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龙小毛

龙小毛

作品数:58 被引量:167H指数:7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心脏
  • 12篇动脉
  • 11篇手术
  • 7篇体外循环
  • 7篇外科
  • 7篇外循环
  • 7篇冠状
  • 7篇冠状动脉
  • 6篇心脏不停跳
  • 6篇灌注
  • 6篇房颤
  • 5篇心包
  • 5篇心房
  • 5篇心房颤动
  • 5篇血管
  • 5篇血流
  • 5篇血流动力学
  • 4篇带膜
  • 4篇带膜支架
  • 4篇心脏病

机构

  • 55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右江民族医学...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南大学
  • 1篇玉林市第一人...

作者

  • 57篇龙小毛
  • 37篇林辉
  • 27篇李香伟
  • 22篇周一凡
  • 14篇梁胜景
  • 13篇贺榜福
  • 11篇莫安胜
  • 10篇蒋伟
  • 9篇温昭科
  • 7篇钟永泷
  • 6篇陆卫军
  • 5篇卢昌超
  • 5篇刘松涛
  • 4篇黄爱兰
  • 4篇黄剑伟
  • 3篇胡彦艳
  • 2篇雷涛
  • 2篇罗金龙
  • 2篇胡建国
  • 2篇温绍科

传媒

  • 6篇中国临床新医...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5篇广西医学
  • 4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医学综述
  • 3篇中华胸心血管...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广东医学
  • 2篇右江民族医学...
  • 2篇微创医学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广西医学院学...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9篇2009
  • 8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瘤1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龙小毛林辉李香伟
关键词:主动脉瘤带膜支架
氨茶碱在肺叶切除术中肺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肺部感染、肺不张、肺水肿、肺栓塞、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肺部并发症是肺叶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致死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术后肺损伤是引起肺部并发症的主要原因[1]。胸部手术后肺保护的研究也一直是胸外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氨茶碱是临床常用药物,常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使用安全有效,价格便宜。
周一凡龙小毛刘松涛雷涛罗金龙
关键词:肺保护作用肺叶切除术氨茶碱肺部并发症临床常用药物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技术改进──先吻合桥血管近端的“顺行序贯式”吻合术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先吻合桥血管近端的“顺行序贳式”吻合技术住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中应用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56例患者行OPCABG术中采用先吻合桥血管近端的“顺行序贯式”吻合术:先行带蒂左乳内动脉与左前降支吻合;若使用游离桥血管则先与升主动脉吻合,再与左前降支吻合。然后用大隐静脉或桡动脉进行“序贯式”吻合搭桥。结果与左前降支吻合的桥血管:带蒂左乳内动脉49支,游离左乳内动脉1支,桡动脉4支,大隐静脉2支。采用大隐静脉进行“序贯式”吻合:4个吻合口(包括近端吻合口)32例,3个吻合口15例。桡动脉进行“序贯式”吻合:4个吻合口2例,3个吻合口7冽。大隐静脉-右冠状动脉单桥5支。总搭桥207支,平均3.7支/例。术后心绞痛症状全部缓解,无围术期急性心肌梗塞。54例随访2~70个月,无新发心绞痛,无死亡病例。结论应用先吻合桥血管近端的“顺行序贯式”吻合技术,可使OPCABG更简便、安全、有效,更有益于多支病变患者,尤其是急危重症的冠心病患者。
林辉温昭科李香伟莫安胜龙小毛周一凡
关键词:吻合术非体外循环
可调节式自体心包软环成形术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早中期疗效评价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评价可调节式自体心包软环成形术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反流(functional tricuspid regurgitation,FTR)的早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12~2012-12收治的72例FTR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行左心系统瓣膜手术时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其中自体心包软环组(38例)采用新鲜的自体心包条制成可调节式心包软环,行三尖瓣成形术; De Vega组(34例)采用De Vega法三尖瓣成形术。术后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2年的三尖瓣反流度(S_(TR)/S_(TA))、舒张期三尖瓣环直径(diastolic tricuspid annulus diameter,DTAD)、右心房内径(right atrium diameter,RAD)和右心室内径(right ventricular inner diameter,RVD)等右心功能参数。