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佳

作品数:18 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5篇波浪
  • 4篇数值模拟
  • 4篇值模拟
  • 3篇资源评估
  • 3篇海域
  • 2篇台风
  • 2篇周边海域
  • 2篇黄河
  • 2篇黄河口
  • 2篇海平
  • 2篇海平面
  • 2篇SWAN
  • 2篇波浪能
  • 2篇渤海海域
  • 2篇潮汐
  • 1篇地波
  • 1篇地波雷达
  • 1篇调制不稳定
  • 1篇调制不稳定性
  • 1篇订正

机构

  • 16篇国家海洋信息...
  • 6篇中国海洋大学
  • 5篇国家海洋局
  • 2篇国家海洋技术...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天津市滨海新...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水电顾问...

作者

  • 18篇高佳
  • 8篇李欢
  • 8篇牟林
  • 6篇宋军
  • 6篇李程
  • 5篇刘首华
  • 5篇李琰
  • 5篇王国松
  • 5篇董军兴
  • 5篇王慧
  • 4篇刘克修
  • 3篇郭俊如
  • 2篇王兴
  • 2篇武双全
  • 2篇韩林生
  • 2篇姚志刚
  • 2篇张建立
  • 2篇潘嵩
  • 2篇李文善
  • 1篇鲍献文

