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金瑞

作品数:8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包头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篇医学影像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心脏病学
  • 1篇信息一体化
  • 1篇一体化
  • 1篇医学影像设备
  • 1篇医学影象
  • 1篇影像设备
  • 1篇直接数字化摄...
  • 1篇直立调节障碍
  • 1篇射线
  • 1篇数字化
  • 1篇数字化X线
  • 1篇数字化摄影
  • 1篇数字摄影
  • 1篇图像后处理
  • 1篇像质
  • 1篇螺旋CT
  • 1篇介入

机构

  • 8篇包头市中心医...
  • 3篇包铝集团职工...

作者

  • 8篇马金瑞
  • 6篇胡熙芳
  • 4篇谢维敢
  • 1篇王立亚
  • 1篇马永彦
  • 1篇李佩铂
  • 1篇马丽光
  • 1篇陈风莲
  • 1篇杨润英
  • 1篇訾慧芬
  • 1篇陈强
  • 1篇阎慧
  • 1篇刘文涛
  • 1篇韩冬梅
  • 1篇王云丽
  • 1篇胡明

传媒

  • 5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包头医学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CT机常见故障及检查方法被引量:10
2005年
文章总结归纳了CT机故障的基本类型,以及常见的故障和问题。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了对于常见故障的检查方法。
胡熙芳马金瑞谢维敢
关键词:环境因素测试法
皮肤植物神经锻炼对直立调节障碍的治疗价值研究
訾慧芬李佩铂马丽光陈强杨润英马永彦马金瑞王云丽阎慧王立亚韩冬梅陈风莲
该研究观察组采用四肢皮肤植物神经锻炼方法,即让患儿家长用干毛巾搓擦患儿四肢皮肤,每次搓擦皮肤变红,换另一肢体交替搓擦,共20分钟,每日两次,四周后复查症状体征及直立试验,并记录 。结果显示皮肤植物神经锻炼法较口服药法有效...
关键词:
关键词:直立调节障碍
医学影象信息一体化的发展
2007年
随着整个社会和医疗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HIS和RIS已成为医院信息化和网络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多年来PACS从无到有,从小型的PACS到整个医院及地域性广义的PACS,发展非常迅速。美国的PACS建设起步早,目前已趋向于不同成像模式和所有医院科室都使用同一信息系统、共通的登录网点和一致的用户界面,其地域性医疗信息系统一体化进程均发展非常迅速。PACS今后将成为医院和社会整体信息网络一个重要组成部份,这将是数字化放射学发展的基础。
谢维敢马金瑞
关键词:医学影像一体化
数字化X线摄影成像质量与摄影参数的关系
数字成像的条件及其优点、数字摄影图像品质的优劣不仅与机器的性能有关,还与设备参数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合理的使用数字系统进行影像质量监控,才能保证实现最佳的影像质量。数字摄影在临床中的应用具有以下特点:数字成像技术对降低X射...
胡熙芳刘文涛马金瑞
关键词:数字摄影成像质量
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的应用与发展被引量:13
2006年
概述X线、CT、MRI、介入放射学以及分子影像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临床医学影像的不断进步。医学影像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可更多的、更准确的获得医学影像信息,使诊断水平不断提高,它已显示出对肿瘤学、心脏病学、神经病学、器官移植、新药开发等研究领域的重要价值。21世纪医学影像学必将得到更快、更好及更全面的发展,对人类的健康将做出更大的贡献。
胡熙芳谢维敢马金瑞
关键词: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介入放射学心脏病学
直接数字化影像(DR)技术特点及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08年
随着医学影像设备和计算机的发展,常规X线摄影也实现了数字存储和传输,由计算机X线摄影(CR)到直接数字X线摄影(DR),彻底改变了放射科传统的摄影模式,实现了普通X线摄影的数字化革命。数字X线设备,极大地提高了影像的对比度和分辨率,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图像的放大、反转、滤波、降噪、灰阶变换、不同窗宽、窗位的调整等技术)很大程度上扩展了影像的动态观察范围,DR系统对X线敏感性高,直接转换技术使X线的吸收率高于间接转换的3~4倍,图像灰度精度更高,层次丰富。能极大地提高医院的诊断水平和工作效率,直接数字X线摄影各大医院相继推广应用。
胡熙芳胡明马金瑞
关键词:直接数字化摄影
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应用
2006年
目前各种影像设备安装了大量的图像后处理软件以及图象处理工作站,图像后处理主要是在完成检查后所获得的图像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再加工, 以表现细微结构及直观的立体效果。计算机对扫描数据的后处理,能重建出任意角度、立体、容积等多种方法观察的图像,可以获得更多的诊断信息,
马金瑞胡熙芳谢维敢
关键词:螺旋CT图像后处理
双源CT的核心技术与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10年
双源CT的出现解决了传统多层CT技术不能解决的问题,是CT领域十分重要的进展,将指引CT新的发展方向。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Flash系统通过二套X射线源和探测器,完成心脏扫描,独特的双能量技术可以对心率过快、不规则心率及屏气有困难的患者进行扫描,克服了传统64层CT需要服药控制心率的弊端。图像质量明显提高,比常规CT具有更多的优势和临床应用功能,同时还可进行其它方面的成像研究。
胡熙芳马金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