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依红

作品数:11 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梅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病案
  • 3篇病案管理
  • 2篇住院
  • 2篇病人
  • 2篇出院
  • 2篇出院病人
  • 1篇胆红素
  • 1篇胆红素血症
  • 1篇蛋白
  • 1篇动脉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高胆红...
  • 1篇新生儿高胆红...
  • 1篇心肌
  • 1篇心肌肌钙蛋白
  • 1篇心肌肌钙蛋白...
  • 1篇信息管理
  • 1篇形码
  • 1篇医院信息
  • 1篇医院信息管理

机构

  • 6篇广东省梅州市...
  • 5篇梅州市人民医...
  • 2篇嘉应学院

作者

  • 11篇陈依红
  • 3篇蔡巧玲
  • 2篇谢美云
  • 2篇杨婉恩
  • 2篇廖惠珍
  • 2篇张国标
  • 2篇何春梅
  • 1篇张煜华
  • 1篇姚翠华
  • 1篇邹文通
  • 1篇刘清华
  • 1篇王小乐
  • 1篇温煜

传媒

  • 5篇中国病案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现代医院
  • 1篇结直肠肛门外...
  • 1篇2006年全...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崎病疑似病例早期治疗探讨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引用“川崎病疑似病例”这一概念,对实现川崎病早期用阿司匹林(ASP)及大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入选的36例川崎病疑似病例早期应用ASP和IVIG治疗,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6例中最后有32例确诊为川崎病,初诊时确诊5例,约占13.9%,其余为疑似病例,在平均病程6.93d开始上述治疗,比平均确诊日期(10.32d)明显提前,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传统治疗。最后诊断非川崎病的4例未因上述治疗加重或延误病情。结论:引用川崎病疑似病例这一概念,能有效实现早期应用ASP、IVIG治疗川崎病,降低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安全实用可行。
张国标廖惠珍谢美云张煜华陈依红
关键词:疑似病例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静注丙种球蛋白IVIG确诊
影响检索病案资料准确性的因素
<正>病案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病案资料是医院的宝贵财富,是医生进行医疗、教学、科研的依据,也是司法部门和保险公司调查核对的重要依据。为使病案资料有效地配合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单位...
陈依红杨婉恩蔡巧玲
文献传递
91069例出院病人疾病构成的帕累托图分析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了解梅州及周边地区住院疾病谱基本情况及变化趋势,探讨疾病监控重点。方法应用帕累托图对2013年度住院疾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十二种疾病占总疾病人数的89.2%。结论分析住院疾病构成特点,重视对这些疾病的预防,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强重点专科建设,提高诊断、治疗水平。
陈依红李禹明
关键词:疾病构成
条形码自动识别系统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6年
利用某公司开发平台设计开发的条形码自动识别软件,结合条码枪、条码打印机等硬件所组成的病案条码自动识别系统,用于病案的回收、编码、整理、入库、归档、上架、借阅、归还等业务环节,可准确获取病案的应用及流通情况,提高数据采用和信息处理速度,节省了人力资源和大量时间,减少了手工错误,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病案利用效率,方便了病案的使用、调阅、查询等,并能使信息得到及时而有效的更新。该系统在本院经过两年多的应用,效果良好,使某院的病案管理水平上了新的台阶,值得推广。
陈依红温煜何春梅王小乐
关键词:条形码自动识别病案
2004年与1994年出院病人前十位疾病顺位对比分析
2005年
陈依红姚翠华
关键词:疾病顺位出院病人前十位住院病人疾病发展疾病防治
影响检索病案资料准确性的因素
2002年
一、病案首页内容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一)医生填写诊断时应尽量准确 由于输入微机的疾病名称与手术名称均来自病案首页,正确书写疾病诊断和手术名称是做好疾病索引和疾病分类统计的关键,因此临床医生在填写出院诊断时应力求符合ICD分类的要求,采用以病因为主,解剖部位、临床表现、病理改变为辅的混合分类轴心,选择对健康危害最大,花费医疗精力最多、住院时间最长的、重点治疗的疾病为主要诊断。
陈依红杨婉恩蔡巧玲
关键词:病案首页完整性病案管理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心肌肌钙蛋白I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67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及50例生理性黄疸健康儿,在黄疸极期(黄疸最明显时)、黄疸减退期(黄疸减退一半时)和黄疸消退后验cTnI、间接胆红素(IBIL)。结果:(1)生理性黄疸组各期cTnI值基本一致,相互比较差异不明显(P>0.1)。(2)在黄疸极期高胆红素血症组cTnI明显增高,与生理性黄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3)经治疗后随IBIL的降低cTnI也随之下降,3个时期相互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4)cTnI值与IBIL值呈高度正相关(r=0.874,P<0.01)。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心肌损害,IBIL越高损害越明显。检测cTnI对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张国标谢美云陈依红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黄疸
结肠癌根治术后5年无病生存率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研究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影响因素。方法纳入548例接受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记录5年无病生存率,采用COX模型探讨影响5年无病生存率的影响因素,并对有预测价值的因素做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准确性。结果经COX模型分析发现TNM分期、CEA及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是影响患者术后5年无病生存率的独立因素(P<0.05)。CEA对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预测价值的ROC曲线显示,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866,敏感度为0.994,特异度为0.783。结论 TNM分期、CEA水平及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是影响结肠癌根治术后5年无病生存率的高危因素,CEA水平对预测术后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刘清华陈依红
关键词:结肠癌影响因素
2003年-2013年某三甲医院儿童死亡病例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对住院死亡儿童年龄分布、入院后死亡时间、住院病死率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为降低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年-2013年某医院住院694例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住院儿童总住院病死率0.73%,新生儿组为29.0%,婴儿组为28.7%、幼儿组为22.6%;、学龄前儿童组为6.6%、学龄儿童组为13.1%。住院1天以内者死亡多,占死亡总数的55.9%;期间住院病死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总体呈下降趋势;主要死因疾病系统分类居前5位的是:起源于围产期疾病、传染与寄生虫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先天性畸形,占死亡总数的77.5%;不同年龄组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不同。结论降低儿童住院病死率的关键是加强围生期保健、预防呼吸道感染、提高医务人员急诊抢救水平、减少中毒意外事件发生。应根据不同年龄组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疾病防治措施。
陈依红
关键词:儿童住院病死率
谈病案管理人员工作职能的转变
高新技术的发展,冲击着病案管理工作,病案管理的职能也在转变,由过去的病案管理转向卫生信息管理,从单纯为医疗科研和教学服务扩展到为卫生经济、计划、研究、调节、评价、决策、管理及预防等多方面的服务.要求病案管理人员应具备卫生...
陈依红蔡巧玲廖惠珍
关键词:病案管理人员医院信息管理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