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洋

作品数:5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消化系
  • 2篇消化系统癌
  • 2篇消化系统癌症
  • 2篇高危
  • 2篇高危人群
  • 2篇癌症
  • 2篇癌症预防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房起搏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学
  • 1篇信度
  • 1篇信效度
  • 1篇信效度评价
  • 1篇幸福感
  • 1篇术后
  • 1篇双腔

机构

  • 5篇哈尔滨医科大...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5篇于洋
  • 2篇赵秋利
  • 2篇马得欣
  • 1篇邢慧
  • 1篇张烁
  • 1篇田进伟
  • 1篇沈岩
  • 1篇李述峰
  • 1篇王帆
  • 1篇吴燕妮
  • 1篇田晓彦
  • 1篇王楠楠
  • 1篇张静

传媒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护理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幸福PERMA模式在护理领域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8
2021年
本文对PERMA模式进行概述,介绍了运用该模式编制的特异性测评工具及在护理领域的应用现状,推动PERMA模式在护理领域的应用深度与广度,为我国护理人员精准地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应用PERMA模式提供依据。
于洋张静信博李曼丽
关键词:幸福感干预积极心理学护理
黑龙江省消化系统癌症高危人群预防主动行为测评量表常模的构建被引量:5
2021年
背景消化系统癌症的防控形势严峻,但其高危人群的预防意识、预防行为水平等参差不齐。医护人员对消化系统癌症高危人群预防能力的评估缺乏参考标准,构建消化系统癌症高危人群预防主动行为量表(DSC-PPBS)地区常模尤为重要。目的建立黑龙江省DSC-PPBS常模,为评估消化系统癌症高危人群预防行为水平提供参考。方法于2019年5月-2020年1月,选取黑龙江省6家三级甲等医院、3家二级甲等医院、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消化系统癌症高危人群为研究对象,以DSC-PPBS为调查工具,在分析消化系统癌症高危人群DSC-PPBS评分特点的基础上建立均数常模、百分位常模和划界常模。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1400份,回收有效问卷123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8.29%。按性别和年龄组(40~45、46~65、≥66岁)建立消化系统癌症高危人群DSC-PPBS的均数常模。百分位常模以5%为间隔,建立5分位至95分位消化系统癌症高危人群DSC-PPBS的百分位常模。划界常模以4个界点(x-s、x-0.5s、x+0.5s、x+s)将消化系统癌症高危人群的预防行为划分为5类:预防行为差、预防行为较差、预防行为一般、预防行为良好、预防行为优秀,划界值接近百分位常模的第15、30、70、85百分位。结论本课题组近期构建的黑龙江省消化系统癌症高危人群DSC-PPBS常模具有良好的代表性,为该量表进一步推广奠定了基础,可作为临床及社区医护人员对消化系统癌症高危人群预防行为的干预提供效果评价的参考依据。
信博赵秋利王楠楠于洋马得欣张宇坤
关键词:消化系统癌症高危人群癌症预防量表常模
IL-17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2020年
免疫细胞及其介质直接引起的慢性动脉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AS)的特点,白细胞介素(IL)-17是主要促炎性细胞因子。近年来,关于IL-17在AS中的多效性及其功能的探讨逐渐深入。本文就IL-17在AS中的作用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旨在为研究AS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新思路。
于洋田晓彦郑艳贺沈岩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白细胞介素17T淋巴细胞
消化系统癌症高危人群预防主动行为测评量表的编制与信效度评价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编制消化系统癌症高危人群预防主动行为测评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以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为理论依据,通过查阅文献和指南及半结构化访谈初步形成量表条目池,根据2轮专家函询及预测试进行条目修订与筛选形成暂定版量表,对620例消化系统癌症高危者进行正式调查,评价其信效度,形成正式版量表。结果消化系统癌症高危人群预防主动行为测评量表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4个公因子,包括预防主动行为维度、癌症风险认知维度、预防行为动机维度、预防行为技巧维度,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1.686%,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模型拟合良好;总量表内容效度为0.901,各条目的内容效度为0.818~1.000;量表总Cronbachα系数为0.934,2周后的重测信度为0.898。结论消化系统癌症高危人群预防主动行为测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医护人员评价消化系统癌症高危人群癌症预防行为水平的测评工具。
信博赵秋利王楠楠马得欣邢慧吴燕妮于洋
关键词:消化系统癌症高危人群癌症预防信度
不同部位心房起搏对植入双腔起搏器患者术后发生心房颤动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研究高位房间隔起搏(HASP)和右心耳起搏(RAAP)对心房电活动及心房结构的影响,评估HASP的安全性及临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行双腔起搏器植入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142例,根据患者心房起搏电极植入的部位分为两组:HASP组100例,RAAP组42例。分别记录术前和术后P波时限、P波离散度、左心房大小及心房电极起搏参数(起搏阈值、感知、阻抗),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入选的142例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疾病、吸烟饮酒史等因素无明显差异。RAAP组术前P波时限为(128.03±17.11)ms,术后为(144.82±21.37)ms;HASP组术前P波时限为(125.48±13.20)ms,术后为(102.08±15.23)ms;两组术后P波时限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1)。RAAP组术前P波离散度为(27.33±10.12)ms,术后为(18.64±6.59)ms;HASP组术前P波离散度为(27.12±8.58)ms,术后为(18.89±4.85)ms;两组间P波离散度虽无明显差异(P=0.47),但两组P波离散度术后较术前均减小。RAAP组与HASP组左心房内径无明显差异(34.07±5.71比32.48±4.19,P=0.10)。HASP组起搏参数稳定,无额外并发症。植入起搏器1年后程控随访时发现,RAAP组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比例为16.7%,而HASP组仅为4.0%,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5)。程控随访2年,RAAP组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比例为28.6%,HASP组为17.0%,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HASP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起搏方式,可以明显缩短P波时限,有机会减少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风险。
于洋张烁王帆李述峰田进伟
关键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房颤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