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瑞芳
- 作品数:13 被引量:302H指数:7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模拟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亚高山冷杉(Abies faxoniana)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8
- 2007年
- 采用控制环境生长室研究了川西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中与C、N、P循环有关的土壤转化酶、脲酶、硝酸还原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月动态及其对模拟大气CO2浓度增加、温度升高以及交互作用的动态响应。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土壤有机层和矿质土壤层的转化酶、脲酶、硝酸还原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高峰均出现在温度较高的夏季。其中,土壤有机层的转化酶活性高峰出现在6月份,但土壤矿质层的转化酶活性高峰出现在7月份,土壤有机层和矿质土壤层的脲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高峰均出现在7月份,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高峰均出现在8月份。升高大气CO2浓度处理(EC)对土壤有机层和矿质土壤层的转化酶、脲酶、硝酸还原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升高温度处理(ET)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层和矿质土壤层的酶活性,并且土壤有机层的转化酶、硝酸还原酶和脲酶活性增加更显著。大气CO2浓度增加和温度升高之间的交互作用(ECT)对土壤有机层和矿质土壤层酶活性的影响主要是温度升高引起的。
- 冯瑞芳杨万勤张健邓仁菊简毅林静
- 关键词:温度升高土壤酶活性
- 基于iPad运行环境的景观设计虚拟平台APP界面设计
- 2020年
- 为提高景观设计虚拟平台APP界面的实际应用效果,结合iPad运行环境进行景观设计虚拟平台APP界面的设计。对景观设计虚拟平台处理结构模块进行改善,优化环境景观三维虚拟仿真框架,并结合神经网络原理对三维景观虚拟算法进行优化。最终实现对景观设计虚拟平台APP界面的有效设计。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基于iPad运行环境的景观设计虚拟平台APP界面设计结果相对于传统界面设计效果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充分满足研究要求。
- 樊俊泽冯瑞芳
- 关键词:运行环境景观设计
- 土壤节肢动物对箭竹凋落叶分解过程中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为了解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节肢动物与土壤酶活性的相互联系,以川西亚高山森林箭竹(Fargesia spathacea)凋落叶为对象,通过原位控制实验,于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研究了土壤节肢动物对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碳、氮和磷转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抑制剂施用降低了分解袋中土壤节肢动物49.7%~66.8%的个体密度和19.2%~46.3%的类群数量;对照和处理分解袋中凋落叶碳、氮和磷转化相关酶活性随分解过程呈现相似的动态;与处理相比,土壤节肢动物参与(对照)显著提高了凋落叶分解过程中蔗糖酶、β-葡聚糖苷酶、纤维素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土壤节肢动物对凋落叶分解过程中酶活性的贡献率在达到一个明显的峰值后快速降低;土壤温度和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数量与蔗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β-葡聚糖苷酶、纤维素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土壤节肢动物对凋落叶分解过程中酶活性促进效应随酶类型和分解时间变化存在差异,与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分解环境密切相关。
- 冯瑞芳刘育伟郭可馨蓝丽英谌亚刘静如谭波
- 关键词:凋落叶分解酶活性土壤节肢动物箭竹亚高山森林
- 人工林经营与全球变化减缓被引量:123
- 2006年
- 以全球变暖和大气CO2浓度增加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正在改变着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因而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普遍关注。森林,特别是森林土壤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碳源、汇、库的角色,但其受到气候、森林类型和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调控。人工林的碳汇作用被认为是减缓全球变化的一种可能机制和最有希望的选择而成为全球变化减缓研究的核心内容。人工林土壤的碳汇功能受到经营水平的调控,同时还受到全球变暖的反馈作用。因此,人工林土壤碳汇形成机制及调控技术、基于增强土壤碳汇功能增强的人工林经营与管理技术、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通量以及人工林碳汇与碳贸易等是未来全球变化和林业生态工程研究的重点内容。
- 冯瑞芳杨万勤张健
- 关键词:人工林
-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森林土壤酶研究进展
