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少惠

作品数:7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单纯性
  • 4篇单纯性肥胖
  • 3篇单纯性肥胖症
  • 3篇针刺
  • 3篇针疗
  • 3篇针疗法
  • 3篇疗法
  • 3篇疗法治疗
  • 3篇疗效
  • 3篇肥胖症
  • 2篇电针
  • 2篇针刺疗
  • 2篇针刺疗法
  • 2篇疗效观察
  • 2篇关节
  • 2篇腹针
  • 2篇腹针疗法
  • 2篇BMI指数
  • 2篇刺疗法
  • 1篇电针疗法

机构

  • 7篇广州医学院第...

作者

  • 7篇黄少惠
  • 6篇姚红
  • 6篇张子谦
  • 6篇陈建雄
  • 6篇童娟
  • 2篇曹彩英
  • 2篇郑婕
  • 2篇李蒂凤
  • 1篇陈健雄

传媒

  • 1篇针刺研究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山西中医学院...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腹针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对单纯性肥胖患者体质指数(BMI)及腰围比值的影响,了解腹针疗法对单纯性肥胖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设立健康对照组、安慰针对照组和治疗组,以脐周2寸、3寸、4寸的部位围着脐部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取8个点刺入,针尖均斜向脐位;体针取两侧足三里和三阴交。比较安慰针组及治疗组治疗后BMI及腰围比值的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经毫针针刺治疗后,单纯性肥胖患者的BMI及腰围比值与安慰针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和P<0·01),且其BMI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针疗法对于单纯性肥胖的BMI有良好的调整作用。
童娟姚红陈健雄张子谦黄少惠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腹针疗法减肥
针刺对脑梗死昏迷催醒的临床研究
2003年
目的 探讨针刺对脑梗死昏迷的催醒作用 .方法 采用针刺加常规治疗 2 8例为治疗组 ,常规治疗 3 0例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患者昏迷的天数 .结果 治疗组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p<0 .0 1) .
陈建雄黄少惠姚红
关键词:针刺脑梗死昏迷催醒
腹针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有效性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体质指数的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方案的稳定性。方法:将来自我院肥胖症专科门诊的45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每组15例;另取健康人15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不做任何治疗,治疗各组分别接受3位资深针灸医师腹针疗法治疗,所取穴位及针刺方法均相同。2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各组患者BMI变化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治疗组治疗前BM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而各治疗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各治疗组BMI值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组、治疗2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与治疗1组及治疗2组治疗后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腹针疗法对于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BMI指数有良好的调整作用,对该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陈建雄童娟姚红张子谦黄少惠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症腹针疗法体质指数
电针加手法复位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症36例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电针加手法复位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症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以手法按摩及电针治疗,对照组单纯予以手法按摩。1疗程后比较患处局部疼痛VAS值的变化并随访6个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后6个月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电针加手法复位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症较单纯手法复位治疗具有更佳的近、远期疗效。
张子谦陈建雄童娟黄少惠
关键词:颈椎小关节紊乱症电针手法复位
安慰针与针刺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对比观察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以下简称肥胖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单盲的实验方法,将79例肥胖症患者分成针刺疗法治疗组(53例)和安慰针法的对照组(26例)。在营养科饮食基线控制下,两组均取腹部以脐为中心12穴配以梁丘(双)、足三里(单)、阴陵泉(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个周期(12次)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以下简称BMI指数)、腰围、腹部皮下脂肪层(CT扫描下)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分别有53例、26例患者完成12次治疗。治疗组治疗12次后BMI指数、腰围、腹部皮下脂肪层均下降,其中BMI指数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疗法对患者有改善BMI指数的作用,两组患者组间比较腰围及皮下脂肪层面积未见明显减少。
郑婕童娟陈建雄张子谦李蒂凤黄少惠曹彩英姚红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症针刺疗法
安慰针为对照的针刺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以下简称肥胖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单盲的实验方法,79例肥胖症患者分成针刺疗法的治疗组(53例)和安慰针法的对照组(26例)。在营养科饮食基线控制下,两组均取腹部以脐为中心...
郑婕童娟陈建雄张子谦李蒂凤黄少惠曹彩英姚红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症针刺疗法
文献传递
电针治疗早期膝关节炎的近远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早期膝关节炎的疗效,与口服塞来昔布治疗对照,评估两者近期止痛效果及远期疗效的差异。方法选择本院针灸科门诊早期膝关节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电针)与对照组(塞来昔布)两组各32例。试验组用电针治疗,每次20分钟,每日1次,14d为1疗程;对照组予塞来昔布20mg,Qd×14d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1疗程后,观察患处局部疼痛VAS值的变化以评估疗效,并随访6个月。结果疗程结束后,电针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6个月内疼痛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早期膝关节炎,近期疗效与口服塞来昔布相当,而且具有更佳的远期疗效。
张子谦姚红陈建雄童娟黄少惠
关键词:电针疗法膝关节炎中医骨伤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