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颜江瑛

作品数:5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肌
  • 4篇心肌保护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瓣
  • 1篇动脉根部
  • 1篇心肌保护作用
  • 1篇心肌缺血
  • 1篇置换术
  • 1篇缺血
  • 1篇缺血心肌
  • 1篇主动脉
  • 1篇主动脉瓣
  • 1篇主动脉瓣下狭...
  • 1篇主动脉根部
  • 1篇主动脉根部置...
  • 1篇冠脉
  • 1篇冠脉搭桥
  • 1篇冠脉搭桥术
  • 1篇部置
  • 1篇搭桥术

机构

  • 4篇空军总医院
  • 3篇湖北医科大学...
  • 2篇比利时鲁汶大...

作者

  • 5篇秦斌
  • 5篇颜江瑛
  • 3篇黄杰
  • 3篇程邦昌
  • 2篇解士胜
  • 1篇万士杰
  • 1篇程敏

传媒

  • 3篇中华胸心血管...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1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利多氟嗪加强间断缺血心停搏心肌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1997年
通过对16条犬常温下用利多氟嗪(lidoflazine)预处理加强间断主动脉阻断心停搏心肌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16条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结果发现,实验组心脏血流动力学的恢复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二组间心肌组织ATP、腺苷和肌苷以及冠脉回流液中CPK、CPK-MB、LDH、SOD和MDA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作者认为,冠脉搭桥术中采用间断缺血心停搏时加用利多氟嗪有利于保存心肌能量,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和术后迅即恢复心脏功能。
秦斌颜江瑛黄杰杨淑红程邦昌
关键词:心肌保护
利多氟嗪加强间断缺血心停搏心肌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1998年
报道常温下用利多氟嗪(lidoflazine)预处理加强间断主动脉阻断心停搏心肌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16只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结果发现,实验组心脏血流动力学的恢复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二组间心肌组织ATP、腺苷和肌苷以及冠脉回流液中CPK、CPKMB、LDH、SOD和MDA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冠脉搭桥术中采用间断缺血心停搏时加用利多氟嗪有利于保存心肌能量。
秦斌颜江瑛黄杰杨淑红程邦昌
关键词:心肌保护
不同程度冠状窦堵塞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1999年
目的采用改良的Langendorf离体兔心灌注模型进行经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加冠状窦堵塞的心肌保护研究。方法在行主动脉根部灌注停搏液之前堵塞冠状窦,使灌注液返流至冠状动脉梗塞的远端心肌组织。灌注停搏液有4种速度(2、4、6、8ml·kg-1·min-1),冠状窦堵塞有3种水平(不堵、半堵、次全堵)。结果停搏液的灌注速率和主动脉根部压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冠状窦堵塞对主动脉根部灌注压有正性作用。结论冠状窦次全堵塞、温血停搏液灌注速度(4~6)ml·kg-1·min-1可使冠状窦压力保持在安全范围。
秦斌程邦昌颜江瑛黄杰程敏
关键词:心肌保护LANGENDORFF心肌缺血
间断缺血心停搏在冠脉搭桥术中的应用
1997年
1992~1993年间为180例冠脉病变的病人施行冠脉搭桥术,全部病人均采用核甙抑制剂利多氟嗪预处理和低温(28℃)间断缺血心停搏进行术中心肌保护。平均每例病人作冠状动脉端吻合3~4个,每个吻合口用9分钟,主动脉阻断累加时间约25分钟,体外循环时间90分钟,术后医院死亡率1.6%(3/180),无术后心梗发生。作者认为,冠脉搭桥术的术中心肌保护可采用核甙抑制剂和间断缺血心停搏方法,而不用心肌停搏液。
秦斌颜江瑛解士胜Flameng WSergeant P
关键词:心肌保护冠脉搭桥术
扩展主动脉根部置换术治疗复杂主动脉瓣下狭窄
1998年
1992~1993年,为8例复杂的主动脉瓣下狭窄再次手术病人施行扩展主动脉根部置换术。手术方法采用室间隔切开,补片加宽左室流出道,用自体带瓣肺动脉置换主动脉,同种异体主动脉或肺动脉替代病人肺动脉。术中平均心肌温度10℃,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115分钟,心脏复跳后均为窦性心律,术后经过平稳,无近期发病率和死亡率。对于复杂的主动脉瓣下狭窄特别是管状狭窄和(或)瓣环小的病人,该术式的疗效要优于经典的主动脉根部置换术。但对自体肺动脉瓣瓣膜的保护和再血管化应作进一步的研究。
秦斌颜江瑛万士杰万士杰
关键词:主动脉根部置换术主动脉瓣下狭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