- 2009年
- 以CO_2浓度增加和温度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过程,因而受到科学家们的普遍关注。而土壤酶作为土壤质量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不仅可以监控生态系统的变化,还可以提供给资源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作为战略和方法制定的科学依据。但目前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对土壤酶影响的研究还相对薄弱。本文对国内外关于气候变化对土壤酶活性研究的作了概括,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冯瑞芳杨万勤
- 关键词:气候变化
- 亚高山针叶林土壤有机层有效氮动态及其对外源C、N增加的响应被引量:12
- 2009年
- 为了解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有机层有效N的动态及其对外源C、N增加的响应,2005年4~10月采用人为施加C、N的控制实验方法,研究了川西亚高山紫果云杉(Picea purpureaMasters)林和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Rehder&E.H.Wilson)林下土壤有机层(OL)的半分解层(FL)和完全分解层(HL)及矿质土壤层(MS)有效氮(NH4+-N+NO3--N)动态及其对外源C、N的响应。云杉和冷杉林FL和HL的有效氮含量均显著高于MS。云杉林FL、HL和MS的NH4+-N分别为总有效氮含量的77.4%、72.4%和76.6%,而冷杉林分别为65.2%、57.6%和67.2%。有效氮和NH4+-N含量均以10月份最高,而NO3--N含量以8月份最高。外源C输入使云杉林土壤FL、HL和MS有效氮含量提高了14.6%、21.2%和28.0%,使冷杉林提高了16.7%、25.3%和5.2%。外源N输入使云杉林土壤FL、HL和MS有效氮含量提高了53.9%、11.6%和13.2%,冷杉林提高了14.2%、23.8%和50.5%。OL对外源C、N输入的响应比MS更敏感,且云杉林大于冷杉林。处理时间越长,外源C、N输入对OL和MS有效氮含量的影响越大。
- 邓仁菊杨万勤胡建利冯瑞芳
- 关键词:亚高山针叶林
- 高寒森林土壤有机层酶活性动态及其对模拟气候变化的响应
- 本文以青藏高原东缘分布最为广泛和面积最大的云杉(Piceapurpurea)林(SF)、冷杉(Abies faxoniana)林(FF)和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BF)为研究对象,通过动态取样分析...
- 冯瑞芳
- 关键词:温度升高
- 文献传递
- 川西亚高山森林土壤有机层碳、氮、磷储量特征被引量:47
- 2007年
- 同步研究了川西亚高山云杉林、冷杉林和白桦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层(OL)和矿质层(MS)的有机碳、全氮及全磷储量特征.所有土壤剖面上的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即未分解层<半分解层<完全分解层<腐殖质层<淀积层<母质层.云杉林、冷杉林和白桦林土壤有机层的有机碳储量分别为29.38(±1.28)thm-2、22.70(±1.20)thm-2和8.63(±0.95)thm-2,矿质土壤中分别为17.84(±1.92)thm-2、19.74(±1.76)thm-2和14.92(±1.64)thm-2.冷杉林和白桦林土壤剖面上的全氮和全磷含量大小顺序为半分解层<完全分解层<腐殖质层,但腐殖质层>淀积层>母质层.云杉林、冷杉林、白桦林土壤有机层的全氮储量分别为0.85(±0.11)thm-2、0.68(±0.06)thm-2和(0.36±0.03)thm-2,全磷储量分别为0.29(±0.03)thm-2、0.22(±0.03)thm-2和0.06(±0.02)thm-2.
- 邓仁菊杨万勤张健胡建利冯瑞芳简毅林静
- 关键词:碳储量亚高山森林
- 浅析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城市生态学
- 2020年
- 结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分析了城市生态学在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国土空间规划以及人类福祉方面发挥的作用,以供参考。
- 冯瑞芳易晓园
-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市生态学城市生态系统
- 中国西部3个亚高山森林土壤有机层和矿质层碳储量和生化特性(英文)被引量:37
- 2007年
- 为了解土壤和植被界面的有机碳库和生化特性,分别将以云杉(Picea purpurea Masters)(SF)、冷杉(Abies faxoniana Rehder&E.H.Wilson)(FF)和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aczev)(BF)为优势树种的3个亚高山森林地表有机层(OL)分成新鲜凋落物层(LL)、半分解层(FL)和分解层(HL),并同步测定了有机层和矿质土壤层(MS)的有机碳(OC)储量、微生物生物量碳(Cmic)、微生物生物量氮(Nmic)及转化酶、过氧化氢酶、脱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云杉林、冷杉林和白桦林土壤有机层的有机碳储量分别为29.38Mghm-2±1.28Mghm-2、22.7Mghm-2±1.12Mghm-2和8.63Mghm-2±0.95Mghm-2,分别为总有机碳储量的62.2%、53.5%和36.6%。云杉林、冷杉林和白桦林土壤有机层和腐殖质层分别储存了92.8%、99.6%和78.7%的有机碳。所有林型中,HL具有最高的细菌数量、Cmic和Nmic及过氧化氢酶活性,FL具有最高的真菌、放线菌数量及转化酶、脱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垂直分布格局意味着OL是土壤和植被之间最活跃的生态界面之一。
- 杨万勤冯瑞芳张健王开运
- 关键词:亚高山森林碳库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