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漪
- 作品数:37 被引量:111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杀菌型益生菌含乳饮料菌群结构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分析杀菌型益生菌含乳饮料中菌群组成结构,并探究宣称添加益生菌的真实性和合规性。方法本研究以高通量测序技术为基础,从市售11批次杀菌型益生菌含乳饮料中全基因组提取,进行V3/V4变异区序列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后,整理及统计样品测序序列数目,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UT)归类,生成稀释曲线、Alpha多样性、聚类、丰度分布曲线与分析菌群结构和菌种标示合规性。结果共得到39231条优质序列,分布在210~518 bp范围内;共注解到16个门、37个纲、71个目、129个科、265个属;从门分类水平主要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 91.66%),从纲的分类水平主要为芽孢杆菌纲(Bacill 90.43%),从目的分类水平主要为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 82.74%);优势菌种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嗜热链球菌;同时产品有检出携带致病性非益生菌菌群。11种产品标签标示与实际检测到菌株完全一致的仅有1批次。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高通量测序技术能准确、快速地探究杀菌型益生菌含乳饮料中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和潜在的致病性,市售产品益生菌种类丰富,但同质化程度较高,产品间菌群分布均匀度差异大。
- 俞漪庄孝飞
- 关键词:益生菌高通量测序技术菌群结构
- API-ZYM系统分析动物双歧杆菌胞外酶活性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利用API-ZYM系统分析动物双歧杆菌胞外酶活性。方法采用培养法分离菌株,经提取DNA后采用16 S rRNA测序,采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技术(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方法以及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位点组合鉴定菌株;利用API-ZYM系统分析分离菌株的胞外酶活性共性和差异性,研究产业化前后菌株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分离出动物双歧杆菌Bb-12、乳双歧杆菌Bi-07和HN019。能检测到14种胞外酶,有4种胞外酶未检出。酶谱的分泌共性及稳定性基本保持一致,其中糖苷酶类活性最高;HN019和Bb-12的酶谱具有高相似性,Bi07更显现出胞外酶特异性;工业化前后糖苷酶类仍然保持高活性,而水解酶类失活程度高。结论糖苷酶的高表达量普遍存在于动物双歧杆菌中;酶谱差异性可作为划分菌株特征的重要鉴定技术手段;工业化前后酶谱的变化为商业化益生菌体外预筛选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 俞漪顾晨荣刘洋徐琼张娜娜
- 关键词:胞外酶表达量
- 素食中动物源性成分的PCR检测方法的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建立了素食产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特异、灵敏,仅通过检测一个基因位点即可判断素食产品中是否含有动物源性成分,对来源于畜类、禽类及鱼类动物源性成分的检出限分别为0.01%,0.05%,0.1%。运用该方法对市场上22份不同类型的素食产品进行了检测,检出2份产品中含有动物源性成分。该方法操作方便快捷,适用于素食中动物源性成分的定性检测。
- 张清平顾文佳曲勤凤胡雪莲俞漪陈欣钦
- 关键词:动物源性实时荧光PCRTAQMAN探针
- ELISA法对禽蛋中氯霉素残留量检测被引量:4
- 2013年
- 试样中残留的氯霉素与氯霉素酶标记物共同竞争氯霉素抗体,形成有酶标记或无酶标记的抗原抗体复合物而被吸附于微孔底板。用酶标仪在波长450 nm处测定吸光度,根据吸光度得出样品中氯霉素的残留量。对禽蛋中氯霉素残留量进行测定,并对其加标回收率、再现性、重复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均能够达到国际氯霉素残留量的检测要求。
- 俞漪曲勤凤胡雪莲
- 关键词:氯霉素残留量酶联免疫法禽蛋
- RT-fqPCR检测腐乳耐药基因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 2024年
- 该研究根据腐乳中微生物全基因组测序结果中耐药基因的丰度筛选出3种耐药基因(Baca、Emra、Imrp)设计引物,建立一种非培养方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fqPCR)方法检测不同腐乳样品中微生物可能存在的耐药基因,并对该方法的灵敏度、抗干扰能力及重复性进行检测,最后应用于市售腐乳样品中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RT-fqPCR方法对3种耐药基因检测的灵敏度较高,均达到5.4 pg;添加黄豆基因对检测结果影响不显著,抗干扰能力较好;重复性试验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1.8%,重复性较好。采用该方法对市售的47批次腐乳样品进行检测发现,3种耐药基因Baca、Emra、Imrp在腐乳中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96.5%、92.2%和97.2%;青方腐乳、白方腐乳、红方腐乳3类腐乳含有的耐药基因分别为84.4%、83.3%和89.6%。综上,建立的RT-fqPCR方法可快速检测不同腐乳中的3种耐药基因。
- 张娜娜刘洋赵磊赵燕俞漪
- 关键词:腐乳微生物耐药基因
- 用于检测杀菌型乳制品中乳酸乳球菌的引物对和探针及其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杀菌型乳制品中乳酸乳球菌的qPCR方法,包括:步骤一:提取杀菌型乳制品的DNA,以杀菌型乳制品的DNA为模板,进行qPCR扩增,获得PCR扩增产物;步骤二:检测扩增产物的荧光信号;其中,用于qPC...
- 俞漪刘洋顾晨荣徐琼张娜娜翁史昱钟江窦同海
- 文献传递
- 食品中乳酸菌含量倾注法与涂布法结果差异性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选取不同品种含有乳酸菌的样品,分别使用倾注法和涂布法进行检测,比较所得结果有无差异性。同时分析了倾注法和涂布法的优缺点。
- 俞漪曲勤凤胡雪莲
- 关键词:乳酸菌
- 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外源功能性成分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
- 段文锋刘洋曲勤凤陆志芸张清平朱伟俞漪
- 婴幼儿的乳制品质量和安全受到社会和民众的高度关注,也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该项目基于2个国家质检总局科研项目立项支持,选择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受到关注的外源有益成分益生菌、低聚果糖开展技术研究,包括“益生菌婴幼儿配方...
- 关键词:
- 关键词:婴幼儿配方乳粉乳制品
- 维生素B_(12)生物合成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8
- 2019年
- 维生素B_(12)是一种含钴维生素,自然界中的维生素B_(12)都是由微生物合成的,高等动植物不能制造维生素B_(12),而它又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维生素B_(12)除了常见的预防贫血外,还和人的长寿有一定关系。工业上发酵生产维生素B_(12)的菌株主要是费氏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freudenreichii)、谢氏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shermanii)和脱氮假单胞菌(Pseudomonas denitrificans),乳酸菌具有合成维生素B_(12)能力,为寻找新的发酵菌株提供策略。同时对维生素B_(12)的研究热度提高,其相关检测技术也不断进步。根据维生素B_(12)的生理功能、生物合成,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维生素B_(12)的检测进行论述。
- 徐琼王志伟刘洋俞漪曲勤凤钟江
- 关键词:维生素B12生物合成乳酸菌
- 重要食品掺假检测技术研究
- 巢强国葛宇曲勤凤张清平熊薇顾文佳王瑞元胡雪莲刘洋俞漪陈欣钦
- 2009年7月,经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重要食品掺假检测技术研究"课题获准立项,课题编号为2009-27.该课题采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手段,通过对特异性表征因子的比对和分析,选取了市场上消费者比较关注的掺假...
- 关键词:
- 关键词:食品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