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伟

作品数:11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4篇细胞
  • 4篇小儿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4篇肝切除
  • 4篇肝切除术
  • 3篇肿瘤
  • 3篇细胞瘤
  • 3篇母细胞
  • 3篇母细胞瘤
  • 3篇肝母细胞瘤
  • 3篇肝肿瘤
  • 2篇镜检
  • 2篇腹腔镜检
  • 2篇腹腔镜检查
  • 1篇带蒂
  • 1篇带蒂包皮
  • 1篇带蒂包皮瓣

机构

  • 10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陕西省人民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0篇龚伟
  • 6篇吴宣林
  • 5篇郑百俊
  • 4篇潘伟康
  • 4篇高亚
  • 4篇李鹏
  • 3篇余强
  • 3篇程继文
  • 3篇段怡涛
  • 3篇余辉
  • 2篇王怀杰
  • 2篇郭新奎
  • 1篇孙向飞
  • 1篇董济民
  • 1篇郭正团
  • 1篇黄强
  • 1篇黄强
  • 1篇刘瑶
  • 1篇李鹏
  • 1篇闫妮

传媒

  • 4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中国病案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肝切除术与开腹肝切除术治疗肝母细胞瘤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laparoscopic liver resection,LLR)治疗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9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接受LLR和开腹肝切除术(open liver resection,OLR)的HB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术前资料、手术指标、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符合入选标准的LLR患儿17例(为LLR组),OLR患儿26例(为OLR组),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血红蛋白、肝功能、甲胎蛋白、肿瘤位置、大小、数目及手术方式、PRETEXT分期、危险度分层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OLR组相比,LLR组手术时间更长[LLR组(246±47.4)min vs.OLR组(187±52.8)min,P<0.01],术中出血量更少[LLR组(77.5±39.2)mL vs.OLR组(110.6±34.5)mL,P<0.01],手术切口长度更短[LLR组(6.0±2.4)cm vs.OLR组(10.7±3.1)cm,P<0.01]。两组均获R0期切除且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LLR组肝功能恢复更快[术后第7天AST:LLR组(64.7±20.5)IU/L vs.OLR组(77.8±17.6)IU/L,P<0.05;术后第7天ALT:LLR组(72.2±16.3)IU/L vs.OLR组(86.4±23.2)IU/L,P<0.05],镇静剂或止痛药使用次数更少[LLR组(3.3±1.0)次vs.OLR组(4.8±0.7)次,P<0.01],术后禁食时间[LLR组(1.5±0.6)d vs.OLR组(2.8±0.5)d,P<0.01]及住院时间[LLR组(7.3±1.3)d vs.OLR组(10.6±2.1)d,P<0.01]更短。两组患儿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LLR组11.8%vs.OLR组11.5%)、再手术率(LLR组5.9%vs.OLR组3.8%)、肿瘤复发转移率(LLR组17.6%vs.OLR组19.2%)、3年无瘤存活率(LLR组75.0%vs.OLR组76.9%)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LLR治疗HB安全可行,具有出血量少、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的优点,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近期疗效尚可,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郑百俊程继文高亚余辉李鹏段怡涛龚伟潘伟康吴宣林
关键词:肝肿瘤腹腔镜检查剖腹术肝切除术
晚期胰腺癌的射频消融治疗
龚伟
关键词:胰腺癌射频消融治疗区域化疗
let-7b通过靶向调控SALL4影响肝母细胞瘤细胞增殖能力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初步研究let-7b和SALL4在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细胞恶性行为中的作用及二者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检测let-7b在正常肝细胞(HL-7702)与HB细胞系、HB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ALL4在HB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HB组织中let-7b与SALL4表达水平的相关性。通过MTT、细胞周期和凋亡等实验方法上调或抑制HB细胞中let-7b的表达水平,观察let-7b对HB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软件、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qRT-PCR和western blot等实验,从体外水平验证let-7b与SALL4的靶向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let-7b与SALL4表达水平的肝母细胞瘤患者总体生存率的差异。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let-7b在HB组织中表达量显著降低,而SALL4表达量显著升高;let-7b在肝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PRETEXT分期存在相关性(P=0.002),且HB组织标本中let-7b与SALL4的表达水平存在负相关性(r=-0.716,P<0.001)。