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红
- 作品数:9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情绪及镇痛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究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情绪及镇痛的影响。方法: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术后对照组使用高剂量舒芬太尼,观察组使用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镇痛。于术前24 h、术后24 h、48 h、72 h、7 d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患者情绪状况进行评估。术后6 h、12 h、24 h、48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SAS评分术后24 h(39.71±5.67分)、48 h(40.12±3.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DS评分术后24 h(48.52±3.34分)、48 h(46.26±3.21分)、72 h(45.98±2.8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术后12 h(2.25±0.52分)、24 h(2.09±1.12分)、48 h(3.02±0.3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实施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镇痛,不仅镇痛效果良好,还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安全性较高。
- 张斌陈永红叶帅季红霞夏晴宋炳炎吴娟
- 关键词:舒芬太尼情绪镇痛
- 肺癌患者术后使用艾司氯胺酮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研究
- 2024年
- 探讨艾司氯胺酮在肺癌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21年6月—2024年6月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肺癌手术患者进行对比试验。采取盲抽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阿扎司琼进行镇痛,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艾司氯胺酮,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段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在肺癌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中应用艾司氯胺酮可有效减少舒芬太尼用量,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切实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张斌叶帅季红霞宋炳炎陈永红
- 关键词:肺癌自控静脉镇痛
- 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肺癌根治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探究在肺癌根治术中应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的镇痛效果以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选取2023年1—12月医院收治的64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行常规肺癌根治术,观察组在术中应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认知功能。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48 h内镇痛药物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对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使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可提高其镇痛效果,降低药物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同时安全性高,患者术后苏醒快。
- 叶帅张斌陈永红宋炳炎朱俊勇
- 关键词:肺癌根治术小剂量镇痛效果
- 产业生态系统空间分布形态及共生模式的演化分析
- 产业生态系统是现代工业企业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的组织新模式,在生态工业发展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生态工业实践的现状和趋势来看,对产业生态系统的演化研究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本文对产业生态系统...
- 陈永红
- 关键词:产业生态系统
- 文献传递
- 艾司氯胺酮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4
- 2024年
- 目的:探究艾司氯胺酮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舒芬太尼+阿扎司琼)和研究组(艾司氯氨酮+舒芬太尼+阿扎司琼),每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间、七氟醚及瑞芬太尼用量、术前及术后30 min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术后不同时间点舒芬太尼用量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手术前后贝克抑郁量表(BDI)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手术前后应激指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空腹血糖)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七氟醚及瑞芬太尼使用剂量、术前及术后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6、24、48 h,研究组舒芬太尼用量小于对照组,两组舒芬太尼用量逐渐增加,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及镇痛补救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3天,研究组患者BDI评分低于术前,且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PSQI评分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48 h,两组组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空腹血糖水平高于术前(均P<0.05)。两组手术前后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艾司氯氨酮应用于PCIA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缓解不良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减少舒芬太尼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叶帅陈永红张斌季红霞夏晴宋炳炎吴娟朱俊勇孟琦刘蓓丽徐夏迟
- 关键词:肺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不良情绪
- 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麻醉护理效果及并发症、疼痛程度分析
- 2024年
- 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病人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护理、术后并发症及疼痛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80例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特殊麻醉护理,对照组则采用常规麻醉方法。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特殊麻醉护理组在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上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此外,特殊麻醉护理组的副反应发生率仅为5.00%,远低于对照组的22.50%,且未出现明显的认知损害及苏醒时间延长等问题(P<0.05)。结论 对高龄病人进行特殊的麻醉护理可以显著缩短手术时间、苏醒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病人的康复疗效。
- 顾敏吉玲玲陈永红袁松林
- 关键词: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麻醉护理并发症疼痛程度
- 艾司氯胺酮预防性镇痛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预防性镇痛对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PSF)治疗后疼痛、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上海大学附属南通医院收治的行PPSF治疗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PPSF,采取常规麻醉诱导、维持和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其中42例患者于手术结束前20 min静脉推注艾司氯胺酮10 mg(观察组),43例患者不作该处理(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血流动力学[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及呼吸频率]、应激反应[嗜酸性粒细胞(EOS)、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T1(术毕)时观察组HR高,MAP低(P<0.05);术后2 h(T2)、术后6 h(T3)时观察组VAS评分低,术后48 h镇痛泵按压次数少(P<0.05),两组各时间点SpO_(2)、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3时观察组EOS水平高,PLT水平低(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2%vs 4.65%,χ^(2)=0.206,P=0.433)。结论 艾司氯胺酮预防性镇痛有利于缓解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PPSF治疗术后近期疼痛,减轻应激反应和稳定血流动力学,安全性好。
- 季红霞张国华张斌陈永红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预防性镇痛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
- 我国会展业进一步发展需解决的问题探析被引量:5
- 2006年
- 何鹏陈永红
- 关键词:会展业大城市会议业展览业利润率高利润
- 基于产业生态学视角的产业集群生态化研究被引量:19
- 2006年
- 陈永红何鹏
- 关键词:产业集群产业生态学生态化自然生态系统资源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