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丰文
- 作品数:69 被引量:249H指数:7
-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NSCLC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对18F-FDG PET/CT显像SUV的影响
- 刘德军冯彦林余丰文贺小红
- 不同密度口服阳性对比剂对PET/CT图像质量及标准摄取值的影响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不同密度口服阳性对比剂对PET/CT图像质量和标准摄取值(SUV)的影响。方法60例PET/CT显像患者,显像前常规口服浓度为2%的泛影葡胺1000ml,其中14例患者肠道内发现多处高密度残留钡剂。所有患者均同时采用CT及137Cs两种衰减校正方法,分别重建CT衰减校正(CTAC)、137Cs衰减校正(CsAC)图像。选择所有患者胃肠道内泛影葡胺充盈区、无对比剂充盈区、臀部软组织区以及14例患者高密度钡剂充盈区勾划感兴趣区(ROI)。比较各感兴趣区CTAC和CsAC的平均SUV差异,以及CTAC、CsAC的图像差异。结果在所有正常软组织区、无对比剂充盈区以及泛影葡胺充盈区,CTAC和CsAC的平均SUV无显著性差异。在高密度残留钡剂充盈区,CTAC的平均SUV明显高于CsAC(t=3.451,P=0.018),其差异与CT值成正相关(r=0.445,P=0.021)。比较所有图像,正常软组织、无对比剂充盈区、泛影葡胺充盈区CTAC和CsAC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在高密度残留钡剂充盈区,CTAC图像上可见FDG高摄取伪影,而CsAC图像为正常摄取。结论低密度口服泛影葡胺对PET/CT显像图像质量和标准摄取值无明显影响,高密度钡剂可使PET/CT的SUV明显高估,且可出现不同程度的FDG高摄取伪影。
- 黄克敏冯彦林贺小红余丰文刘德军温广华袁建伟杨明
- 关键词:对比剂
- 心肌断层显像心肺摄取比值与核素心室造影左心功能的对比分析
- 1999年
- 【目的】探讨核素心肌断层显像时利用心肺摄取比值评价左心功能的价值。【方法】用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 和99mTc红细胞(RBC) 对21 例健康对照者,42 例冠心病心功能正常者和43 例冠心病心功能受损者分别进行心肌断层显像和平衡法门控核素心室造影。从静息心肌断层显像的左前位像和平衡法门控核素心室造影。从静息心肌断层显像的左前位像(LAO12°) 中测出心肺计数比值(HIR) ,从门控核素心室造影中计算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R) 、左心室最大充盈率(LVPFR) 、左心室最大射血率(LVPER) 。【结果】健康对照组和冠心病心功能正常组的HLR 均高于冠心病心功能受损组( P < 0 .01) ;健康对照组和冠心病心功能正常组的HLR 差异无显著性( P > 0 .5) 。【结论】心肌断层显像时HLR 在反映冠心病患者心功能方面具有明确的实用价值。
- 余丰文冯彦林贺小红黄克敏
-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显像HLR
-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SPECT/CT显像对慢性肾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病灶的诊断效能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SPECT/CT术前准确定位慢性肾病(CKD)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甲状旁腺病灶的价值。方法 52例甲状旁腺切除术sHPT患者均于术前2周内接受^(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双时相平面显像和延迟相SPECT/CT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99) Tc^m-MIBI平面显像、SPECT、CT和SPECT/CT术前检出甲状旁腺病灶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52例共检出172个甲状旁腺病灶,其中甲状旁腺瘤(PM)13个、腺瘤样增生(AH)26个、甲状旁腺增生(PH)133个。^(99) Tc^m-MIBI平面显像、SPECT、CT、SPECT/CT诊断甲状旁腺病灶的灵敏度分别为55.81%(96/172)、70.35%(121/172)、79.65%(137/172)和81.40%(140/172),特异度分别为92.05%(81/88)、90.91%(80/88)、76.14%(67/88)和93.18%(82/88),准确率分别为68.08%(177/260)、77.31%(201/260)、78.46%(204/260)和85.38%(222/260)。SPECT/CT的灵敏度明显高于及^(99) Tc^m-MIBI平面显像,特异度明显高于,准确率高于13.136,P<0.001)、和^(99) Tc^m-MIBI平面显像。结论 SPECT/CT术前定位诊断sHPT患者甲状旁腺病灶的价值明显优于单一^(99) Tc^m-MIBI平面显像、SPECT或CT。
