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建强
- 作品数:13 被引量:81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皮卡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特性优化被引量:3
- 2016年
- 针对某皮卡车行驶过程中振动噪声过大的问题,基于悬置系统隔振理论,建立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模型,对该车型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模态、刚度、阻尼等影响悬置系统隔振效果的关键参数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将悬置块刚度作为设计变量进行优化设计。通过试验测试,对比优化前后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隔振率和驾驶室噪声。结果表明,改进后悬置系统隔振率有了明显上升,车内噪声值有所降低,整车的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品质得到提高。
- 张怡饶建强陈吉清
- 关键词:汽车动力总成隔振悬置系统
- 利用蜂窝结构改善汽车耐撞性的仿真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在汽车碰撞过程中,汽车前纵梁是主要的吸能装置。通过对方管薄壁结构和蜂窝型多胞结构的耐撞性进行对比分析可知,蜂窝型多胞结构杆件具有较好的吸能特性。将蜂窝型杆件应用于汽车前纵梁上进行碰撞分析,结果显示,蜂窝型多胞结构具有更优越的耐撞性能,且碰撞过程的材料利用率也较高。
- 简坚得兰凤崇饶建强吴成明
- 关键词:碰撞蜂窝结构吸能特性
- 汽车前纵梁薄壁结构碰撞吸能特性及其优化的研究被引量:52
- 2010年
- 阐述了汽车前纵梁薄壁结构碰撞吸能特性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总结了板厚、材料性能、截面形状、结构形态和连接方式等因素对其碰撞吸能特性的影响。探讨了前纵梁激光拼焊板各部位板厚的多目标优化设计,并给出设计算例。
- 陈吉清周鑫美饶建强区权湛
- 关键词:汽车前纵梁薄壁结构多目标优化
- 摩托车车架振动和模态分析及改进设计被引量:3
- 2015年
- 通过振动测试实验对摩托车手把、坐垫和脚踏处振动加速度进行测量,建立车架有限元模型,利用计算机仿真和模态实验两种方法对该车架的动态特性进行分析,确定车架低阶模态频率和振型,通过对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的比较证明所建立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对摩托车所受外界激励进行分析,确定引起共振的原因。对车架进行改进设计,并通过仿真和实验分析证明改进后的车架低阶模态频率明显提高,能够避开发动机激励,提高整车的舒适性。
- 张怡饶建强
- 关键词:振动测试模态分析摩托车车架路面激励
- 一种零部件碰撞台车试验平台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零部件碰撞台车试验平台,包括直线导轨以及安装在直线导轨上的碰撞台车;直线导轨包括碰撞台车的起步端和碰撞端;在碰撞端设有绞盘,用于将碰撞台车由碰撞端牵引至起步端;在碰撞端设有用于给碰撞台车提供碰撞的碰撞...
- 兰凤崇曾子聪饶建强
- 文献传递
- 侧翻工况下客车顶盖碰撞强度的仿真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以建立某款客车顶盖局部的有限元模型为基础,运用同一水平、多因素的研究方法,选取原结构、变结构及变材料3种计算工况,模拟分析了在侧翻条件下客车顶盖非线性碰撞时的强度特性。变结构、变材料方案的提出,能提高顶盖强度及满足轻量化设计要求。仿真中引入真实工况的模拟,能够为概念设计阶段快速、高效判断产品各项性能参数的合理性提供参考依据,且为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的拟定开拓了思路。
- 饶建强陈吉清兰凤崇谢振光
- 关键词:车身顶盖侧翻
- 基于刚度与模态分析的客车结构轻量化研究
- 利用有限元法分析了某半承载式客车车身骨架的刚度与模态。在此基础上,重点以整车状态下的车架为研究对象,进行灵敏度分析,通过选择有效的设计变量,在满足刚度和模态性能的条件下,以整车质量最小为目标函数进行了尺寸优化。最后通过对...
- Xiong Fei熊飞Chen Jiqing陈吉清Rao Jianqiang饶建强Zhou Yunjiao周云郊
- 关键词:客车车身轻量化设计模态分析
- 铝合金骨架公交车侧翻安全性的仿真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建立了某12 m铝合金骨架公交车侧翻仿真分析模型,开展了车身铝合金材料6082-T6的单向拉伸试验,依据GB 17578—2013标准,利用LS-Dyna软件进行了系统侧翻仿真能量分析、地板某测量点加速度分析、生存空间侵入量分析和骨架变形分析。结果表明:该车身骨架加速度曲线变化较平缓,峰值不高,对乘员造成的冲击损伤较小,乘员生存空间未受到入侵,符合标准要求。左右侧围及顶拱和底架的部分梁部件,特别是局部铆钉连接处应力值过大,后续可进行加强设计。
- 张怡饶建强
- 关键词:铝合金公交车侧翻
- 摩托车车架动态特性分析及结构对比改进被引量:1
- 2015年
- 车架是摩托车主要的承载、连接和传力部件,为降低车身振动,改善驾乘者舒适性体验,应分析车架动态特性即模态特性,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改进。针对某摩托车行驶过程中振动过大的问题,建立该摩托车及其对标摩托车车架计算分析模型,利用实验法和解析法分析两款车架动态特性,进行结构对比最终提出改进方案,为厂家进行进一步的改良试制提供参考。
- 朱玉强饶建强
- 关键词:摩托车车架动态特性
- 车身薄壁管件耐撞性研究及截面优化
- 本文所研究金属薄壁缓冲吸能结构的变形模式及吸能特性是车身结构耐撞性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金属薄壁管件作为一种良好的缓冲吸能结构,在汽车工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设计轻质、高效吸能且成本低廉的薄壁结构,顺应车身轻量化技术的...
- 饶建强
- 关键词:车身轻量化薄壁管件结构耐撞性吸能特性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