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冀瑞瑞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土壤
  • 3篇丘陵区
  • 2篇水分
  • 2篇土壤肥力
  • 2篇土壤水
  • 2篇土壤水分
  • 2篇丘陵
  • 2篇小叶锦鸡儿
  • 2篇锦鸡儿
  • 2篇黄土高原
  • 2篇黄土高原丘陵...
  • 2篇根际
  • 2篇肥力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恢复
  • 1篇生育
  • 1篇生育阶段
  • 1篇水分循环
  • 1篇土壤水分循环
  • 1篇晋西北

机构

  • 2篇山西大学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作者

  • 3篇冀瑞瑞
  • 2篇杨治平
  • 2篇张建杰
  • 2篇张强
  • 1篇王永亮
  • 1篇王莉

传媒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晋西北黄土高原丘陵区小叶锦鸡儿人工灌丛不同生育阶段土壤肥力特征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对晋西北黄土高原丘陵区不同生长年限的小叶锦鸡儿人工灌丛土壤肥力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人工灌丛能显著提高土壤肥力。随着小叶锦鸡儿人工灌丛生长年限的增加,土壤容重降低,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透气透水性增强,土壤有机质、全氮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而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大幅度下降,微量元素也有下降的趋势。同时,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小叶锦鸡儿人工灌丛土壤酶活性逐渐提高,其中20年生小叶锦鸡儿灌丛土壤酶活性最高。根际土壤研究表明,小叶锦鸡儿人工灌丛根际土的pH均小于根外土,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在根际土中均有一定程度的富集现象;而5年生的小叶锦鸡儿灌丛根际土壤的有效磷含量则出现了亏缺。
冀瑞瑞张强杨治平张建杰王莉
关键词:黄土高原丘陵区小叶锦鸡儿土壤肥力根际
晋西北黄土丘陵区小叶锦鸡儿灌丛土壤水分和肥力变化规律研究
晋西北黄土高原丘陵区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极其恶劣。为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和发展畜牧业,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在该地区种植了大面积的小叶锦鸡儿灌丛。由于该地区水分缺乏,土壤较为贫瘠,管理粗放,灌丛土壤质...
冀瑞瑞
关键词:黄土高原丘陵区土壤水分土壤肥力根际防风固沙
文献传递
晋西北黄土丘陵区小叶锦鸡儿人工灌丛土壤水分动态研究被引量:12
2010年
土壤水分是黄土丘陵区植被成活与正常生长的关键因素。对黄土丘陵区不同生长年限小叶锦鸡儿灌丛及其撂荒地土壤水分的动态监测表明, 随种植年限延长, 小叶锦鸡儿灌丛下土壤水分含量呈持续下降趋势, 40年灌丛下土壤含水量明显低于20年和10年的小叶锦鸡儿灌丛, 且所有种植年限的灌丛土壤含水量均低于撂荒地。从周年内土壤水分季节变化看, 整体呈下降趋势, 4~6月不断降低, 6~7月达到最低值, 8~10月逐渐回升。对0~200 cm土体剖面土壤水分分布研究表明, 随种植年限增加, 小叶锦鸡儿灌丛各深度土层土壤含水量呈递减趋势, 在40~80 cm土层随种植年限增加土壤含水量减少幅度明显。整个生长季各年限灌丛的土壤水分循环水平不高, 40年灌丛只有4.63%, 与撂荒地比较相差2.92%, 而各年限灌丛土壤水分表观平衡均表现为亏缺状态。表明目前黄土丘陵区人工种植的小叶锦鸡儿灌丛土壤水分环境不容乐观, 长期处于水分胁迫状态, 不利于其生存生长, 存在灌丛衰退甚至死亡的风险。
杨治平张强王永亮张建杰冀瑞瑞
关键词:小叶锦鸡儿土壤水分黄土丘陵区土壤水分循环植被恢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