- 刘德军冯彦林余丰文杨明冼伟均王颖鲁胜男
- 关键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 ^(18)F-FDG PET/CT延迟显像数据采集参数推算方法的探讨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 PET/CT 延迟显像需采集的总计数、计数率和采集时间的推算方法。方法对39例体格检查者行^(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 全身显像,并将其全身图像分为8个区段,估算各区段总计数占全身总计数的百分比。对另25例患者分别进行早期和延迟显像,并求出其早期显像平均计数率、相应区段延迟显像每床位需采集的总计数(C_(dc))、理论推算计数率,然后启动 PET数据采集程序,记录延迟显像的实测计数率。分别以 C_(dc)除以理论推算和实测计数率,获得延迟显像理论推算和实际需要的采集时间。结果早期与延迟显像对应区段理论推算的每床位总计数、计数率和采集时间与对应的实测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0.273、1.609和-1.692,P 值分别为0.788、0.120和0.103);3~4 h 后延迟显像采集时间较早期显像延长约2.2倍。结论该方法可避免延迟显像数据采集的随意性,提高早期与延迟显像图像质量和定量指标的可比性。
- 贺小红冯彦林余丰文杨明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脱氧葡萄糖
- PET/CT显像中不同密度人体组织及残留钡剂对CT衰减校正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 显像中不同密度人体组织及残留钡剂对CT 衰减校正(CTAC)的影响。方法 20例 PET/CT 显像患者,分别重建 CTAC 及^(137)Cs 衰减校正(CsAC)图像。选择所有病例全身不同密度的正常组织及残留钡剂处勾画感兴趣区(ROI),分别测量CTAC 及 CsAC 图像相同部位的标准摄取值(SUV)及相应部位的 CT 值。比较所测部位 CTAC 和CsAC 的平均 SUV 差异及两者间图像差异。结果在所有非骨组织(脑组织除外)中,CTAC 平均SUV 较 CsAC 低17%(t=-5.328,P<0.001);在骨组织中,CTAC 较 CsAC 高16%(t=7.960,P<0.001);在高密度钡剂中,CTAC 较 CsAC 高98%(t=3.451,P=0.018)。在所有不同密度人体组织中,CTAC 和 CsAC 图像间差异不影响诊断效果;在高密度钡剂中,于 CTAC 图像上见明显^(18)F-FDG 异常高摄取伪影,而 CsAC 图像上为正常摄取影。结论不同密度人体组织及残留钡剂在 CTAC 和CsAC 时 SUV 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CTAC 对骨组织及残留钡剂的 SUV 明显高估,并在残留钡剂区域造成图像伪影。
- 黄克敏贺小红冯彦林温广华刘树生余丰文刘德军袁建伟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应用^(99m)锝-培洛霉素标记SPECT肺显像诊断肺癌的临床研究
- 1998年
- 目的:探讨应用SPECT99m锝-培洛霉素(peplomycin,PPM)显像诊断肺癌的价值。方法:使用SPECT99m锝-培洛霉素对25例肺癌和13例良性病变患者进行早期及延迟平面与断层显像。结果:99m锝-培洛霉素肺癌延迟摄取比值(UR)和延迟目测观察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同为84.0%、84.6%及84.2%,肺癌DNA含量指数与延迟UR相关系数为0.31。结论:应用SPECT99m锝-培洛霉素显像诊断肺部恶性肿瘤具有实用价值。
- 谭家驹冯彦林朱正余丰文杨劼
- 关键词:肺癌显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 ^20lTl定量门控心肌灌注体层显像与^99mTc-红细胞门控心血池显像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20lTl定量门控心肌灌注体层显像与^99mTc-红细胞门控心血池显像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72例受检者接受^20lTl静息门控心肌灌注体层显像,用AUTOQUANT 4.21软件测量LVEF,并与24h内的静息^99mTc-红细胞平衡法门控心血池显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门控心肌灌注体层显像与门控心血池显像测量LVEF值的结果呈明显正相关(r=0.554,P=0.000),两种方法无统计学差别(t=1.194,P〉0.05)。②不同疾病组之间两种测量方法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大于0.05)。③门控心肌灌注体层显像及门控心血池显像测量的LVEF值分别为(64.68±10.77)%和(62.46±8.99)%,门控心肌灌注体层显像测量的LVEF值要比门控心血池显像高出3.55%。结论^20lTl控心肌灌注体层显像与^99mTc-红细胞门控心血池显像测量LVEF值的相关性好且结果准确,但门控心肌灌注体层显像的LVEF测量值要稍高于门控心血池显像。
