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嘉

作品数:10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新闻
  • 3篇媒介
  • 2篇舆论
  • 2篇媒体
  • 2篇教育
  • 1篇大众
  • 1篇大众媒体
  • 1篇代言
  • 1篇新媒体
  • 1篇新媒体广告
  • 1篇新闻传播
  • 1篇新闻教育
  • 1篇新闻专业
  • 1篇新闻专业教育
  • 1篇学术
  • 1篇学系
  • 1篇舆论导向
  • 1篇舆论引导
  • 1篇人文
  • 1篇人文关怀

机构

  • 10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辽宁省图书馆

作者

  • 10篇马嘉
  • 1篇侯小云
  • 1篇郭晓巍

传媒

  • 2篇当代传播
  • 2篇沈阳师范大学...
  • 2篇现代传播(中...
  • 1篇国际新闻界
  • 1篇学术交流
  • 1篇记者摇篮
  • 1篇现代商业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外华侨报的发展态势研究——以《关西华侨报》编辑倾向演变为视角
2014年
日本老牌华侨报《关西华侨报》创刊于1976年,按照报纸更名时间先后该报可以大致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其编辑倾向从2004年改版开始发生变化。其新闻作品的体裁、版面和内容在改版前后变化很大,反映出报纸编辑倾向的演变特点主要体现在客观性增强和舆论宣传功能减弱两个方面,根本原因就是媒介技术的变革和受众的需要变化。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海外华侨报的总体走势,及其发展趋势。
马嘉侯小云
媒介批判:新闻专业教育之诉求——日本同志社大学媒体学系个案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以日本同志社大学社会学院媒体学系为研究个案.运用历史文献法、实地观察法、深度访谈法收集到大量一手资料,通过文本分析、量化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阐述以日本同志社大学媒体学系为代表的新闻专业教育执著的媒介批判精神。
马嘉
关键词:新闻专业教育媒介批判
公民新闻传播的人本属性——以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为例被引量:1
2010年
公民新闻以真实、快速、本色等特征颠覆了传统媒体关于突发公共新闻事件的传播模式,受传者的角色地位被重新书写。传统媒体的受众成为了事件的传播者,报道者从传统意义上的新闻记者演变为突发事件的亲历者,从旁观者演变为当事人。这种变化使突发公共事件报道更加张扬普通民众的个性,满足公众较高层次的心理需求,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体现出人文关怀。
马嘉
关键词:公民新闻人文关怀突发公共事件
舆论引导中的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以侯耀华代言门事件为例被引量:1
2011年
在侯耀华代言门事件的议程设置过程中,央视的议程设置和网络中的公众议程设置形成了不同的舆论演变阶段和不同的舆论导向.它们的融合对于政策议程的设置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马嘉
关键词:公众议程舆论引导媒介议程代言
日本侵华与东北日文报纸舆论导向——以《满洲日报》皇姑屯事件报道为例
2015年
日本侵华以关东军在奉天制造的皇姑屯事件为标志。当时在东北出版的日文报纸极尽配合、宣传之能事,制造各种反华舆论,渗透侵华思想,宣传侵略主张,尤其是《满洲日报》最具代表性。借助框架分析理论研究《满洲日报》中相关报道的设置议程,探讨日文报纸在涉及大陆政策的报道中所秉持的态度倾向和原则立场,揭橥《满洲日报》为代表的日文报纸的殖民舆论宣传机器的根本属性,其虚假报道消息,蓄意制造混乱,混淆视听、误导受众,为日本全面入侵东北,实施大陆政策提供了思想准备。
马嘉
关键词:日本侵华舆论导向皇姑屯事件
大众媒体与新媒体广告通道的常态效益分析
2010年
本文围绕大众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发展与个性不足等内容进行分析,从广告传播、受众反馈以及社会影响等角度进行论证和叙述,为广告业的良性发展提出一些好的宏观建议和微观意见。
郭晓巍马嘉
关键词:大众媒体
媒介融合时代的日本新闻教育特色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媒介融合时代对新闻教育提出挑战。日本媒体技术发达,高等教育水平较高,新闻教育针对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做出的调整比较早,呈现出新闻学科意义被提升,专业主义教育更受重视,新闻学科的外延日趋宽泛,课程设置通识化,以培养合格公民为目标的特点。
马嘉
关键词:媒介融合
总体战体制下《满洲日日新闻》的体育文化传播——以符号学为视角被引量:1
2016年
体育是一种文化表征,大众媒介的体育传播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化的传播。以符号学为视角,运用符号学的文本分析方法,对《满洲日日新闻》体育传播中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进行解读,发现在总体战体制下体育被赋予军国主义色彩,体育传播符号呈现出战争的隐喻,体育文化成为侵略思想的载体。《满洲日日新闻》作为南满铁路的宣传工具,不断加强体育文化在我国东北的渗透力度,与武装侵略、经济侵略形成合力,助推侵略战争。另外,从体育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来看,它实现了日本文化与欧美文化的融合,是日本文化兼容性特点的产物。
马嘉
关键词:体育传播符号学
中日新闻教育的发生学研究——文化比较的视角被引量:3
2010年
本文通过文化比较的视角对中日两国的新闻教育进行发生学意义上的研究。本研究认为,日本新闻教育的发生建立在本国学术文化的基础上,体现了一脉相承的重学轻术的特点。中国新闻教育的发生则建立在具有实用主义色彩的教育理念基础之上。造成两者差异的力量主要来自于不同文化类型的选择。
马嘉
关键词:新闻教育文化比较学术
论日本新闻教育的人才培养观被引量:4
2008年
对"学"与"术"关系的不同认识投射在人才培养观念中,就体现为两种不同的人才取向。一直以来日本新闻教育以培养具有执著学术追求的新闻理论研究者、具有批判精神和职业理想的新闻工作者、具有一定媒介修养的公民为目标。随着高层次的应用性人才日益受到社会生产和流通部门的青睐,日本新闻教育的人才培养观也发生了转变。
马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