结果两组术后1个月DTAD、STR/STA、RAD及RVD较术前明显缩小(P <0. 05)。术后2年,De Vega组DTAD较术后1个月明显增大,并明显大于自体心包软环组DTAD(P <0. 05),但自体心包软环组DTAD与术后1个月比较未明显增大(P> 0. 05)。自体心包软环组术后2年的S_(TR)/S_(TA)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De Vega组术后2年的S_(TR)/S_(TA)较术后1个月虽无明显差异(P> 0. 05),但与自体心包软环组术后2年比较,反流度显著增加(P <0. 05)。结论应用可调节式新鲜自体心包软环三尖瓣成形术治疗FTR技术简单,安全有效,早中期疗效明显优于De Vega法三尖瓣成形术。
钟永泷龙小毛贺榜福林辉蒋伟
关键词:功能性三尖瓣反流三尖瓣关闭不全心包三尖瓣成形术
心内直视手术同期心脏不停跳双极射频消融的临床应用研究
李香伟林辉龙小毛周一凡雷涛梁胜景陆卫军刘松涛
课题来源于2011年广西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合同编号:桂卫重2011112),心房颤动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仅中国大陆的房颤患者就有约1000万,其中器质性瓣膜病合并房颤发生率高达45%-60%...
关键词:
关键词:心内直视手术心房颤动外科治疗
超声引导下双侧胸肋间筋膜阻滞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肋间筋膜(PIF)阻滞对正中开胸心脏手术患者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正中开胸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患者60例,ASA分级为Ⅱ~Ⅲ级,随机分为两组:PIF阻滞组和对照组。PIF阻滞组于全麻插管后行超声引导下双侧PIF阻滞,每侧注射0.375%盐酸罗哌卡因20 ml,对照组不阻滞。记录手术切皮前及切皮后5 min两组患者SBP、DBP和HR。两组患者拔除气管导管后均行PCIA。记录拔管后即刻、拔管后4 h、拔管后8 h、术后24 h疼痛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BCS舒适度评分。记录地佐辛的追加次数。观察并记录有无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IF阻滞组切皮时BP、HR变化减小(P<0.05);拔管后即刻、拔管后4 h、拔管后8 h,PIF阻滞组VAS评分明显降低,地佐辛追加次数少,BCS舒适度评分明显升高(P<0.05),PIF阻滞组术后拔管更早(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的PIF阻滞用于开胸心脏手术可减少术中及术后静脉镇痛药的需要量,增强术后镇痛效果,提高患者舒适度。
刘小青叶凤青胡彦艳唐学锋莫毅洁龙小毛
关键词:超声引导心脏手术镇痛
原位心脏移植2例的体会
2009年
目的探讨心脏移植术前准备、手术方式选择和术后并发症等相关问题。方法对2例实施双腔法原位心脏移植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手术后早期恢复顺利,至此,分别已经存活了2.5年和1个月,心功能Ⅰ级,无心率失常,无瓣膜返流现象。结论术前充分了解肺动脉压力和安抚患者情绪,术中根据肺动脉压力选择适当的术式,术后右心衰竭的预防与治疗是心脏移植成功的关键。
莫安胜林辉温绍科李香伟黄爱兰梁胜景龙小毛周一凡
关键词:心脏移植同种异体原位
山莨菪碱治疗心胸外科危重病人的体会
2006年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在心胸外科危重病人救治中的用法、用量及安全性。方法对24例胸心外科ICU接受山莨菪碱治疗的危重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危重患者抢救中,山莨菪碱对体温和心率无明显影响,抢救无效死亡1例,其余患者治愈出院。结论在心胸外科多种危重症救治中,山莨菪碱是一种有效、安全、廉价的药物。
莫安胜梁胜景卢昌超龙小毛周一凡
关键词:山莨菪碱胸外科学
带膜支架介入治疗Stanford B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5例报告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观察带膜支架介入治疗Stanford B主动脉夹层动瘤的疗效。方法对15例Stanford B主动脉夹层动瘤患者,用带膜支架行腔内隔绝术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并发并。结果14例均经血管内植入带膜支架封堵近侧内膜破口,1例因术中造影发现胸、腹主动脉多处夹层破口而终止手术。近期死记忆2例。11例随访1-32个月(平均16个月),无死亡病例。CTA复查无移植物无狭窄、移位或扭曲、假腔形成等。结论带膜支架介入治疗Stanford B主动脉夹层动瘤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优点,中期疗效较好。
龙小毛林辉李香伟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带膜支架介入治疗
心房颤动的外科治疗进展
2013年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典的"切与缝"考克斯迷宫Ⅲ手术是外科治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金标准,但因其操作复杂而未能被广泛推广。21世纪以来,外科射频消融手术极大促进了房颤的外科治疗,但适应证仍以合并器质性心脏疾患的房颤患者为主,在心脏直视手术同期施行消融治疗。随着微创心脏外科技术的发展,目前外科治疗房颤的范围正突破原有的适应证,向孤立性房颤的治疗领域扩展。
龙小毛李香伟
关键词:射频消融心脏直视手术微创心房颤动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