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小萌

作品数:11 被引量:168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护理
  • 6篇患儿
  • 3篇护理干预
  • 3篇干预
  • 2篇依从
  • 2篇依从性
  • 2篇肿瘤
  • 2篇小儿
  • 2篇恶性
  • 2篇恶性肿瘤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咽下综...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护理
  • 1篇心理护理干预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咽下综合征
  • 1篇氧气驱动
  • 1篇氧气驱动雾化
  • 1篇氧气驱动雾化...

机构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宝安区...

作者

  • 10篇陈小萌
  • 8篇郭秋菊
  • 6篇张凤伟
  • 3篇徐琛
  • 1篇张谊
  • 1篇高珊珊
  • 1篇吴芳
  • 1篇刘雨涵
  • 1篇黄东生
  • 1篇苏广
  • 1篇李翠碧

传媒

  • 3篇中国实用护理...
  • 2篇国际护理学杂...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国小儿血液...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3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全程系统护理被引量:35
2011年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小儿喘憋性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将76例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全部患儿采用常规综合疗法,抗生素控制感染、抗病毒、镇静、平喘、化痰等对症治疗,在上述基础上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氧气驱动雾化液的配制:沙丁胺醇0.2mg/次、地塞米松2mg/次、病毒唑100mg/次,金喉健水剂3ml/次,生理盐水20ml稀释做雾化吸入,20min/次,1-2次/d。2组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采用全程系统护理方法。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用药后,患儿体征和症状减轻,呼吸频率降低,其中观察组显效23例占60.52%,有效12例占31.58%,临床改善率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过程中,正确有效的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护理可以提高其疗效,显著提高小儿喘憋性肺炎临床改善率,值得临床推广。
张凤伟郭秋菊陈小萌徐琛
关键词: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小儿喘憋性肺炎护理
网络平台联合病因干预对哮喘患儿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探讨网络平台联合病因干预对哮喘患儿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效果. 方法 选取2005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256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8例.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 观察组制定哮喘患儿健康档案,并重点进行网络社交平台的沟通. 观察比较干预后两组患儿的行为特点、心理健康状况和哮喘恢复情况.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社会能力总分及行为问题总分分别为(16. 05 ± 2. 73),(26.77 ±2.35)分,对照组分别为(11.83±2.04),(35.25±2.84)分,观察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3.692, 4. 256;P〈0. 01). 观察组内外向得分为(52. 85 ± 10. 27)分,高于对照组的(44. 23 ± 10. 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 768,P=0. 012). 观察组神质得分为(50. 38 ± 9. 87)分,低于对照组的(56. 84 ± 11. 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 702,P=0. 015). 结论 病因干预能够改善哮喘患儿的不健康行为,网络社交平台的方式可以加强病因干预的护理效果,促进患儿心理正常健康发展,减轻哮喘症状.
张凤伟陈小萌郭秋菊
关键词:哮喘心理健康互联网
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69
2012年
目的:探讨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以利于患儿尽快康复。方法:将我院76例发生高热惊厥的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儿根据疾病特点,有侧重地给予阶段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复发率、体温降低时间、家属知识掌握情况和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体温、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属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高热惊厥中实施阶段化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家属对疾病的认识,预防高热惊厥的反复发作,有利于患儿康复。
张凤伟郭秋菊陈小萌徐琛
关键词:阶段性护理高热惊厥患儿
头颈部恶性肿瘤患儿放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护理策略
2024年
目的通过有效的护理对策降低头颈部肿瘤患儿放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OM)的严重程度。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北京同仁医院儿科收治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化疗OM患儿,儿童口腔评估指南量表评分为9-16分的中度OM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根据医嘱用药,干预组在医嘱用药基础上加用(0-4)℃的0.9%生理盐水指导患儿在进食后、睡前、呕吐后、口腔黏膜炎用药前10分钟,利用双侧颊部运动形成水压涡流含漱,每次含漱口液10-15 mL,漱口≥30 s。干预3天后应用儿童口腔评估指南量表进行比较两组患儿口腔黏膜的严重程度及愈合时间、痛苦程度对比。结果干预组较对照组OM的严重程度明显减轻(χ^(2)=12.398,P=0.00);OM导致的痛苦程度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减轻(χ^(2)=5.263,P=0.02);OM愈合时间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短(χ^(2)=8.752,P=0.01)。结论儿童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化疗后口腔炎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能明显降低OM的严重程度;减轻OM导致的痛苦;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缩短OM的病程,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郭秋菊陈小萌张安琪张谊黄东生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放化疗口腔黏膜炎护理策略