- 袁建伟冯彦林贺小红余丰文刘德军温广华黄克敏
- 关键词:门控血池显像门控心肌灌注显像铊放射性同位素
- 乳腺导管癌^18F-FDG PET/CT标准化摄取值与雌激素受体表达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的标准化摄取值(SUV)与乳腺导管癌雌激素受体(ER)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PET/CT诊断的41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为(55.2±9.55)岁乳腺导管癌患者,且计算病灶SUV;所有病例均手术后病理证实且进行免疫组化检查(ER检测)。结果41例乳腺导管癌患者中,ER阳性组占43.9%,ER阳性组的平均年龄为(60.20±9.34)岁,而ER阴性组的平均年龄为(50.32±9.33)岁,两组年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10,P=0.012);ER阳性乳腺癌患者组平均SUV为2.76±1.34,而ER阴性乳腺癌患者组平均SUV为5.84±2.90,两者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71,P=0.004)。本试验FDGSUV诊断ER表达正确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达0.780±0.075,用FDGSUV诊断ER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根据ROC曲线发现SUV分界值为3.135,其诊断敏感性为72.2%;特异性为73.9%,曲线下面积为0.780。结论利用FDGSUV早期评价乳腺导管癌ER表达情况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初步认为将SUV>3.135作为乳腺导管癌ER表达的一个分界值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 温广华冯彦林邓候富余丰文刘德军袁建伟贺小红黄克敏刘树生杨明
- 关键词:乳腺导管癌^18F-脱氧葡萄糖标准化摄取值雌激素受体
- 原发性肝细胞癌^18F-FDG PET显像与其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的对比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分化及病理类型原发性肝细胞癌(HCC)^18F-脱氧葡萄糖(FDG)PET显像特征。方法将28例HCC患者34个病灶的^18F-FDGPET显像结果与其病理类型及组织学Edmondson分级结果对照,^18F-FDG显像采用感兴趣区(ROI)法测量病灶及周围正常肝组织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T,SUVmax-N),并计算其比值(SUVratio=SUVmax-T/SUVmax-X),以SUVration〉1.2为阳性判断标准,目测法判断病灶^18F-FDG的浓聚形态。结果34个HCC病灶中小梁型23个、假腺型4个、实体型3个,混合型4个。Edmondson分级:Ⅰ级4个、Ⅱ级11个、Ⅲ级18个、Ⅳ级1个;^18F-FDGPET显像假阴性病灶14个(14/34,41.2%),阳性病灶20个(20/34,58.8%)。Edmondson Ⅰ+Ⅱ级组病灶^18F-FDG显像阳性率明显低于Ⅲ+Ⅳ级组[33.3%(5/15)和78.9%(15/19);χ^2=7.201,P=0.013],Ⅰ+Ⅱ级组SUmax-T、SUVratio也低于Ⅲ+Ⅳ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UVmx-:T2.05±0.58和4.69±0.54,SUVratio:1.21±0.25和2.83±1.28,t值分别为-4.382和-5.394,P均〈0.05),而2组间SUVnax-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44,P=0.660)。^18F-FDG显像阳性的20个病灶主要影像和病理特征:5个放射性近似均匀性浓聚,病灶内癌细胞分级及病理类型相对单一;10个呈边缘花环样浓聚,病灶中央见大面积出血、坏死区;5个呈现内部局灶性浓聚,病灶内癌细胞分级及病理类型复杂,密集生长的低分化癌组织周围混有排列松散的高分化组织。结论HCC病灶^18F,FDG浓聚程度与其组织分化程度明显相关,^18F-FDG浓聚形态与其内部组织学分布有关。
- 刘德军冯彦林余丰文石海燕贺小红袁建伟温广华黄克敏
- 关键词:肝细胞瘤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脱氧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