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勇
-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刑法教义学与犯罪体系论的形成
- 2008年
- 刑法教义学是西方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刑法教义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体系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进而形成了以犯罪论体系为核心的刑法教义学体系。犯罪论体系的选择与重构也是我国刑法学理论研究的热点。但是,理论的借鉴与引进必须考察其教义学背景。因此从刑法教义学的概念出发,探讨德国与苏俄的犯罪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并对此两大犯罪论体系进行比较十分必要。
- 马勇
- 关键词:教义学刑法教义学犯罪论体系
- 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与犯罪构成体系的修正
- 2016年
- 问题的提出为贯彻中共十八大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的精神,我国司法机关正在进行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的试点,其中人民陪审员职权的变化格外引人关注。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印发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办法》将人民陪审员的权力进行了限定,即人民陪审员与法官共同负责案件事实的认定,但对法律适用问题只能提出建议,而没有表决权。
- 周长军马勇
- 关键词:人民陪审员陪审员
- 违法性判断:立场、功能与方法被引量:2
- 2009年
- 违法性理论是大陆法系犯罪构成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内涵丰富复杂,一直都是刑法学界争论的焦点之一。在对违法性概念的多种表达方式进行深入理解,并且对违法性判断的立场、功能和方法进行多方比较后,可以得出,违法性判断应当以规范论为基础,将行为无价值和结果无价值统合于应罚性判断的功能之下。
- 周长军马勇
- 关键词:违法性判断规范论行为无价值结果无价值
- 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与犯罪构成体系的修正被引量:4
- 2016年
- 犯罪构成体系与审判主体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裁判者是犯罪构成体系的最终践行者,因而一国犯罪构成体系的构建只有契合于其特定的审判主体制度,才可能发挥出预期的成效。犯罪构成体系的"技术性"越强,越依赖法律职业者,非职业法官的活动空间和作用发挥受到的限制也越大;犯罪构成体系的"技术性"越弱,非职业法官介入的空间和发挥的作用便越大。我国目前推行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与处于支配性地位的犯罪构成体系存在一定的紧张关系,为助推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有效运行,犯罪构成体系应当做出相应的修正。
- 周长军马勇
- 关键词:犯罪构成体系陪审制参审制人民陪审员制度
- 刑事司法解释中的证明简化对控辩平等原则的冲击--兼论司法解释制度的完善及其与案例指导制度的功能划分与衔接被引量:11
- 2017年
- 刑事司法解释在解释立法、统一法律适用的同时创设了一批旨在指导个案事实认定的抽象规则。刑事司法解释中的事实认定规则客观上导致了"证明简化"的后果,对控辩平等原则造成冲击,因而其正当性存疑。刑事司法解释中的证明简化对控辩平等原则的冲击是当前司法解释运行实践偏离该制度功能定位的典型反映。为协调解释立法与指导个案之间的关系,应当进一步完善司法解释制度,并使其与案例指导制度形成功能上的划分与衔接。
- 马勇
- 关键词:刑事司法解释控辩平等案例指导制度
- 我国责任事故犯罪立法的检讨与完善被引量:4
- 2009年
- 当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法规范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为应对生活中的风险而设计的。人们不能仅仅在风险造成实际的损害之后再动用刑罚去追究行为人的责任,在立法之初就必须着眼于预防。尽管《刑法修正案(六)》在一些问题上作了些许补充和完善,但是我国责任事故犯罪的立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为了能达成针对社会生活中责任事故风险的预防,我国责任事故犯罪的立法在立法体系、构成要件类型以及具体构成要件要素的设计上都应该进行相应的完善。
- 马勇周长军
- 关键词:责任事故犯罪
- 刑法教义学与犯罪论体系的分野被引量:7
- 2009年
- 刑法教义学是以制定法和判例为基础的学问,其研究方法的核心是对刑法的解释和体系化。刑法教义学是观察和分析各种犯罪论体系的重要维度。大陆法系的犯罪阶层体系是一种教义学体系,是对刑法总则的解释和体系化;苏俄的犯罪构成体系则背离了刑法教义学传统,因而衍生出诸多问题。我国应当强化以实在法规范为对象的教义学研究,逐步清除苏俄犯罪构成体系的不当影响。
- 周长军马勇
- 关键词:刑法教义学犯罪论体系体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