患儿亲属陪护准入移植病房的临床实践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儿科移植病房患儿亲属陪护对临床护理及治疗的积极意义。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10年4月收集的37例自体外周造血于细胞移植术的患儿随机分成无陪护组7例和有陪护组30例,对有陪护组亲属进行规范的进仓前培训。对移植过程中2组患儿护理心理依从性、急性不良反应和骨髓造血功能重建时间进行分析。结果无陪护组患儿基础护理依从性仅为28.6%,而有陪护组依从性可达到73.3%。按Bearman标准分析,无陪护组出现急性不良反应Ⅳ级1例,Ⅲ级1例,Ⅱ级4例,Ⅰ级1例;有陪护组IV级1例,Ⅲ级1例,Ⅱ级6例,Ⅰ级22例。36例患儿获得骨髓重建,无陪护组骨髓造血功能重建时间最长为41d,平均时间为(28.14±7.98)d。有陪护组骨髓造血功能重建时间最长为22d,平均时间为(14.61±2.33)d。结论家属参与移植期间的陪护是安全的、可行的。亲属陪护对于患儿在移植期间的心理干预、护理依从性及成功完成移植的治疗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郭秋菊陈小萌徐琛高珊珊
关键词:依从性
自制恒压式新生儿洗胃器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2年
目的:探讨自制恒压式新生儿洗胃器对新生儿洗胃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注射器洗胃法,观察组巧用一次性集痰器改良成恒压式新生儿洗胃器进行洗胃。比较2种洗胃方法的洗胃效果和胃黏膜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呕吐缓解时间、胃潴留消失时间、恢复完全胃肠喂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胃黏膜未损伤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临床新生儿洗胃中巧用一次性集痰器改良成恒压式新生儿洗胃器洗胃有效性及安全性较高。
陈小萌郭秋菊
关键词:新生儿咽下综合征
晚期恶性肿瘤患儿临终前情感分析及护理策略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晚期恶性肿瘤患儿的临终前情感及护理策略。方法取本院自2007年5月至2012年5月住院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儿85例,均经临床确诊,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儿42例,以及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43例。观察两组患儿的负面情绪、幸福感、生活质量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负面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幸福感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优质的临终护理可以明显舒缓晚期恶性肿瘤患儿的不良情绪,增加其临终幸福感及生活质量,提高家属满意度。
张凤伟陈小萌郭秋菊刘雨涵
关键词:晚期恶性肿瘤患儿护理
护理干预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1年
观察护理干预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选取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35例,观察采用心理、技术、饮食、运动等全方位的护理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前后、餐前、餐后及睡前血糖变化。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餐前、餐后和睡前高血糖在短期内得到控制,并稳定于良好范围内。综合护理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能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避免急性并发症,减少和延缓慢性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苏广李翠碧陈小萌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护理干预
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43
2014年
目的:探讨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白血病患儿21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分别采用改良耶鲁围手术期焦虑量表(mYPAS)、社会支持量表(SSRS)评价两组患儿焦虑水平及社会支持程度,并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儿依从性良好率为87.85%,对照组为6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24, P<0.05)。观察组患儿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得分分别为(41.14±6.34),(24.95±3.61),(10.52±3.33),(6.95±2.8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9.01±4.68),(21.74±5.29),(8.78±3.46),(5.89±2.5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796,5.185,3.748,2.872;P<0.05)。观察组mYPAS评分为(32.21±3.41)分,低于对照组的(35.89±3.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52,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减轻了白血病患儿的焦虑程度,提高了白血病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社会支持水平,有助于患儿顺利完成化疗周期的治疗。
张凤伟陈小萌
关键词:心理护理白血病患儿依从性
不良事件案例回顾分析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不良事件案例回顾分析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作用。方法将70名实习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实验组采用不良事件案例回顾分析教学方法进行带教,通过测试理论、过程评价及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效果对比。结果2组学生的理论测试和综合能力测试得分均有显著差异。结论不良事件案例回颐分析教学方法对实习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使实习工作效果更为明显,值得在临床实习工作中推广,但是对于教学方法和评价方面的研究需要进一步考证。
郭秋菊张凤伟吴芳陈小萌
关键词:临床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