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曌

作品数:56 被引量:293H指数:9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5篇成像
  • 23篇磁共振
  • 14篇磁共振成像
  • 7篇乳腺
  • 7篇肿瘤
  • 7篇X线
  • 7篇病变
  • 6篇动脉
  • 6篇移植术
  • 6篇术后
  • 6篇灌注
  • 6篇灌注成像
  • 6篇肝移植
  • 5篇移植术后
  • 5篇肝移植术
  • 4篇血管
  • 4篇植入
  • 4篇肝移植术后
  • 4篇磁共振灌注
  • 3篇胆管

机构

  • 41篇东莞市人民医...
  • 12篇南方医科大学...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52篇陈曌
  • 32篇郑晓林
  • 28篇郭友
  • 12篇刘碧华
  • 6篇全海英
  • 5篇唐承富
  • 5篇范宪淼
  • 5篇杨沛钦
  • 5篇何惜金
  • 4篇方学文
  • 4篇邹玉坚
  • 4篇叶瑞婷
  • 4篇谭志斌
  • 4篇许乙凯
  • 4篇宁永见
  • 3篇丁荏芬
  • 3篇夏黎明
  • 3篇胡道予
  • 3篇王金林
  • 3篇肖利华

传媒

  • 10篇放射学实践
  • 5篇中国CT和M...
  • 3篇中华放射学杂...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影像诊断与介...
  • 2篇罕少疾病杂志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放射学实践...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分子影像学杂...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弥散加权成像对膝关节腔积液诊断价值的探讨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应用MRSE/EPIDWI序列对在膝关节腔内的滑液进行成像 ,探讨不同类型积液的弥散特征及弥散成像对关节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我院 2 0 0 1年 1月~ 7月间因膝关节疾病出现症状行MRI检查的 2 4例患者 ,在不同B值下应用SE EPIDWI序列对膝关节腔轴位扫描 ,图像传至Sun工作站 ,对所有病人的弥散图和ADC图进行兴趣区分析。统计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经统计学检验 ,临床有外伤史的关节腔积液和无外伤史有症状的关节腔积液的ADC值无显著性差异 ;外伤时间的长短对关节腔积液的ADC值并无统计学上的显著影响。随弥散强度的增加 ,无论何种关节腔积液 ,其信号值均逐渐下降 ,ADC值降低。不同B值的ADC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 :MR弥散加权成像对外伤性和非外伤性关节腔积液的鉴别作用有限 ,外伤性关节腔积液的弥散特征基本一致 ,外伤时间不影响关节腔内液体的弥散。
楼海燕王仁法王承缘夏黎明邹明丽陈曌
关键词: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膝关节腔积液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MRI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MRI表现特点。方法:11例FNH共12个结节行MRI平扫,其中10例10个结节行动态增强。11例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对病灶的MRI一般和特殊表现进行分析并与病理对照。结果:12个结节中T1WI呈稍低、等信号,T2WI呈稍高、等信号9个;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2个;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1个。12个结节中信号不均匀4个,9个结节见疤痕,2个结节见包膜,3个结节周围见胆管受压移位。增强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均强化9个,2个结节动脉期强化,延迟期大部分实质低于正常肝组织,2个结节边缘见包膜样强化;6个病灶见疤痕强化,1个结节疤痕无强化,3个结节平扫与增强未见疤痕。结论:绝大多数FNH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少部分结节表现不典型,经认真观察与分析,能作出正确诊断。
邹玉坚郑晓林郭健杨沛钦陈曌肖利华
关键词:肝疾病磁共振成像病理学