let-7b低表达组HB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显著低于let-7b高表达组(P=0.017)。SALL4阳性组HB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显著低于SALL4阴性和弱阳性组(P=0.034)。MTT、细胞周期和凋亡实验结果显示,let-7b可抑制肝癌Hep G2细胞增殖,促进细胞的凋亡。而抑制内源性的let-7b可促进Hep G2细胞增殖,抑制细胞的凋亡。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及构建双荧光报告载体荧光检测等实验结果显示,let-7b与SALL4存在一定的靶向关系。结论let-7b和SALL4可作为肝母细胞瘤不良预后的潜在标记物;let-7b作为抑癌基因可以靶向调控SALL4的表达,抑制HB细胞的增殖。
程继文赵璞杨薇粒郑百俊潘伟康龚伟余强李鹏
关键词:肝肿瘤SALL4细胞增殖
全腹腔镜ALPPS治疗小儿巨块型肝脏肿瘤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采用全腹腔镜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ALPPS)治疗小儿巨块型肝脏肿瘤的可行性,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1例右肝巨块型肝脏肿瘤患者接受全腹腔镜ALPPS的临床资料,分析围手术期资料和手术情况,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术前准备完善后,分别于2020年7月11日、7月24日顺利施行全腹腔镜下ALPPSⅠ期、Ⅱ期手术。其中ALPPSⅠ期手术时间3 h,围手术期未输血;术后3 d内体温波动于36.3~37.5℃;术后第10天复查肝功能正常;术后超声检查提示门静脉左支通畅,内径5.6 mm、流速42 cm/s,术后第3天残肝容积由221 cm^(3)增大至394 cm^(3),增长率为78.28%;ALPPSⅡ期手术时间6 h,右半肝完整切除,输血600 mL;术后3 d内体温波动于36.3~37.8℃,术后第12天肝功能正常;术后腹腔最大引流量175 mL,后逐渐维持在20 mL/d,术后第13天夹管出院。术后病理证实为肝脏间叶错构瘤。结论借助全腹腔镜可安全、有效地开展ALPPS治疗小儿巨块型肝脏肿瘤,预留残肝短期内可代偿肥大,为既往巨块型肝脏肿瘤残肝容积不足以施行完整切除的患者提供了希望。
余辉郑百俊高亚龚伟吴宣林刘瑶熊娜余强李鹏郭新奎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肝肿瘤肝切除术
腹腔镜小儿肝切除术21例报告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11月至2018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小儿外科诊断为肝脏占位并接受腹腔镜肝切除术的2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围手术期检査与处理、手术情况及术后随访资料。其中男10例,女11例,手术时平均年龄为21.6个月,范围为1.5.74个月。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术前依据PRETEXT、POSTTEXT分期系统进行分期。所有患儿中良性占位5例,HB16例。肝占位最长径平均为6.9cm,范围3.8~16.0cm。对PRETEXT Ⅱ~Ⅳ期的14例HB患儿术前接受以钳类为基础的化疗2~4个疗程,化疗后POSTTEXT分期为Ⅰ期3例、Ⅱ期7例、Ⅲ期4例。全组行非解剖性切除6例(S62例,S5-64例),解剖性切除15例(左外叶5例,左半肝4例,左半肝+S5、S6肿瘤切除1例,左半肝+尾状叶切除1例,右半肝2例,左三叶2例)。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240min,范围为100.390min;出血量平均为60ml,范围为15.300ml;术中输血7例冲转手术2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HB均获R0切除,平均切缘1.0cm,范围为0.2~3.0cm。术后1~2d即可活动及进食,无并发症的患儿术后住院时间为(7.3±1.3)d,范围为6~10d。术后并发症4例,包括肝断面包裹性积液1例,胆漏3例。2例胆漏及包裹性积液患儿引流自愈,1例胆漏经再次手术治愈。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39个月,范围为4个月至12年,良性占位患儿均存活无复发。16例HB患儿术后1年内有3例复发。16例HB患儿的随访情况:7例术后随访超过3年,其中5例无瘤存活;9例术后随访时间不足3年,其中无瘤存活8例,带瘤存活1例。结论对合适的患儿,腹腔镜肝切除术安全可行,可作为小儿肝切除手术的一种新选择。
郑百俊段怡涛高亚余辉龚伟潘伟康黄强李鹏吴宣林
关键词:腹腔镜肝切除术肝母细胞瘤化学治疗
2011年-2019年某三甲综合医院小儿腹股沟疝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对某三甲综合医院小儿腹股沟疝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医疗费用的合理化和医疗质量的提升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某三甲综合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儿3088例,分析其住院费用构成,使用逐步回归通径分析模型分析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住院时间中位数由5天下降至2天,住院费用由(5527.58±1344.28)元上升至(11640.13±1436.54)元。住院费用构成中,材料费从(627.63±305.99)元提高至(3297.10±566.26)元,占比由11.35%上升至28.33%;护理费从(73.85±20.49)元提高至(114.10±42.31)元,占比由1.34%下降至0.98%;药品费从2011年的(1545.69±490.73)元提高至2014年的(2944.34±773.73)元,后又逐年下降至2019年的(1913.24±470.53)元,占比由27.96%提高至30.08%又下降至16.44%;床位费从2011年的(157.49±64.66)元降低至2014年的(136.70±60.10)元,后又逐年上升至2019年的(147.54±91.36)元,占比由2011年的2.85%下降至2019年的1.2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通径分析发现,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包括诊疗费、材料费和住院时间,总效应分别为0.523、0.455和0.641。结论住院时间、诊疗费、材料费均为影响小儿腹股沟疝住院费用的主要可控因素,提示临床中在确保医疗质量的条件下,应设法通过控制材料费、诊疗费以及住院时间等来控制总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曹萍张涵罗晨晨高洋闫妮龚伟
