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江涛
- 作品数:13 被引量:78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军事更多>>
- 高水平地学人才素质及其培养途径被引量:4
- 2007年
- 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高水平地学人才提出了期待和要求。高水平地学人才应知识广博,视野宏大,躬行艰苦奋斗精神,具备高尚的苦乐观、幸福观,具有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的业务素质,富有科学思维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善于组织管理,能驾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来推进地学行业建设和实施国家能源和资源战略和部署。要从专业教育、科研训练、人文素质拓展、实习实践等方面加强高水平地学人才的培养。
- 徐士元余江涛李正汉
- 关键词:地学人才
- 国防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
- 2009年
- 国防生培养是国务院、中央军委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培养军队干部,拓宽选拔培养高素质军队建设人才的途径,是为了进一步发挥高等教育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军队干部队伍知识结构和科学文化水平,形成符合我国国情、具有我军特色的军事人才培养体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通过利用本校特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优化军政训练内容,搭建国防生创新实践平台,从思想道德、军事素质、科学文化、心理体能四个维度全面提高国防生的综合素质,造就"艰苦奋斗精神强、创新实践能力强、野外适应能力强",有学校特色的国防军事人才。
- 刘世勇余江涛李凛
- 关键词:国防生
- 大学新生学习状态调查分析与教育对策被引量:3
- 2008年
- 本文对大学新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适应性、专业满意度、课堂行为、课余时间安排以及主要困惑等反映学生学习状态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引导大学新生进入良好学习状态的对策。
- 刘世勇余江涛
- 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逻辑及其要领--以理工科课程为例被引量:762
- 2018年
-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新模式,是各方高度关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而在繁多论述中尚缺乏对课程思政的科学内涵、生成机理、逻辑结构的深刻揭示,这显然不利于专业教师落实"课程思政"。特别是没有看到理工科课程与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显著差异,把两者大而化之、等量齐观,这显然不利于理工教师开展工作。文章认为,高校"课程思政"短板和难点在于理工科课程方面,而对理工科思政作用的生成机理和逻辑结构又是理工科教师落实"课程思政"的关键。文章对此进行了揭示和诠释,最后指出了理工科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具体要领。
- 余江涛王文起徐晏清
- 关键词:专业教师理工科逻辑
- 基于组织支持视角的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被引量:5
- 2010年
- 辅导员队伍建设一直受到党和国家及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的高度关注并在努力推进。但由于多种原因,队伍建设的实际与社会期望和队伍成员诉求还有较大差距,后续进展显得乏力,急需新视角和思路。本文从组织支持理论来审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并提出新的思路。组织支持强调组织对成员的关心及重视,使成员产生帮助组织实现目标的义务感,增强对组织的情感承诺,并最终自愿帮助实现组织目标。这对辅导员队伍建设有着重要启示和借鉴作用。
- 刘世勇余江涛
-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 学生工作新视角:辅导员的知识管理及实施被引量:2
- 2013年
- 知识在高校工作中具有本体论地位,大学生知识活动的丰富性、辅导员自身素质发展、国家政策导向预示了辅导员进行知识管理的必要性。要从加强辅导员对学生事务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传播与共享、开发和应用、创新和再生等方面进行知识管理。
- 余江涛刘世勇
- 关键词:辅导员知识管理
- 专业实践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被引量:2
- 2012年
- 专业实践教学具有专业教育功能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它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相融互动,其内容和过程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包括专业信念、科学精神、爱国主义、创新意识教育和团队协作训练等方面。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过程和教师等方面的资源,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推动德育与智育相融共进的有效途径。
- 徐士元余江涛
- 关键词:专业实践教学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资源
- 高校学风建设要树立系统思想被引量:2
- 2007年
- 学风建设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关系高校办学功能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神圣宗旨的实现。在教育部大力实施"质量工程"的今天,学风建设意义非凡。推进学风建设,要理清思路,树立系统的学风建设观点,统筹规划,有序推进。笔者认为高校的学风包括学生的学习风气、教研人员的学术风气和教授风范、干部的学习风气工作作风和进取精神等等,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关联,构成一个交互性的系统。大学校长应当在充分认识高校学风系统性特点的基础上,从自身开始规范,并积极引领高校师生开展学风建设。
- 刘世勇余江涛
- 关键词:高校学风建设
- 基于“本体论”上的大学德育视点
- 2006年
- 大学德育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也可以说是一个问题,很多高校包括教育行政部门也在采取种种举措推进德育工作。但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是深刻的透视问题,廓清有关问题的论阈。大学德育也是如此,文章将从本题论的角度审视该问题,并试图拟出解决问题的路径。
- 余江涛徐士元
- 关键词:本体论大学德育思维
- 关于切实增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实效性的思考被引量:2
- 2012年
- 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促进高校科学发展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要从工作队伍建设、培育民族骨干、强化文化交流、做好全方位帮扶等方面切实推进。在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中,要注意统筹规划科学设计,把握好教育的时机、力度和节奏,务求实效。
- 马彦周余江涛张红兵
-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