经心尖途径行主动脉瓣植入术经验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经心尖途径行主动脉瓣植入术治疗高危主动脉瓣病变患者的围手术期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018年9~11月在我院行经心尖主动脉瓣植入术3例患者的围手术期经验。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过心脏团队充分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及获益,分析可能存在风险,术前经主动脉瓣根部CTA评估植入角度、瓣膜型号及手术入路,术中在DSA及经食道超声引导下释放J-valve瓣膜。手术过程顺利,术后1例患者出现高位房室传导阻滞,后经心内科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其余2例患者恢复良好,未见明显瓣周漏及心律失常,术后1月复查心功能明显提高,近期临床效果良好。结论经心尖主动脉瓣植入术是高危主动脉瓣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明显降低围手术期风险,术后早期效果满意。
朱鹏郑少忆姜妤李偲刘克玄崔凯修建成宾建平侯晓敏腾中华陈曌
关键词:主动脉瓣病变微创
X线立体定位穿刺活检对不可触及乳腺病变病理诊断准确性的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旨在探讨X线立体定位穿刺活检对不可触及乳腺疾病组织病理结果的准确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81例X线发现乳腺异常而临床触诊阴性的患者,观察病变X线表现及病变发生的部位,后行X线立体三维定位穿刺活检。根据病理结果,统计活检取得的阳性率、病理类型及其所占的比例、获取的组织条数与病理阳性率的关系。对活检病理结果与最终病理结果(手术和复查)符合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1例患者X线共发现84处病变,表现微小钙化61例、腺体增厚16例、腺体扭曲7例。病变位于外上象限47例。84处病变(81例患者)均操作成功,穿刺活检成功率为100%。阳性率为79.76%(67/84),其中乳腺癌0.75%(6/84)、良性病变71.42%(60/84)、阴性率20%(17/84)。22例行手术治疗的病例中,活检病理结果6处乳腺癌与其手术后病理结果相符,58处良性病变中14例手术治疗,病理结果相一致。17处阴性者,有2处为术后病理为乳腺增生病伴囊肿,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与最终手术病理结果作X2检验比较,两者无统计学意义(X2=3.2,p值=0.74>0.05)。其余良性病变与阴性者,6个月以上复查,X线表现未见改变。结论 X线立体定位穿刺活检对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病变定位准确,活检阳性率高。为乳腺病变定性诊断,特别是临床表现不明确的乳腺癌早期检出有重要的价值。
刘碧华郑晓林李晏陈曌邓磊叶瑞婷
关键词:穿刺活检
两次激发SE-EPI在肝脏MRI的应用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比较两次激发SE-EPI与呼吸门控FSE及SSFSET2WI在肝脏的应用。方法对14名志愿者及21名肝病患者行上腹部呼吸门控FSE及SSFSE和屏气2次激发SE-EPI(TR=5999ms和1999ms)扫描。所有T2WI序列均运用脂肪抑制技术。定量分析肝脏,病灶的信噪比及肝脏-病灶的对比度噪声比,评价各序列的图像质量及伪影。结果两次激发SE-EPI与SSFSE及FSE在肝脏及病灶信噪比,肝脏-病灶对比度噪声比和图像质量方面无明显差别(P>0.05)。SE-EPI的磁敏感伪影及化学位移伪影均较FSE及SSFSE重,其运动伪影较FSE轻(P<0.05)。结论两次激发SE-EPI能够在较短时间里提供较高质量的上腹部T2WI。被检查者在扫描时可自由平静呼吸或屏气,可作为肝脏T2WI选择序列之一。
丁荏芬郭友陈曌郑晓林
关键词:肝脏SSFSE脂肪抑制技术呼吸门控平静呼吸被检查者
3D-CE-MRA对肠系膜动脉硬化及小肠病变的临床研究
杨沛钦郑晓林黎德燕范宪淼叶根榕全海英王志炜苏惠崧蒋基令陈曌张坤林张秀华吴继雄
该课题应用3D-CE-MRA(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进行肠系膜血管成像,对肠系膜动脉及肠管供血状态的正常表现及有关病变进行了系列研究。取得如下结果:1)改良了肠系膜动脉MRA成像的方法,将3D血管成像与原始图像相结...
关键词: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CT、MRI诊断及误诊分析被引量:28
2015年
目的:探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CT、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9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CT、MRI表现,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着重分析误诊的病例。术前12例行CT扫描,17例行MRI检查。结果:光镜下见异位的子宫内膜与正常位置的子宫内膜相同,可见腺体及间质。行CT检查的12例中共误诊5例(41.6%),其中3例误诊为功能性囊肿,2例误诊为囊腺瘤。行MRI检查的17例中误诊1例(5.9%),误诊为双侧附件炎症。结论:CT、MRI可对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做出较准确的诊断,MRI诊断符合率高于CT。子宫内膜异位症需与功能性囊肿伴出血、囊腺瘤、附件炎症等鉴别。仔细观察影像征象,结合痛经病史,可提高诊断符合率。
