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义胜
- 作品数:31 被引量:120H指数:7
-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麻疹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表现与胸部DR影像特点分析
- 魏义胜杨跃杰姚雪华
- 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HMGB1表达水平及其与肝生化指标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分析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表达水平及其与肝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重型组)和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组)以及门诊体检无异常的60名健康者(健康组)为研究资料。分析3组患者血清HMGB1水平差异和肝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白蛋白(Alb)水平差异,再将60例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HMGB1水平与肝生化指标ALT、AST、TBil、PTA及Alb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得出血清HMGB1水平与肝生化指标ALT、AST、TBil、PTA及Alb的相关性。结果健康组血清HMGB1水平低于慢性组,慢性组低于重型组(P<0.05)。健康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均低于慢性组,慢性组低于重型组(均P<0.05)。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HMGB1水平和ALT、AST、TBil水平均为正相关(均P<0.05),和PTA、Alb水平均为负相关(均P<0.05)。结论肝功能损伤越重,患者血清HMGB1水平越高。
- 魏义胜高鹏常冰
- 关键词:乙型重型肝炎高迁移率族蛋白1
- 艾滋病合并以水疱为皮肤表现的梅毒1例
- 2011年
- 临床资料患者男,43岁,系个体娱乐场所老板.2008年3月5日以"头疼、眼疼10余天"为主诉入院,患者10余天前无特殊诱因出现头疼、眼疼,无发热、抽搐及意识障碍,伴有轻度的恶心、偶有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状.
- 赵会亮彭希亮赵清霞魏义胜
- 关键词:皮肤表现艾滋病梅毒水疱娱乐场所胃内容物
- 输入性恶性疟疾(脑型)19例诊治分析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输入性恶性疟疾(脑型)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19例输入性恶性疟疾(脑型)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中17例完全治愈,外周血中疟原虫消失时间3-13 d,平均5 d。2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输入性恶性疟疾(脑型)病情复杂及危重,尽早诊断和病原学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 魏义胜杨跃杰姚雪华
- 关键词:输入性恶性疟疾
- 危重症手足口病55例临床分析
- 2012年
- 目的:分析小儿危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11年4月至2012年7月我科诊治的55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52例,死亡3例。结论:早期识别危重病例,早期综合治疗,可以降低死亡率。
- 魏义胜姚雪华杨晓霞张丽淑杨跃杰
- 关键词:危重手足口病
- 输入性恶性疟疾182例治疗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河南地区输入性恶性疟疾的器官功能受损程度,支持治疗方法及结果。方法对河南省传染病医院2010年3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8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2例患者普通病例152例,重症病例30例。其中脑型20例、超高热型5例;厥冷型0例;高原虫症型20例;胃肠型9例;黑尿热型5例;急性肾功能衰竭型49例;肝损害型71例;休克型3例。治愈180例,死亡2例。结论输入性恶性疟疾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器官功能损害严重。及时临床分型识别、合理治疗对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 魏义胜杨跃杰
- 关键词:输入性恶性疟疾青蒿琥酯
- 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高危因素
- 目的:探讨河南地区重症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临床特征及高危因素.方法:对2009年11月~2010年2月我院共收治确诊患者712例,中重症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74例,其对其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
- 孙燕杨跃杰魏义胜姚雪花赵清霞
- 关键词:病毒性感冒H1N1病毒预后因素
- 文献传递
- 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及降钙素原在ICU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 2023年
- 目的:研究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ICU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0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23例ICU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和危重病医学会共识会议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非感染组和感染组。其中非感染组58例,感染组65例。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PCT的表达情况,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ICU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的血浆NT-proBNP、PCT水平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03、16.079,P<0.05);ICU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随着呼吸机使用、机械通气时间、吸烟史呈上升趋势;血浆NT-proBNP及PCT水平异常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49、4.391、4.709、73.705、96.813,P<0.05);呼吸机使用方式、机械通气时间、血浆NT-proBNP及PCT水平异常为影响ICU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13、2.08、2.16、2.40,P<0.05)。结论:血浆NT-proBNP及PCT在ICU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显著升高,两者的水平异常为影响ICU合并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实时监测ICU患者NT-proBNP及PCT水平对预防肺部感染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安然李广明魏义胜李琤
- 关键词:降钙素原
- 重症手足口病11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了解河南地区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提高对重症手足口病的认识。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11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手足口病住院患儿116例,男71例,女45例,男女比例为1.3:1,年龄4个月~5岁,平均为3.5岁,其中〈3岁者89例。占76.7%。郑州市区45例,占38.8%,农村或市郊71例,占61.2%;实验室检测EV71核酸阳性47例,占61.8%。并发症表现为脑炎、脑膜炎;神经源性肺水肿,神经系统损伤。年龄小于3岁;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血糖升高,是发现重症病例的重要线索。结论:重症患儿病情凶险,救治困难,病死率高,早期发现重症病人,及时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 孙燕杨跃杰魏义胜姚雪花赵请霞
- 关键词:重症手足口病预后
- 人工肝技术临床研究和应用的进展
- 目的:探讨人工肝技术在重型肝炎及肝脏衰竭中的临床研究和应用进展。方法:分别对内科综合治疗、人工肝支持治疗和肝脏移植三种方法治疗重型肝炎及肝脏衰竭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重型肝炎和肝衰竭仍然是目前和未来较长时期国内外肝病治疗...
- 许青田魏义胜
- 关键词:人工肝技术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