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禹舟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网络
  • 2篇复杂网
  • 2篇复杂网络
  • 1篇社群
  • 1篇生态位理论
  • 1篇生物量模型
  • 1篇群落
  • 1篇主要林型
  • 1篇网络结构特征
  • 1篇雾灵山
  • 1篇物量
  • 1篇物种
  • 1篇小世界
  • 1篇联网
  • 1篇林火
  • 1篇林火行为
  • 1篇林型
  • 1篇男女平等
  • 1篇锦带
  • 1篇锦带花

机构

  • 5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5篇陈禹舟
  • 3篇牛树奎
  • 2篇赵蓓
  • 2篇王欢
  • 1篇马克明
  • 1篇张志旭
  • 1篇郭泉水
  • 1篇孙武
  • 1篇张霜
  • 1篇张育新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北京东灵山森林植物多样性的网络结构特征被引量:5
2015年
一个群落可以看作是由物种相互连接的复杂系统,刻画其网络结构有助于深入揭示系统性质以及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在生态学中,复杂网络理论已被成功应用于食物网与互利网络的结构研究,但尚未检验其刻画生物多样性格局的能力。采用复杂网络理论研究了北京东灵山森林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植物关联关系的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差异。结果表明,植物物种的共同出现是非随机的,并表现出一定的小世界模式;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植物共同出现的网络在结构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草本层网络比乔木层和灌木层网络更松散且平均路径更长,灌木层和草本层网络的聚类系数高于乔木层且存在度的幂律分布。皆表明复杂网络理论具备反映不同层植物多样性格局差异的能力。
陈禹舟马克明张育新张霜牛树奎
关键词:复杂网络
大岗山地区主要林型可燃物调查与林火行为被引量:7
2012年
以江西大岗山地区11个主要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调查立地因子和林分因子。测量每个样方内的枯落物、鲜草和枯草、及1、10、100和1 000 h的地表枯枝载量,并采集样品。在林火实验室测定可燃物热值、抽提物、灰分和粗纤维质量分数,并进行相关分析,计算林火蔓延速率、火强度和火焰长度。研究得出,天然林地表可燃物载量普遍大于人工林;天然林火行为指标大于人工林,针叶林火行为指标大于阔叶林,纯林火行为指标大于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火行为指标大于常绿阔叶林。通过比较各植被类型蔓延速度、火强度和火焰长度这3项林火行为指标,对林火行为可能造成的森林危害做出评价,并提出森林防火决策。
孙武牛树奎赵蓓张志旭王欢陈禹舟
关键词:可燃物林火行为防火对策
雾灵山灌木生物量模型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采用模型法研究了雾灵山自然保护区锦带花、木本香薷、小花溲疏、山楂叶悬钩子4种灌木生物量与地径(D)、株高(H)、冠幅(C)、植冠面积(A)、植株体积(V)、基径与株高乘积(DH)、基径平方与株高乘积(D2H)的相关关系。通过回归分析拟合了各灌木种器官生物量与总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W=a+b(D2H)+c(D2H)2、W=a+b(D2H)+c(D2H)2+d(D2H)3、W=aVb、W=a+bV+cV2+dV3、W=a+bV+cV2能较好地描述灌木种叶生物量、枝生物量、根生物量及总生物量与各形态因子的相关关系。
赵蓓郭泉水牛树奎王欢陈禹舟
关键词:生物量模型锦带花
从“生态位理论”谈男女平等的可能性
<正>一、问题的提出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妇女解放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妇女地位获得了空前的高,人类社会也正是伴随着男女平等问题的逐步解决而不断前进。但是,当今世界男女不平等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陈禹舟
文献传递
北京东灵山主要森林群落网络结构研究
传统群落生态学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对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通过将复杂网络理论引入群落研究,把群落看做一个各组分相互连接的复杂系统,从而使得能从总体框架上对群落结构进行描述。成功刻画结构是系统建模的基础,并有利于进一步...
陈禹舟
关键词:复杂网络理论关联网络社群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