂肪变性1个;术中给药组中,肿瘤均为边界清晰的暗影,新发现阳性例数8例,阳性微小病灶12个,术后病理回示肝细胞癌5个,肝硬化结节4个,脂肪变性2个,血管瘤1个。结论两者给药方式均可发现微小病灶,术前给药组中病灶的荧光显影方式可指导鉴别肿瘤的性质.而术中给药组在确定肿瘤边界方面更有价值。 王爽 潘洁 乐琪 汝黎明 冯留顺关键词:肝细胞 肝切除术 吲哚菁绿 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伴肝转移1例 被引量:1 2018年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s,NEN),又称“类癌”,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起源于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中的神经内分泌细胞(APUD),故该病可发生于人体任何部位,也可转移至任何部位。由于神经内分泌肿瘤来源于APUD细胞,APUD细胞银染色呈阳性,又称为嗜银细胞,病理学根据癌细胞对嗜银反应的差异将类癌分为嗜银反应和亲银反应两大类,嗜银反应或亲银反应阳性时,NEN能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包括5-羟色胺、组织胺、缓激肽、儿茶酚胺、前列腺素等,这些活性物质可促进胃肠道动力,收缩支气管、血管,临床上表现为腹泻、腹痛、阵发性皮肤潮红、紫绀、哮喘等,称为类癌综合征。当出现类癌综合征时,往往已是肿瘤晚期且伴有转移。 王爽 冯留顺 潘杰关键词:肝转移 外科手术 重症布加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2000年 目的 探讨重症布-加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分析、评价肠腔静脉C形架桥、脾静脉-颈内静脉转流术对重症布-加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00年2月,作者收治的29例重症布-加综合征病人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结果 20例采用肠腔静脉C形架桥,随访2~25个月,其中17例效果良好(85%,17/20),3例症状改善(15%,3/20);9例采用脾静脉与颈内静脉转流术,随访2~25个月,其中5例效果良好(55.6%,5/9),3例症状改善(33.3%,3/9),1例死亡(11.1%,1/9)。结论 对重症布-加综合征病人,根据病变类型行肠腔静脉C形架桥术或脾静脉-颈内静脉转流术是有效的手术方式。 雷红 冯留顺 许培钦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 人工血管 脾静脉 肠系膜上静脉 下腔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