陈曌郑晓林郭友刘碧华
关键词: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磁共振成像
晚期胃癌转化治疗后行手术干预的调查研究
2024年
目的调查晚期胃癌转化治疗后行手术干预的现状。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2023年12月11—22日,以全国范围内161家医院中具备胃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资质的临床医师为调查对象,设计《晚期胃癌转化治疗后行手术干预的现况调查》问卷进行研究。问卷通过微信方式发放,软件平台为问卷星。计数资料以绝对数和百分比表示。结果(1)问卷调查结果。233位医师填写问卷,问卷回收率、问卷有效率均为100.00%(233/233)。(2)医师基本信息。233位医师中,男213位,女20位;年龄≤30岁、31~40岁、41~50岁、>50岁的医师分别为1、47、109、76位;外科、内科、放疗科、病理科医师分别为193、36、3、1位;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分别为133、75、21、4位;执业年限>20年、11~20年、6~10年、≤5年分别为125、88、19、1位;工作单位属省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省级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地市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三级乙等及以下医院分别为102、58、59、14位。(3)晚期胃癌转化治疗情况。233位医师中,所在科室每年收治胃癌患者>100例的占比为54.94%(128/233),81.97%(191/233)的医师所在科室具有晚期胃癌转化治疗后手术切除经验;晚期胃癌转化治疗后成功行手术切除比例>5%的占比为66.52%(155/233),初诊行腹腔镜探查+腹腔冲洗脱落细胞学检查明确肿瘤分期比例≤10%的占比为51.50%(120/233)。(4)晚期胃癌转化治疗后策略选择。233位医师中,63.52%(148/233)的医师常规会向患者提及经转化治疗后可能再获手术机会;在晚期胃癌患者转化治疗后继续行姑息治疗可能存在的风险中选择肿瘤耐药、后续化疗免疫或者放疗等相关不良反应及远期毒性加重、远处转移器官进展占比分别为85.41%(199/233)、79.83%(186/233)、68.67%(160/233);晚期胃癌患者转化治疗后后续治疗选择多学科诊疗评估治疗策略、腔镜
梁华元谢青孙孝文陈新华林填于莉娜陈曌余江胡彦锋赵丽瑛李国新
关键词:胃肿瘤晚期手术干预问卷调查腹腔镜检查
纵隔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被引量:25
2006年
目的:探讨纵隔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纵隔型肺癌的X线和CT资料。所有病人均行胸部正侧位片和CT平扫检查,13例病人还行CT增强扫描。结果:15例病人中有8例位于右肺门,3例位于左肺门,右上肺和左上肺各2例。平片显示纵隔增宽,气管受压移位,4例可见胸腔积液。CT显示肿块位于纵隔胸膜下,与纵隔呈宽基底相贴,边缘不规则,增强后不均匀强化。结论: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仔细分析影像学表现,大部分纵隔型肺癌都可以作出准确诊断。
邹玉坚郑晓林肖利华杨沛钦陈曌黄军荣张善撰
关键词:纵隔型肺癌
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钼靶X线误诊分析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总结乳腺癌的X线征象,分析误诊原因,提高对乳腺良恶性病变X线征象的认识。方法:搜集以乳腺肿块就诊的乳腺疾病患者300例,从中选出术后病理诊断为乳腺癌的病例28例,良性病变6例;误诊病例6例。误诊病例中4例病理报告为良性而X线诊断为恶性肿瘤,包括纤维瘤2例,浆细胞性乳腺炎1例,特发性肉芽肿性炎1例;2例病理报告为乳腺癌而术前误诊为良性病变。分析乳腺癌及误诊病例的X线表现,总结误诊原因。结果:乳腺癌高发年龄段为41~50岁,多位于外上象限,大多数可见肿块影,边界模糊,有沿导管分布的泥沙样、断针样钙化,病侧血管增粗;4例误诊的良性病例因具有部分恶性病变特征而误诊,回顾分析时可见它们与恶性肿瘤的不同之处在于无明显肿块影,钙化点较粗大且分布不规则;2例因肿块边界清晰而误诊为良性病变,回顾分析时见其部分边界不清,且伴病侧血管及Cooper韧带增粗等恶性征象。结论:仔细分析钼靶X线病变特征并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诊断符合率。
丁荏芬陈曌刘碧华郭友宁永见赖妙金
关键词:乳腺肿瘤乳房X线摄影术放射摄影术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