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佟云

作品数:42 被引量:206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市丰盛中医骨伤专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外翻
  • 12篇拇外翻
  • 11篇骨折
  • 8篇微创
  • 7篇手法
  • 5篇中医
  • 5篇外固定
  • 5篇关节
  • 4篇疼痛
  • 4篇微创技术
  • 3篇远端
  • 3篇手法治疗
  • 3篇推拿
  • 3篇中西医
  • 3篇中西医结合
  • 3篇组织学
  • 3篇桡骨远端
  • 3篇跖骨
  • 3篇外用
  • 3篇微创治疗

机构

  • 29篇北京市丰盛中...
  • 17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医研究院骨...
  • 2篇新乡医学院第...
  • 2篇中国中医研究...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41篇佟云
  • 17篇温建民
  • 11篇李晔
  • 9篇桑志成
  • 9篇胡海威
  • 6篇孙永生
  • 6篇何冀川
  • 5篇林新晓
  • 5篇齐越峰
  • 4篇韩凤岳
  • 4篇徐颖鹏
  • 4篇吴夏勃
  • 4篇董延旭
  • 4篇刘洋
  • 4篇张海群
  • 3篇唐可
  • 3篇成永忠
  • 3篇金立昆
  • 3篇程桯
  • 3篇倪前伟