传媒

  • 6篇海洋通报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海洋学报
  • 1篇海洋开发与管...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Marine...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海洋学研究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东省周边海域波浪能资源评估被引量:9
2015年
采用第三代海浪模式SWAN对2001-2010年期间山东省周边海域的波浪状况进行了数值模拟。波浪能数值模拟值与台站观测值的比对结果表明模拟值可靠、实用。分析发现山东省周边海域平均波能流密度以2 000W/m以下为主,低于中国南部海域及欧美沿岸波能流密度。选取12个典型代表点,从波能流密度大小、变化特征、稳定性等角度分析了不同代表点的波浪能情况,发现山东周边波能流密度受气候变化影响近10年来呈上升趋势。综合不同区域波浪能大小及需求情况,建议选取山东半岛东部海域、蓬莱外围岛屿近渤海中部海域和渤海中部海域作为波浪能开发利用的首选区域。其中成山头东部海域波能流密度在冬季高达5 000 W/m,在该季节大部分区域可归为一类资源丰富区。基于此,建议开发利用中小规模的波浪能供电设备或供电设施。
刘首华杨忠良岳心阳牟林陈满春王兴高佳周凯
关键词:波浪能SWAN数值模拟
An emergency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the marine pollution被引量:1
2015年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an emergency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marine pollution (EDSS) in China seas and elaborates on the possible role of the 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 (NAA) method therein. To deal with the increasingly grave situation of offshore pollution, the EDSS for China seas has been researching and developing. Based on the predi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ocean three-dimensional current field, this system makes an inference on the possible path of diffusion and influencing area of marine pollutants and possible location of pollution source,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technical integration of GIS, it puts forward the decision, making support for minimizing the hazard caused by pollutants. This system has been operationalized and running for many years on the Bohai and Huanghai seas' Marine Pollutants Prediction and Early-Warning, and it has achieved successful experience for many times in the emergencies of China's coastal pollution accidents. At present, the environmental guarantee system directed against heavy metals and radioactive pollutants is in the experimental stage. As the NAA method is especially applicable to the detection of part of heavy metals and radioactive substances, it is of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value for the new system to realize the monitoring, prediction and early-warning of ocean heavy metals and radioactive pollutants.
宋军郭俊如牟林刘玉龙李琰袁泽轶李欢高佳王国松姚志刚
南海海洋观测台站海表温度资料的均一性检验与订正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最大惩罚T检验(Penalized Maximum T Test,PMT)方法,结合海洋台站元数据信息,选取临近气象站做为参考站,对中国南海9个海洋观测台站月平均SST资料序列进行均一性检验,在充分考虑区域性气候变化因素的影响下,对检验结果进行气候合理性分析并对不连续点进行订正。结果表明:(1)通过多种数据的相关性比较和分析发现,临近气象站的气温资料序列是南海台站SST资料订正最优的参考序列;(2)平均每个海洋台站SST资料序列存在1~2个不连续点,其中站址变迁、仪器变更和环境变化对均一性的影响较大;(3)订正后的南海SST序列质量有大幅提高,表明南海SST具有更明显的增暖趋势。
王国松李琰侯敏范文静刘克修王慧高佳李程
关键词:PMT均一性
2021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及影响状况被引量:2
2022年
全球海平面上升是由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水增温膨胀、陆源冰川和极地冰盖融化等因素造成的。气候变暖背景下,全球几乎所有冰川均在退缩,从1992—1999年到2010—2019年,冰盖的消失速度增加了4倍,1901—2018年冰川冰盖质量损失对全球海平面上升的贡献总计为70%。自1900年以来,海平面上升速率超过3000年内的任何一个世纪。
相文玺王慧李文善董军兴高佳金波文吴新辉江羽西
关键词: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速率冰盖
上层海洋对热带气旋的响应与反馈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2年
