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其梅
- 作品数:19 被引量:82H指数:4
-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机械通气患者撤机过程的临床经验与护理体会
- 2005年
- 黄祖敏魏其梅吴永清赵远莲
- 关键词:机械通气撤机护理
- 311例创伤患者院前转运与监护被引量:3
- 2004年
- 魏其梅吴永清韩俊红裴天容
- 关键词:创伤转运监护院前伤残率
- 地震伤员的列车转运与护理被引量:1
- 2009年
- 四川汶川地震灾区伤员大批量的省外转运,是继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我国又一次从灾区转运伤员的大行动。这次地震伤员转运人数之多,动用列车数量之大,均远远超过唐山大地震转运伤员的规模。2008年5月20日,我院接到上级命令,医院转运救护队将赶赴四川地震重灾区德阳,转运100名伤员至贵州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继续治疗。
- 魏其梅吴开莉杨娅赵代军
- 关键词:地震伤员护理
- 混合式学习理念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9
- 2017年
- [目的]探讨混合式学习理念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2名护生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采用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在两轮教学后对护生急救知识掌握情况、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评价,并调查试验组护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两轮教学后,试验组护生急救知识掌握情况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较好。[结论]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有利于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护生对急救知识的掌握,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
- 陈素贞周家梅江智霞魏其梅蒋德玉罗丹
-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方法
- 马桑果中毒的抢救及护理被引量:1
- 2000年
- 魏其梅吴永清黄莉
- 关键词:马桑果中毒急救护理
- 运用德尔菲法构建基于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的护士职业素质目标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探讨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当关注的知识和技能以外的护士职业素质目标体系.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8名专家,运用文献回顾法和改良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确定初步的护士职业素质目标,并以函件方式向专家征询意见.结果 提炼出基于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的护士职业素质目标,其中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5个、三级指标34个.结论 基于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的护士素质由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安全、职业形象、职业体能组成,专家对该护士职业素质目标认可程度较高.以具体课程为载体的素质教育,以不增加学生负担为前提,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
- 郑喜兰权明桃魏其梅吴永清王万玲张咏梅李玉胡汝均潘红平江智霞
- 关键词:护士德尔菲法急危重症
- 以素质为导向的《急危重症护理学》体验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根据《急危重症护理学》不同教学内容特点,探索基于体验学习理论的多种教学形式,构建由案例设计法、角色扮演法、任务驱动法、虚拟游戏法、讨论法、陶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构成的以素质目标为导向的体验式教学模式。[方法]运用经验总结法、头脑风暴法,筛选对素质目标体系和体验学习理论理解、认识深刻的老师和往届毕业生15名为研究对象,构建以素质为导向的《急危重症护理学》体验式教学模式。[结果]以素质目标为导向,以体验学习理论为指导,结合护理本科培养方案,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形成"基础—整合—提升"三段螺旋上升教学体系,构建了融合多种教学手段的,以素质为导向的《急危重症护理学》体验式教学模式。[结论]构建了以素质目标为导向的体验式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对学生素质的影响需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证实。
- 郑喜兰江智霞李玉魏其梅吴永清赵远莲王万玲张咏梅
-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 癔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 2001年
- 魏其梅彭荣何绍红
- 关键词:癔症心理护理临床症状性格类型
- 急诊科平车使用与维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1
- 2007年
- 平车作为院内接送患者的运载工具,给危重或不能行走的患者出入院、接受检查或治疗提供了方便,但有一些医院在平车使用管理和维护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而且长期不被人们所重视。急诊科患者大多危重,平车使用频繁,此问题尤其显得突出,并潜在一定的隐患。为了保证医疗及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现就急诊科平车的使用管理和维护存在的问题作如下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 魏其梅王婷婷
- 关键词:护理管理急诊科平车
- 院前急性亚硝酸盐群体中毒八例成功的救治体会
- 2006年
- 2005年7月12日,我院成功救治一起群体急性亚硝酸盐群体中毒事件,现将这次急救的体会总结如下。
- 魏其梅赵源娟陈佐勋肖雪
- 关键词:院前亚硝酸盐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