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龙赛州

作品数:17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文学
  • 5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篇戏曲
  • 3篇渊源
  • 2篇音乐
  • 2篇曲牌
  • 2篇王稚登
  • 2篇文学
  • 2篇戏剧
  • 1篇代文
  • 1篇点绛唇
  • 1篇董每戡
  • 1篇学术
  • 1篇艺术
  • 1篇音乐表现
  • 1篇音乐表现手段
  • 1篇音乐传播
  • 1篇音乐系统
  • 1篇语言
  • 1篇语言风格
  • 1篇折子戏
  • 1篇中国古典

机构

  • 16篇中山大学
  • 4篇南华大学

作者

  • 17篇龙赛州
  • 8篇黎国韬

传媒

  • 8篇文化遗产
  • 2篇戏曲研究
  • 1篇文艺研究
  • 1篇戏曲艺术
  • 1篇戏剧艺术
  • 1篇广东教育学院...
  • 1篇广州大学学报...
  • 1篇广东第二师范...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中国戏曲中的“风搅雪”现象被引量:1
2014年
"风搅雪"是戏曲史上的常见现象,人们对它的理解不尽相同,目前已有七种定义,分别指不同的语言、念白方式、角色和剧种。当其对象为剧种时,体现着戏曲发展的整体趋势——剧种融合,具体表现于剧本的移植和改编、音乐的转换、表演的兼能等方面。"风搅雪"可以说是后发的剧种对此前更具影响力的剧种的主动吸收与融合,一般形成于后发剧种形成早期,是剧种发展的自然选择,也是了解戏曲史的重要切入点,它在戏曲史上的意义值得重视。
龙赛州
关键词:改本花雅之争戏曲
清商乐若干术语考
2016年
在有关清商乐的文献记载中出现过"契、半折、六变、拍、节"等术语,对其作出考析后可以发现:其一,契即契注声,或称契声,是乐曲末尾的乐段,在清商乐中往往采用音乐与吟咏曲辞相结合的形式表演,其出现与佛教东传有一定关系。其二,所谓六变,乃六首变曲之义,指的是吴声歌曲中的《游曲》六曲;所谓半折,指的则是"乐声要较原来律高稍低"的演奏方式。其三,拍分句拍、韵拍、点拍三种,《相和》十七曲应以一句为一拍;此外,《相和》曲演唱以"节"来控制节拍,亦即后来《清乐》部中使用的节鼓;但它与另一种带旄似竹的指挥乐器"节"完全不同,二者不能混淆。
龙赛州黎国韬
当前戏曲与俗文学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问题——“第二届戏曲与俗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8年
2018年8月18-19日,"第二届戏曲与俗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市中山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俗文学学会、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中文系共同举办,来自大陆、日本、台湾、香港等地的专家学者100多人应邀参加,共提交论文74篇。
龙赛州
关键词:戏曲家俗文学
论中国古典戏剧分场形式的变化被引量:2
2015年
中国古典戏剧的分场形式,有折、出、场、幕等。不同的分场形式影响着音乐、标目、用韵、情节等方面,形成了戏剧各文类的基本特征。分场形式的转变与发展,实际上体现了不同时期戏剧各要素侧重点的不同,同时也体现了戏剧"套曲中心制-剧本中心制-演员中心制-导演中心制"这一转变过程。
龙赛州
关键词:戏剧剧本
中山大学图书馆藏戏剧石雕剧目再探
2014年
中山大学图书馆所藏药槽形戏剧石雕,反映的演出场景并不是过往学者研究指出的《六部审》,而是《蛇盘寨》。《蛇盘寨》是以岳飞平定杨么起义的历史事件为背景,以《说岳全传》等小说为蓝本改编的戏剧作品,在清中期以来的各大声腔中均有演出。这件石雕为萧姓"信士"布施所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蛇盘寨》故事在广东地区传演较盛的情况,同时也揭示出"药王"、"乐王"、"岳王"三者的微妙关系。
龙赛州
关键词:说岳全传
王稚登入诗社考略
2012年
传奇《全德记》的作者王稚登是晚明负有盛名的诗人之一,但在晚明文人、山人大多热衷于加入诗社以求闻达的大环境下,王氏入社的纪录却很少。据考,他仅参与过鹫峰诗社、青溪诗社、南屏诗社的活动,后两社更只是列名而没有与会。由此反映出作为"山人"的他,性格中有着比较低调、清高、孤介的一面。这一发现,对于进一步研究其生平和文学创作将有一定的帮助。
龙赛州黎国韬
关键词:王稚登山人
论曲牌体到板腔体的戏曲改编被引量:2
2018年
戏曲作品由曲牌体改为板腔体,需要解决音乐系统、表演方式上的差异,涉及不同文体间的转换。在改编过程中,板腔体放宽平仄、用韵等格律要求,改变套曲联缀的音乐表现手段,灵活处理场次和结构,语言也更加通俗、易懂。当改编手法不成熟时,板腔体亦步亦趋地遵照曲牌体的唱词及结构;改编手法成熟后,在情节人物、场面调度等方面的处理自由性变大。由曲牌体到板腔体,表面上是戏曲音乐结构方式的变化,实际上带动戏曲其他方面的一系列转变,使得板腔体摆脱文本束缚而专注于表演艺术的提高,从而助推中国戏曲史上一次重大变革的完成。
龙赛州
关键词:戏曲改编板腔体曲牌体音乐表现手段音乐系统表演方式
昆曲与京剧的折子戏差异新探被引量:1
2020年
折子戏是中国古典戏曲演出史上的重要现象,大量存在于各个剧种之中。作为花、雅两部代表性剧种的昆曲和京剧,其折子戏在文本形态和演出形态上均存在较大差异。从文本角度看,昆曲折子戏与全本戏关系密切,改编幅度较小,京剧折子戏则因来源复杂,在全本戏的基础上改编力度较大,与本戏之间的关系没有昆曲紧密。从演出角度看,昆曲折子戏促进了舞台演出朝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而京剧折子戏则影响着表演流派的形成。昆曲和京剧折子戏的诸多差异,体现出花、雅两部的不同特点,对进一步认识中国古典戏曲的多样化有着重要意义。
龙赛州
关键词:京剧昆曲折子戏
【点绛唇】曲牌流变考
2014年
曲牌是戏曲音乐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由于古代记谱方式的不完善,还原历代曲牌的唱法存在很大困难。不过,依靠文字记录,我们可以对曲牌的流变进行一定程度的梳理,从中得知曲牌音乐在不同文体中的具体运用情况。【点绛唇】曲牌是戏曲音乐的常用曲牌,它存在于宋词、诸宫调、北曲、南曲、皮黄等不同形式的作品中。关于曲牌音乐的研究,冯光钰《中国曲牌考》
龙赛州
关键词:曲牌音乐戏曲音乐音乐传播王骥德
《浣纱记》艺术再探被引量:1
2010年
明代散曲家梁辰鱼创作了著名的传奇《浣纱记》。在结构上,它以吴越历史兴亡为主线,以范施爱情为支线;在人物塑造上,它以塑造历史群象为目的,几位主要人物的用力较为平均;在语言风格上,它兼有多种风格特征,决不仅仅是"雪艳词"。探讨以上问题,可以进一步发掘《浣纱记》的艺术内涵,纠正前人对该剧的一些误读,也可藉此对该剧在文学史、戏剧史上的地位作出新评价。
黎国韬龙赛州
关键词:情节结构语言风格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