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彦欣
- 作品数:43 被引量:348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多重乳液交联剂的制备方法
- 一种多重乳液交联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原料在反应釜中,按照如下顺序步骤进行:(A)制备乳酸铬水溶液,乳酸铬占3-7份,其余为去离子水;(B)制备油相:在反应釜中加入白油,在50-100rpm搅拌速度下,加入山梨醇脂肪酸酯和...
- 汪庐山吕西辉田玉芹胡秋平徐鹏靳彦欣杜立滨陈德红李福军
- 含硅类堵剂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被引量:8
- 2015年
- 含硅类堵剂在高温高盐油藏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本文综述了无机硅类堵剂体系、有机硅类堵剂体系、复合硅类堵剂体系等含硅堵剂体系,分析了各堵剂体系的特点、作用机理、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含硅类堵剂体系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即研制复合硅类体系。有针对性地使用含硅类纳米材料,加强对舍硅堵剂微观机理的研究。
- 翟文亚汪庐山靳彦欣王涛王业飞
- 关键词:高温高盐
- 一种反演多层油藏井间动态连通性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演多层油藏井间动态连通性的方法,根据现场已有监测资料的完善程度和关井情况,建立多层油藏井间动态连通性模型,特别针对不同的关井原因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利用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优化动态连通...
- 王森冯其红王景石王增林靳彦欣史树彬
- 动态法划分流动单元——以现河庄油田为例被引量:13
- 2005年
- 根据单采层无水采油期每米采油指数、分布特征以及所对应的空气渗透率和相对渗特征,将河43断块沙河街组二段储层分为5类流动单元:Ⅰ类储层渗透性最好,Ⅱ类储层渗透性较好,Ⅲ类储层渗透性一般,Ⅳ类储层渗透性较差,Ⅴ类储层渗透性差。平面上,厚度大于3.5m的主力小层主要以Ⅰ,Ⅱ和Ⅲ类流动单元为主,厚度小于3.5m的非主力小层主要以Ⅳ和Ⅴ类流动单元为主;垂向上,流动单元分布复杂,甚至同一口井5类流动单元都有。这一特征说明河43断块沙河街组二段储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不同的流动单元,其相相对渗特征不同,物性好的流动单元油相相对渗透率下降较缓,水相相对渗透率上升较快;反之则油相相对渗透率下降较快,水相相对渗透率上升较缓。
- 王志高靳彦欣
- 关键词:储层表征储层评价油藏描述
- 乳化剂HC-5的性能及驱油效果被引量:9
- 2015年
- 针对国内老油田的开发现状,对设计的乳化剂配方体系进行了基本性能评价和乳化驱油效果研究,探讨了乳化驱油的可行性和驱油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优选的乳化剂配方体系HC-5(氨基磺酸型两性活性剂20%,OP系列非离子表面活性剂8%,稳定剂0.8%,助溶剂2.5%,其余为水)具有良好的耐盐抗盐性能,在室温数85℃范围内、盐度超过120 g/L的混合盐水中的溶解性良好;HC-5能在高、中和低盐度的盐水中有效乳化原油,并具有良好的乳化稳定性;HC-5乳化体系的乳状液类型与盐度和含水率有关,盐度增加时,发生W/O型乳状液向O/W型转变的临界含水率增大,矿化度为15350 mg/L、40650 mg/L和120670 mg/L的体系的临界含水率分别为48%、57%和68%。室内模拟乳化驱油试验表明,乳化驱对于低渗透驱替介质有明显增压和调剖作用,波及系数增大,原油采收率提高;而对于较高渗透率的驱替介质,乳液的调剖机理和表面活性剂驱油机理共同作用实现了原油采收率的提高。
- 任朝华张先超尤万里罗跃汪庐山靳彦欣冯茜张光华李俊国
- 关键词:乳化剂乳状液矿化度含水率提高采收率
- 求取储层渗透率参数的动态反演法探讨
- 本论文综合利用动态资料,探索了一种利用比采油指数求取储层渗透率的方法,并利用这种方法建立了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用这种方法解释的渗透率精度较高,与生产动态匹配程度较好,可以满足油田开发中后期精细油藏描述及油藏数值模拟的需要...
- 靳彦欣林承焰付显威刘金虎
- 关键词:储层渗透率
- 包覆型交联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覆型交联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包覆型交联剂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为油溶性单体,液体石蜡为油相,乙二胺为水溶性单体,以有机酸铬水溶液为芯材,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10)醚和山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为乳化...
- 汪庐山刘承杰罗跃靳彦欣贾庆升胡秋平徐鹏辛爱渊
- 利用油藏工程原理描述优势渗流通道的新方法被引量:12
- 2013年
- 针对水驱砂岩油藏高含水期优势渗流通道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用油藏工程原理来识别优势渗流通道并计算其体积的方法。该方法是利用水驱特征曲线对优势渗流通道进行识别,并利用模糊聚类分析对优势通道窜流程度进行分类;然后利用剩余可采储量计算出优势渗流通道体积,进而计算出优势通道的渗透率和孔喉半径。利用VB语言编制了相应的软件,并用该软件对胜坨油田T143区块的优势渗流通道进行了识别和计算,通过其中三口井的示踪剂监测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准确性。
- 汪庐山关悦刘承杰靳彦欣史树彬
- 关键词:优势渗流通道水驱特征曲线渗透率孔喉半径
- 求取储层渗透率参数的动态反演法探讨
- 渗透率与孔隙度之间常呈对数关系,即渗透率的对数值与孔隙度呈线性关系,因此,储层渗透率的求取一般通过下述方法获得:首先,在取心井利用岩心分析化验资料建立孔隙度与某种测井响应(一般为声波时差)之间的相关关系,然后再建立渗透率...
- 靳彦欣林承焰付显威刘金虎
- 关键词:储层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
- 关于用FZI划分流动单元的探讨被引量:74
- 2004年
- FZI(流动分层指标)是与储集层孔隙度和有效水力半径有关的变量,用油藏品质指数与归一化孔隙度的比值定义,被广泛用于定量识别和划分流动单元。但FZI的定义本身存在一定问题,对其基本原理及推导过程进行的理论分析表明:即使在同一流动单元内,FZI是与孔隙度有关的变量,得不出确定的渗透率与孔隙度的相关关系;岩石的渗透率和孔隙度同时扩大或缩小合适的倍数会得到相同的FZI值,即物性差异很大的储集层可能FZI值相同。所以用该指标划分的流动单元不符合"流动单元内部储集层物性差异最小、不同流动单元之间储集层物性差异最大"的要求,在流动单元的识别和划分中应慎用该方法。
- 靳彦欣林承焰赵丽赵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