关键词:腹股沟疝住院费用影响因素通径分析住院时间
小儿腹腔镜下肝切除术4例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报告4例小儿腹腔镜肝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4—5mm套管,腹压10—12mmHg。解剖性肝左叶切除在肝外游离结扎肝左动脉和门静脉左支。超声刀离断浅部肝实质,深部用CUSA解剖出管道、Ligasure凝切,线型Endovascular离断肝静脉。非规则性肝切除不阻断或解剖肝门。切除标本套袋后经扩大的脐部或下腹部Trocar切口取出。结果男女各2例,年龄3个月至4岁,手术时间100~340min,出血量20一200mL。无术中术后并发症。肝肉芽肿患儿随访6年未发现其他部位肉芽肿,肝血管瘤随访5个月无症状。2例肝母细胞瘤患儿中,1例正在化疗中,另1例采取观察随访。结论选择合适病例,小儿腹腔镜肝切除术安全可行。
段怡涛郑百俊高亚王怀杰黄强潘伟康郭新奎郭正团龚伟李鹏吴宣林
关键词:腹腔镜肝切除术儿童
B细胞淋巴瘤因子3基因mRNA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因子3(BCL3)基因mRNA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截止2019年10月收录的肾脏正常组织(正常肾组织组,72例)及原发肾透明细胞癌组织(肾透明细胞癌组织组,533例),根据分期将原发肾透明细胞癌组织组分为Ⅰ期组(267例)、Ⅱ期组(57例)、Ⅲ期组(123例)、Ⅳ期组(84例)。再根据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将256例组织分为无转移组(N0组,240例)和转移组(N1组,16例),根据基因表达信息将380例组织分为透明细胞A型(ccA)组(205例)及透明细胞B型(ccB)组(175例)。收集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数据,包括肿瘤分期、透明细胞亚型、淋巴结转移状态及总生存(OS)期。同时收集正常肾组织组及肾透明细胞癌组织组中BCL3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并比较。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对BCL3基因mRNA表达情况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OS期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BCL3基因mRNA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组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组(P=0.0004)。肾透明细胞癌组织Ⅰ~Ⅳ期组组织中BCL3基因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肾组织组(P<0.05);Ⅲ期、Ⅳ期组组织中BCL3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Ⅰ期组(P<0.01)。N0组和N1组组织中BCL3基因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15)。ccB组组织中BCL3基因mRNA表达水平高于ccA组(P=0.010)。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BCL3基因mRNA的高表达预示肾透明细胞癌患者OS期更短(P<0.001)。结论BCL3基因mRNA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这种高表达与更差的预后有关。
孙向飞龚伟董济民陈小波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MRNA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阑尾周围脓肿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究中药灌肠、理疗联合西药抗感染治疗小儿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阑尾周围脓肿患儿共61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1例)及对照组(30例),研究组给予西药抗感染联合中药灌肠、理疗等治疗方法,对照组仅给予西药抗感染治疗,7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29例,对照组患者总有效为22例,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中性粒细胞计数及体温恢复至正常所需时间的比较上,研究组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的时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包块最大横径减小率远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具有清热解毒、化瘀散结、通里攻下作用的中药联合微波的局部通透及促进血液循环作用,可以更好的提高阑尾周围脓肿的局部控制率,使患儿获益。
龚伟余强程继文王怀杰吴宣林
阴茎背侧纵行带蒂包皮瓣结合Duplay术式在治疗重度尿道下裂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重度尿道下裂手术治疗的取材方法、操作技巧和术后管理.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42 例阴囊型、会阴型尿道下裂手术治疗方法、技巧、术后管理体会.病例特点:患者年龄17 个月到10 岁.所有患者都为尿道开口于阴囊或会...
吴宣林龚伟余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