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鲍元恺

作品数:11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音乐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音乐
  • 2篇民族
  • 2篇交响音乐
  • 2篇钢琴
  • 1篇大学学习
  • 1篇第三钢琴协奏...
  • 1篇调式
  • 1篇调式交替
  • 1篇旋律
  • 1篇旋律写作
  • 1篇旋律学
  • 1篇学术座谈会
  • 1篇雅俗
  • 1篇雅俗共赏
  • 1篇音乐创作
  • 1篇音乐风格
  • 1篇音乐会
  • 1篇音乐欣赏
  • 1篇音乐欣赏课
  • 1篇音乐形式

机构

  • 9篇天津音乐学院
  • 4篇厦门大学
  • 1篇上海音乐学院
  • 1篇中央音乐学院
  • 1篇武汉音乐学院

作者

  • 11篇鲍元恺
  • 1篇姚恒璐
  • 1篇彭志敏

传媒

  • 4篇天津音乐学院...
  • 2篇人民音乐
  • 1篇音乐创作
  • 1篇中国音乐
  • 1篇电影评介
  • 1篇中央音乐学院...
  • 1篇艺术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厚积薄发 再度起航——一个作曲家眼中的汤沐海
2016年
4月9日晚,在国家大剧院"第四届中国交响乐之春"音乐会上,汤沐海以充满真情实感的全新演绎,指挥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演出了我的《炎黄风情——中国民歌主题24首管弦乐曲》。无论是《小白菜》那怀念母亲肝肠寸断的悲凉呼唤,还是《蓝花花》那以死相许撕心裂肺的爱情告白;
鲍元恺
关键词:中国交响乐管弦乐曲蓝花花爱乐乐团《走西口》闹元宵
旋律学建设笔谈被引量:1
2022年
王黎光教授:音乐创作是音乐文化发展的基石,总观当前的音乐创作,特别是在器乐创作中,把新技术的追求作为首要目标的现象仍然较为突出。殊不知在经过20世纪的新技术探索后,从世界范围看,音乐创作已经从技术追求转向注重内容表现与情感表达。如果回顾欧洲音乐创作的几个高峰,当时的作曲家正是在民族化、大众化与专业性、严肃性上获得了高度的统一。我们曾经创作出把艺术性和大众性很好地统一起来的经典作品,但这种审美追求由于20世纪80年代欧美新音乐的传入而没有得到继续夯实和发展。从科技发展到文明演化,"大道至简"几乎是通则,音乐创作同样遵循这个通则。我们需要将高深的技术,转化成老百姓爱听、爱唱(奏)的永流传的经典。因此,我们有必要讨论音乐创作中的旋律观问题,更有必要研究如何把几千年来已经融入中国人艺术基因和审美血液中的音乐传统和旋律传统与当前的音乐创作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设基于中国音乐传统、彰显中华民族审美境界,弘扬中国艺术精神的旋律学。30多年前,有中国学者提出,把旋律学作为"第五大件"来建设。继之,中国艺术研究院倡导并先后举办三次全国旋律学学术研讨会(1998、2000、2014)。这些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音乐界对旋律学研究与建设的重视。但就目前实际来看,旋律学研究与课程建设依然施施而行,进退无所。有鉴于此,我召集了鲍元恺教授、彭志敏教授、姚恒璐教授、周湘林教授,共同对旋律学相关问题展开笔谈,期望以此推动旋律学建设。
鲍元恺彭志敏姚恒璐周湘林
关键词:旋律音乐创作音乐风格旋律写作
《台湾音画》创作札记被引量:3
2013年
《台湾音画》由《玉山日出》《安平怀古》《宜兰童谣》《恒春乡愁》《泰雅情歌》《鹿港庙会》《龙山晚钟》和《达邦节日》八个乐章组成,是一部原创同改编相结合,抒情同状景相结合,本土化同国际化相结合的交响乐作品。它描绘了台湾的民风民情,展现了台湾的乡土乡音,表达了我在台湾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本文以《台湾音画》的创作过程为线索,以《台湾音画》的人文历史为背景,回味那永远忘不掉的温暖瞬间,展现那永远割不断的两岸情缘。愿这部作品带着宝岛特有的湿润与温暖,走出台湾文化固有的的悲情意识,以乐观的胸怀为这个正在迅速逝去的时代留下美好壮丽的画影,用温馨的旋律为经过岁月沉淀的未来留下语言无法表达的刻骨记忆与深切眷恋。
鲍元恺
关键词:本土化人文历史悲情意识
