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刚
- 作品数:26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电厂汽轮机轴承冷却水热泵供暖方法
- 本发明属于能源领域的一种电厂轴承冷却水热泵供暖系统及方法,该系统由汽轮机、汽轮机轴承冷却系统、蒸汽吸收式热泵、水水换热器、低压加热器、热网加热器以及相应的管路和附属设备组成。该系统利用电厂轴承冷却水作为吸收式热泵的低温热...
- 于刚张永生张光卞双鞠翠玲邢长燕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双重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区域冷热源供能网络调优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涉及区域冷热源自动调优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双重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区域建筑冷热负荷预测和多目标冷热源调度优化方法、系统及设备,步骤包括:S1,获取并预处理历史负荷数据集,基于热力学先验机理建立冷热负荷物理信息约束;S2...
- 孙健 蔡潇龙 刘鼎群 孙冰瑞 刘敏慧于刚杜小泽杨勇平
- 热电联产耦合热泵实现区域冷热联供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能源利用节能技术领域的、涉及一种热电联产耦合热泵实现区域冷热联供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电厂汽轮机组、热网加热器、热泵、冰蓄冷系统以及附属设备,采用相应的管路连接组成;该系统通过热电联产和热泵的协同作用,...
- 张永生于刚卞双邢长燕张光鞠翠玲
- 文献传递
- 一种节能的热泵与热电联产耦合供热系统及耦合供热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能源领域的一种节能的热泵与热电联产耦合供热系统及耦合供热方法。该系统由汽轮机、汽轮机凝汽设备、汽轮机循环冷却设备、蒸汽吸收式热泵、热网加热器、耦合器、换热站以及相应的管路和附属设备组成。该系统利用热泵和热...
- 于刚张永生靳涛张光卞双鞠翠玲邢长燕
- 文献传递
- 太阳能热发电储热系统动态建模与仿真研究
- 2025年
- 近年来,众多示范性的光热电站在全国范围内相继建成,配备适宜的储热系统对于提升这些光热电站的发电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储热系统的运行,本工作建立了双罐间接储热系统的动态模型,分别搭建储盐罐、油/盐换热器、熔盐泵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引入PI调节模块实现熔盐泵转速的自动控制,利用STAR-90仿真平台模拟了中广核德令哈50 MW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典型日工况下的储、放热动态运行过程。结果表明,本工作熔盐泵数学模型得到的性能曲线与厂家实测数据匹配度高,同时相比于原有储热系统模型,本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储热系统的输入导热油温度和流量波动引起的熔盐流量波动的动态过程。在储热过程中,油/盐换热器热股导热油入口温度的变化趋势显著影响了冷股熔盐流量的波动趋势,熔盐泵的转速与流量呈现较强的非线性关系,熔盐泵的功耗与转速呈线性关系。春分日工况下熔盐的平均质量流量约为800 t/h,熔盐泵的平均转速和平均功率分别为154 r/min和87 kW;秋分日工况下熔盐的平均质量流量约为1400 t/h,熔盐泵的平均转速和平均功率分别为265 r/min和115 kW。汽轮机运行在28 MW的放热过程中,由于油/盐换热器中冷股导热油的流量和温度均较为稳定,因此热股熔盐的流量维持在2411 t/h,熔盐泵的转速和总功耗分别为855 r/min和205 kW。本研究为太阳能热发电站储热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 黎涵于刚徐二树廖志荣王强陈晨星月鹏
- 关键词:光热发电储热系统动态建模系统仿真
- 一种家用光热引射器辅助压缩式制冷及制热梯级供能系统
-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家用光热引射器辅助压缩式制冷/制热梯级供能系统。该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子系统、储热水箱梯级供能子系统以及引射器辅助压缩制冷/制热子系统。本系统可根据需要制取不同温度热水,并储存至分...
- 戈志华季浩张尤俊庞敬帅崔跃龙于刚
- 热泵耦合热电联产的供暖系统
- 本实用新型属于能源领域的一种热泵耦合热电联产的供暖系统,该装置由汽轮机、蒸汽压缩式热泵、背压小汽轮机、热网加热器以及相应的管路和附属设备组成。该装置利用电厂循环水作为热泵的热源,热泵压缩机通过电厂做过功的中压蒸汽驱动小汽...
- 张永生于刚卞双邢长燕张光鞠翠玲
- 文献传递
- 吸收式热泵纳入南方电厂区域供暖的设计方案被引量:1
- 2012年
- 根据南方供暖现状,提出将吸收式热泵纳入抽凝机组冷端,利用废热实现区域供暖的设计方案。通过对某300MW抽凝式机组分别进行纯凝与供热模式的变工况计算,将本方案与南方地区现有的电空调供热、纯凝机组发电方式进行比较,得出不同热负荷下的供热与发电节煤量,求得总节煤量。同时提出节煤率的概念,作为评价本方案节能性的指标,并得出节煤率随热负荷变化关系。最后,从电厂收益和投资回收期分析了纳入热泵后的电厂经济性,并将热泵供热方式与空调供热方式的居民花费做了比较,得出采用本设计方案对电厂与居民均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的结论。
- 曹昕慧于刚王西伦张光
- 关键词:余热吸收式热泵
- 槽式集热系统流速及布置优化被引量:2
- 2015年
- 通过对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结构及能量转换过程特性的研究,建立了基于多热容变物性的集热器动态仿真模型,并由LS-2型槽式集热器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在仿真平台上结合泵、阀门等模型组建起集热系统仿真模型,并根据SEGS-VI的电站实际运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系统的集热效率和所消耗总泵功随太阳辐照量及导热油流速的变化,得到了不同工况下集热系统的最优折合效率、导热油最佳流速和单支路最优长度.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导热油进、出口温度下,太阳辐照量越大,集热系统最优折合效率越高,当太阳辐照量从500 W/m2升至1 000W/m2时,导热油最佳流速从2m/s变化到3m/s;在同一太阳辐照量下,系统最优折合效率随导热油工作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 于刚罗娜侯宏娟杨勇平
- 关键词:动态仿真优化设计
- 不同判定准则确定循环水系统优化运行的分析被引量:9
- 2008年
- 关于循环水系统优化运行的判定准则分为3种:传统分析法、考虑冷却水价格的最大收益法和综合成本煤耗率法。将这些方法与改进型综合成本煤耗率法进行分析、比较,通过编制计算机语言,对每一种方法分别建立各自的程序和优化调度方案。结合某电厂1、2号机组的循环水系统优化运行进行计算,通过对4种循环水泵优化调度方案的结果比较,确定了最优判定准则。
- 石书雨于刚张光
- 关键词:循环水系统循环水泵优化调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