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鸣夏
- 作品数:13 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海洋学院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卤虫(Aricmia salina)形态习性的初步观察被引量:8
- 1980年
- 卤虫(Aricmia salina),也叫盐水丰年虫,是一种极耐高盐的水生动物,生活在盐湖和盐田等高盐水体中。卤虫的休眠卵即“冬卵”所孵出的无节幼虫(或称六肢幼体),乃是海产仔、幼鱼以及其他水生动物幼体理想的活饵料。最早为鲍林(R.L.Bolin)所采用。
- 黄鸣夏樊宁臣雷霁霖郑澄伟
- 关键词:卤虫形态习性产仔活饵料休眠卵
- 盐水丰年虫种仔鱼及稚鱼期的优良饵料
- 1959年
- 去年秋季以来,青岛有关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水产部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大学水产系及青岛市水产局等)合作进行海产鱼类鱼苗的研究工作,因为要解决饵料的来源而注意了盐水丰年虫的问题。
- 徐连亭黄鸣夏
- 关键词:饵料丰年虫稚鱼秋季鱼苗仔鱼
- 杭州湾海蜇生殖习性的研究被引量:19
- 1985年
- 本文根据1978—1981年对杭州湾海蜇所进行的观察结果,描述和分析了生殖腺各发育时期的外部形态和组织结构以及成熟卵和精子的形态特征。作者将海蜇生殖腺成熟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早期发育阶段、生长发育阶段、成熟产卵阶段和产后阶段。此外,本文还对海蜇的产卵类型和繁殖力作了分析和测定;对杭州湾海蜇的产卵习性、产卵场和产卵期作了简要介绍。
- 黄鸣夏胡杰王永顺陈正国
- 关键词:海蜇生殖习性产卵期生长发育阶段产卵场生殖腺
- 海蜇人工授精的研究被引量:3
- 1992年
- 根据海蜇的产卵习性,进行了两种不同方法的人工授精实验。结果证明:海蛰是可以进行人工授精的,受精后孵化率与受精时间有关,受精卵发育成浮浪幼虫后,能正常变态附着为螅状体。
- 王永顺黄鸣夏孙忠
- 关键词:海蜇人工授精
- 对浙南海域停止海蜇放流后的幼蜇调查被引量:1
- 1997年
- 1995年浙江的苍南和平阳两县于5-6月捕到海蜇25万多只,96年两县捕到36万多只,95年捕捞水域是;苍南县大渔湾到平阳的西湾沿岸,96年的同期范围向南扩大到苍南的下关和福建的沙埕港。浙南水域,在经三年放流后,停止放流连续两年出现一定数量海蜇,应视为是放流的海蜇进行了自然繁殖的结果。
- 王永顺黄鸣夏
- 关键词:海蜇放流增殖
- 浙江近海海域海蜇的增殖放流被引量:10
- 2004年
- 1975年后浙江南部海域海蜇资源衰败,至今20多年没有恢复。在完成海蜇全人工工厂化育苗研究后,1986年起开始在北部海域的象山港、杭州湾进行放流试验研究,1986~1989年共放流5mm左右的海蜇苗12529.45×104,回捕率0.1%~0.88%。在此基础上,1992~1994年又在浙江南部海域放流伞径3~5mm的海蜇苗17533万只。回捕率0.57%~2.33%。在停止放流后的1995、1996年于浙南海域捕获海蜇61×104多只,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 周永东王永顺黄鸣夏
- 关键词:海蜇增殖放流人工育苗近海海域
- 浙江近海海蜇资源状况及增殖前景
- 1991年
- 海蜇是一种暖水性大型食用水母,作为珍贵水产品畅销国内外,浙江省是海蜇的主要产区,其产量在历史上占全国首位,海蜇在浙江省渔业上虽不是主要捕捞种类,但因其价格高,在外贸方面是争取外汇的产品,在生产好的年份,给渔民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到70年代中期,由于浙南海蜇群体发生量大幅度下降,继而失去了捕捞价值。
- 黄鸣夏王永顺
- 关键词:海蜇增殖
- 浙江南部近岸水域海蜇放流增殖研究
- 1998年
- 1992-1994年,每年4-5月浙江苍南县近岸水域进行海蜇苗放流增殖,放汉回捕率为0.57-2.33%,停止放流后的1995-1997年在浙南近岸水域共捕到海蜇124.2万只,,放流结果表明,海蜇放流回捕率是高的,并且出现了自然繁殖群。
- 王永顺黄鸣夏
- 关键词:海蜇放流增殖
- 浙江近海海蜇增殖研究被引量:14
- 1994年
- 黄鸣夏王永顺
- 关键词:海蜇增殖人工增殖
- 对浙南近岸水域停止海蜇放流后的海蜇调查被引量:2
- 1998年
- 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在黄海北部近岸水域,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在山东莱州湾近岸水域都进行了数年的海蜇放流增殖研究,放流当年的回捕效果明显。但未见到有出现自然繁殖群的报道。本文对1992~1994年在浙南近岸水域进行海蜇放流增殖后于1995~1997年连续三年出现的自然繁殖群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报道。
- 王永顺黄鸣夏周永东
- 关键词:海蜇放流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