《中国风》的理想与实践——交响音乐系列《中国风》二十年再思考被引量:1
2011年
实施《中国风》是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的,以原生传统音乐为基础的《中国风》迅速走上国际乐坛,随着东方文明的复兴而成为现实。《中国风》是为了让中国听众通过自己熟悉的旋律了解西方音乐形式;同时,也让西方听众通过自己熟悉的音乐形式了解中国音乐的艺术魅力和深刻内涵。中国艺术家为重构自己民族的新音乐文化,在洋为中用的路上已经苦苦探索了整整一个世纪,这个世纪,该是我们沿着中为洋用的回程走向世界的时代了。
鲍元恺鲍玉珩
关键词:《炎黄风情》
不是只有一条小路可通——在苏夏教授教学、学术座谈会上的发言被引量:4
2005年
鲍元恺
关键词:学术座谈会教学音乐欣赏课歌曲创作大学学习
梅花
2014年
鲍元恺
关键词:梅花观花树木II
读《民族音乐之根》被引量:7
2002年
中国古代首部诗歌总集<诗经>,后人以歌词内容和音乐风格将其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悠悠长河,大浪淘沙,两千五百年的历史证明,其中真正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璀璨明珠是"风",是周朝十五个地区那令后人一唱三叹的160首民歌.
鲍元恺
关键词:书评民歌民族音乐
巴托克第三钢琴协奏曲结构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巴托克的《第三钢琴协奏曲》运用和发展了匈牙利以及其他东欧民间音乐的丰富素材,使之与高度的专业作曲技巧相结合。这对我们东方民族发展自己的专业音乐创作已经并将继续产生有益的影响。
鲍元恺
关键词:协奏曲变奏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调式交替
用西洋乐器讲中国故事——《中国风》系列回顾被引量:4
2019年
中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民歌、歌舞曲、戏曲音乐、曲艺音乐,以及民间的、文人的、宫廷的、宗教的器乐曲,有着完全不同于西方专业音乐的形态与背景。它们是具有鲜活艺术灵性的生命释放,是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心灵记录和具有独立认知价值的历史传承。它们与其他形式的传统文化共生共存,相依相和,形成了我们独特的民族音乐遗产。《中国风》系列作品就是对这些宝贵遗产进行提炼和再创造,通过已经成为当下国际主流文化的交响音乐形式,使之获得再生机能而存活于现实文化生活,进而跨入世界乐坛。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今天,"以西方音乐形式展示中国传统音乐"的计划,是要把传统音乐作为一种活的文化形态,在同现实生活的结合中,打破同世界文化隔绝的封闭状态,在文明更替的断层中获得新的生命。
鲍元恺
关键词:民族文化复兴中国风和而不同雅俗共赏
怀念恩师陈培勋先生被引量:4
2008年
五十年前,我就从刘诗昆演奏的《卖杂货》和《旱天雷》知道了陈培勋这个名字。之后,又听到了陈先生的另外两首钢琴曲《思春》和《双飞蝴蝶变奏曲》。那时,我还是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一个初中生。陈培勋对于我只是这些钢琴曲的作者名字,顶多就是在院子里远远望去的一位不苟言笑的教授的身影。那时,音乐学院大院“处处《卖杂货》,天天《旱天雷》”,还有从附中到大学几乎所有钢琴音乐会上都能听到的《思春》和《双飞蝴蝶变奏曲》。这些充满浓郁广东风情的钢琴曲,以熟悉的旋律、精致的和声和独特的织体风靡全国。1978年,陈师又根据广东音乐《平湖秋月》创作了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同名钢琴曲,与前四首合称为《广东乐曲五首》。这些乐曲始终是许多音乐会和钢琴比赛的保留曲目,最近还出现在郎朗在世界各地的音乐会节目单和他新近录制的唱片《黄河之子》中。这五首乐曲,是中国钢琴音乐中的巅峰级文献。
鲍元恺
关键词: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钢琴音乐会恩师怀念《平湖秋月》广东音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