传媒

  • 5篇北京中医药
  • 4篇中国骨伤
  • 3篇中医正骨
  • 3篇中国中医骨伤...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医外治杂志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医学信息(手...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4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锁骨骨折伴发肋骨骨折的X线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Allman分型与其伴发肋骨骨折的关系,以便减少肋骨骨折漏诊。材料和方法:对82例锁骨骨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57例,女25例,年龄1~76岁,平均33岁。结果:锁骨骨折伴发的肋骨骨折发生率约9.8%(8/82)。这8例患者属于AllmanI型。年龄32~75岁,平均50岁。AllmanIA型伴发肋骨骨折1例。AllmanIB型伴发肋骨骨折发生率13.5%,AllmanIC型伴发肋骨骨折2例。1~4肋骨发生率67%。2例肋骨骨折表现为高密度线状影。结论:AllmanIB型和AllmanIC型锁骨骨折的高龄患者易伴发肋骨骨折,肋骨骨折多发于2~4肋骨。熟悉肋骨骨折异常X线表现可避免误/漏诊。
张建华高登发佟云张羽程瑞敏
关键词:肋骨锁骨骨折X线照片
“丰盛正骨”结合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移位的影响因素及高风险时间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丰盛正骨”结合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移位的影响因素及高风险时间。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成年患者439例,均行“丰盛正骨”手法复位结合夹板外固定治疗。治疗后1个月内桡骨短缩≤2.5 mm者389例纳入无移位组;桡骨短缩>2.5 mm,尺偏角、掌倾角出现不同程度复位丢失的50例,纳入移位组,比较2组性别、患侧、损伤类型、掌倾角丢失、外固定时间、年龄、骨折AO分型、尺偏角、桡骨短缩、尺骨稳定性、桡骨远端背侧粉碎情况。结果2组性别、患侧、损伤类型、掌倾角丢失、外固定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骨折AO分型、尺偏角、桡骨短缩、尺骨稳定性、桡骨远端背侧粉碎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复诊桡骨高度丢失与首次复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终末复诊桡骨高度丢失与首次复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复诊时移位超过2.5 mm比例高于二次复诊、终末复诊,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骨折AO分型、尺偏角、桡骨短缩、尺骨稳定性、桡骨远端背侧粉碎是桡骨远端骨折复位丢失的危险因素;骨折复位丢失在首次复诊(复位后3~7 d)风险最高,并且在后续复诊仍旧存在移位趋势。
董延旭李晔佟云张海群谢克波
微创截骨手法整复术治疗拇外翻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探讨微创截骨手法整复术治疗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采用微创截骨手法整复术治疗拇外翻患者31例(42足),其中男3例,女28例;年龄18~76(50.1±4.9)岁。观察并比较手术前后拇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第1,2跖骨间角(inter metatarsal angle,IMA),第1,2跖骨长度差变化,术后采用美国矫形骨科学会足踝外科学组(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拇趾-跖趾-趾间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价。结果:31例(42足)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4~18(15.1±1.2)个月。HVA、IM分别由术前的(38.5±5.4)°、(13.0±1.1)°矫正到术后的(14.3±4.7)°、(9.1±1.5)°(P<0.05)。术前1、2跖骨长度差为2~-4(-0.59±1.80)mm,术后为0~-6(-3.53±1.60)mm,平均第1跖骨短缩2.94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OFAS评分由术前的(57.8±9.7)分提高到术后的(92.1±9.3)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优23足,良16足,可3足。结论:微创截骨手法整复术手术时间短、切口小、能够有效纠正拇外翻畸形、改善前足功能,获得良好疗效。
温冠楠佟云张杰李晔张海群金立昆温建民刘媛媛
关键词:拇外翻微创截骨术手法
遗传因素与外翻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5
2006年
[目的]探讨遗传因素与母外翻的相关性。[方法]对1 491例母外翻患者的家族遗传性调查,并对其就诊年龄、发病年龄、病情加重年龄、母外翻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9.48%的母外翻患者有明确家族史。有遗传性的患者与无遗传背景的母外翻患者在就诊年龄、发病年龄、病情加重年龄上均有显著性差异,而在母外翻角大小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遗传因素为导致母外翻发病的主要原因。遗传只是引起母外翻的发病,而不影响其病情轻重。有遗传性的患者在就诊年龄、发病年龄、病情加重年龄上均早于无遗传背景的母外翻患者。
温建民梁朝佟云胡海威吴夏勃林新晓蒋科卫程桯
关键词:拇外翻家族史病因
推拿治疗肩部疾患导致意外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
2007年
张振宇温建民佟云
关键词:推拿治疗肩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业医师法》疾患推拿手法治疗
微创手术治疗高龄拇外翻22例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微创手术治疗高龄拇外翻的优势。方法:2009年1月-2012年6月,对高龄(70岁以上)拇趾外翻患者22例(26足),给予中西医结合微创手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拇外翻角、第Ⅰ、Ⅱ跖骨间角改善情况;用AOFAS(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足拇趾、跖趾关节、趾间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对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22例(26足)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32个月,平均11.2个月。拇外翻角术前:39~50°,平均46.5°;术后15~26°,平均20.2°;术前第Ⅰ、Ⅱ跖骨间角8~16°,平均13.8°;术后6~12°,平均10.2°。术前术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OFAS(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足拇趾、跖趾关节、趾间关节功能评分,术前评分44~59分,平均54.6分,术后75~93分,平均87.9分,术前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拇外翻的手术治疗应避免盲目追求外观而忽视病人的基础情况和治疗要求,采用微创手术有限的矫形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佟云何冀川李晔刘洋王文洁
关键词:拇外翻微创高龄
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拇外翻技术被引量:16
2018年
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拇外翻技术(温氏微创技术)是我国原创,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治疗足拇外翻的一种方法。该技术秉承阴阳平衡理论,依据"骨离缝、筋出槽"理念,借鉴"小夹板、纸压垫"治疗方法,通过4项核心技术:微创截骨手法整复术、"裹帘"法外固定、围手术期用药、术后康复,恢复和保持第一跖趾关节的阴阳平衡,达到"骨正筋柔"的良好临床效果。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核心技术、治未病方面对拇外翻的诊断、治疗、预防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述。
温建民佟云张帅温冠楠李多多
关键词:拇外翻微创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
拇外翻疼痛与足太阴经筋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拇外翻患者以疼痛为主的临床表现与足太阴经筋疾病证候表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13例(444足)拇外翻患者的临床资料,参考经筋理论,尤其是足太阴经筋疾病的证候学特点,寻找两者在证候学上的相符程度。结果:拇外翻患者足内侧的痛沿足太阴经筋走行,可循足太阴经筋找到"结筋病灶点",即95.05%的病人在"大都次",45.72%的病人在"公孙次"找到"结筋病灶点"。结论:拇外翻反映足太阴经筋病变,可用中医经筋理论来指导临床诊治。
佟云温建民孙卫东桑志成胡海威
关键词:拇外翻疼痛经筋理论
外翻合并第二跖骨头下疼痛的生物力学定量研究被引量:24
2006年
目的探讨跖骨头下压力变化与!外翻合并跖骨头下疼痛的关系,并对引起第二跖骨头下疼痛的跖骨头下压力进行定量分析。方法采用由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生物力学实验室研制的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58名正常人(116足),32例(45足)!外翻单纯合并第二跖骨头下疼痛患者,56例(102足)!外翻无足底疼痛患者进行足底压力测试,将三组跖骨头下压力进行比较。采用病例-对照设计,研究压力与疼痛的关系,并对引起第二跖骨头下疼痛的压力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外翻单纯合并第二跖骨头下疼痛组分别与!外翻无足底疼痛组及正常组比较,第二跖骨头下压力均明显增高(均P<0.05);(2)第二跖骨头下压力高于正常组与第二跖骨头下压力不高于正常组比较,疼痛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OR>3,OR95%CI>1);(3)!外翻合并第二跖骨头下疼痛组第二跖骨头下压力占体重的5.20%~7.29%。结论跖骨头下压力异常增高是跖骨头下疼痛的危险因素,第二跖骨头下压力超过体重的5.20%,极易出现跖骨头下疼痛。
温建民胡海威孙永生桑志成徐颖鹏佟云钟红刚
关键词:拇外翻生物力学跖骨疼痛
基层中医药传承模式助力中医药人才队伍成长
王芃齐越峰杜君宏佟云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