对60年来有关上层海洋与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的响应与反馈的研究进行了回顾,通过观测手段的完善和改进模式的应用,人们的认识不断提高:TC直接激发的近惯性流最大可达1 m/s,其导致的强烈的剪切造成混合层对下层冷水的夹卷是引起混合层降温的主要原因,并往往伴随着混合层深度的增加,这一影响在TC右侧更为最著,并可延续几天到几十天不等。TC导致的混合层降温会使得海洋输出的热通量减少,反过来削弱TC的强度,形成一个负反馈,而海洋特殊的热力和环流结构(如暖涡、洋流等)则对TC有正反馈。所以了解TC经过前的海洋初始场对研究TC与海洋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预测,TC的强度、路径变化等尤其重要;通过准确的初始场结合越来越完善的模式可以对TC进行更真实的模拟和预测,使得对TC准确的预报和预警成为可能。
韩林生高佳郭俊如李希彬魏莱
关键词:热带气旋飓风台风上层海洋
基于ADCIRC+SWAN耦合模型的风暴潮数值模拟研究——以深圳西部海域为例被引量:6
2019年
本文采用ADCIRC和SWAN模式建立了基于非结构网格的深圳海域高分辨率天文潮-风暴潮-海浪耦合数值模型。基于历史统计资料,以1604号台风“妮妲”作为基础路径、以1319号超强台风“天兔”作为设计强度设计了超强台风,计算了超强台风影响下深圳西部海域的最高潮位,结果显示宝安机场、赤湾和深圳湾顶的最高潮位为5.71 m、4.67 m和5.06 m,分别超过当地红色警戒潮位2.69 m、1.65 m和2.98 m。为验证波浪增水作用设计了敏感性实验,结果显示波浪对风暴潮增水的贡献量值约0.1 m。
高佳潘嵩潘嵩王慧张建立李程李程
关键词:风暴潮波浪
黄河口海域潮汐、潮流、余流、切变锋数值模拟被引量:8
2010年
采用有限体积三维近岸海洋模型,建立无结构三角形网格,对当今地形下的黄河口海域进行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在成功模拟渤海潮汐潮流的情况下,重点研究了黄河口海域。当前黄河口附近海域潮汐为不规则半日潮,潮流为往复流,方向近似平行于岸界,潮致欧拉余流在岬角两侧存在成对的涡旋,涡旋的方向为南顺北逆,黄河径流对此涡旋有加强的作用。由于地形等复杂因素的影响,河口海域附近在涨落潮转换过程中存在内涨外落型和内落外涨型切变锋,其首先出现在浅水区域,然后向深水区域传播,1~2 h后消失,它的产生是由于近岸海域潮汐相位领先于外海海域潮汐相位。
高佳陈学恩于华明
关键词:黄河口数值模拟潮汐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东亚大槽和东中国海海温关系的年代际减弱和成因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基于Had ISST(Hadley Centre Sea-ice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Data Set)的月平均海温(SST)资料,对1960-2012年中国近海冬季SST的长期变化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显示冬季SST经历了一个显著的升温过程,增幅达0.018℃/年,在80年代末期发生了显著的气候增暖过程。对东亚冬季风子系统与冬季东中国海SST关系的年代际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1960-2012年间,东亚冬季风5个关键子系统中,东亚大槽与东中国海冬季SST年际变率上关系最为密切。进一步研究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东亚大槽和东中国海冬季SST都发生了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其中东亚大槽为年代际减弱,而东中国海冬季SST发生了年代际增暖。尽管1960-2012年间东亚大槽与东中国海冬季SST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这种统计相关在1989-2012年期间显著减弱。这种相关减弱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NPO(North Pacific Oscillation)的年代际变化背景下的东亚大槽的强度减弱有关。
王国松侯敏李琰牟林尚建设宋军高佳李程李欢
关键词:海温东亚冬季风东亚大槽中国近海
基于潮汐逆模型技术对渤黄海正压M2分潮开边界条件的优化研究:Ⅱ.潮汐特征、潮汐动力学及潮余流被引量:5
2016年
基于该系列文章前文建立的高分辨率数据同化模型系统,研究渤、黄海的M_2分潮的潮汐特征、潮混合、潮余流、潮能及其扩散、潮动量平衡。对同潮图结果的分析表明,渤、黄海内共存在4个无潮点,研究区域内M_2分潮振幅的最大值出现在朝鲜半岛西侧。潮流椭圆的分析结果表明,在35°N附近区域潮流椭圆的旋转方向有着比较突然的改变。朝鲜半岛西侧区域潮流的振幅较大,并且由于该区域地形复杂多变导致朝鲜半岛西侧海域存在着比较强烈的潮混合与潮耗散。对M_2分潮动量分析的结果表明,地形等因素在近海潮汐动力学过程中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在渤、黄海内大部分区域,主要的动量平衡基本上介于压强梯度力、局地变化项以及科氏力之间,底应力和对流项都可以忽略不计。但是,线性模型对近海尤其是上述强耗散区内潮波活动的模拟还是存在着缺陷和不足。
宋军姚志刚郭俊如李静高佳董军兴
关键词:潮汐特征潮余流
马航MH370残骸漂移轨迹分析和预测被引量:4
2016年
2014年3月8日,马航MH370航班在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途中失联.2015年7月29日,位于南印度洋西侧的法属留尼汪岛发现疑似属于该航班的残骸,后经法国检方证实该残骸来自失联的MH370航班.首先从观测数据入手,对印度洋表面漂流浮标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有11个经过南印度洋疑似坠机海域的表面漂流浮标最终经过留尼汪岛海域,其中有2个向西北方向漂移的浮标耗时500d左右,与残骸实际漂移时间相近,从观测事实的角度证实了飞机残骸漂移至留尼汪岛的可能性.基TLeeway海上漂移理论和蒙特卡洛方法,建立了南印度洋海上目标漂移轨迹预测模式.分析处理了南印度洋的再分析风场、流场数据作为动力强迫场,在疑似坠机海域设置大量的漂移目标,设置相隔5d不同初始时刻的3组实验,每组实验包括风漂系数为1.2%,1.5%和1.8%三种情况,对目标进行500d的漂移轨迹预测,预测结果与表面漂流浮标轨迹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漂移轨迹预测模式性能是可靠的.结果显示,不同初始时刻3组实验的目标大部分最终位于印度洋10°~35°s之间,且都有一定数量的目标能够漂移到留尼汪岛海域,平均概率为16‰.这些漂移到留尼汪岛海域的浮标轨迹类型可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先向东北漂移,到达澳大利亚西部海域时再向西北漂移,在15°s附近受南赤道流的影响再向西漂移;第二类为先向北再向西漂移:第三类为向西北漂移.这也从侧面验证了之前相关部门推算的MH370航班在南印度洋的坠落区域及搜寻区域大致正确.
高佳牟林王国松李程董军兴鲍献文李欢宋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